【關鍵詞】數學課 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5A-0081-01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21世紀是信息化、數字化的世紀,教師應該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教學,為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一、發揮主體,讓學生“實”學
以學生為主體,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多媒體教室里教學時,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型軟件和課件,教師可在教師用機上選擇“個別教學”,讓學生在學生用機上主動探索、實踐和創造。
例如:李莊“修一段路1200米,前3天修了這段路的■,照這樣計算,剩下的還要幾天才能修完?我根據解題思路,設計了“整數思路”、“方程思路”、“工程思路”、“分數思路”、“比例思路”五個“選項”,讓學生自選思路進行解答。遇到困難,可請計 算機“幫助”,“幫助”欄里有“思路指點”、“線段圖”、“分析過程”三個“選項”,學生可靈活選學,也可向同學、教師請教。列出算式后可讓計算機評判。這樣,學生情緒高漲,很快列出■:3=(1-■):x(設未知數略);3÷■-3;(1- ■)÷(■÷3);(1200-1200×■)÷(1200×■÷3);1200÷(1200× ■÷3)-3等多個算式。
實踐證明,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合理地利用信息資料進行自主和合作相結合的學習方式,用信息技術輔助完成學習任務,既體現了新課標倡導的理念,又讓學生學得實實在在。
二、創設情境,讓學生“樂”學
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人們對事物的選擇性態度,是積極認識某種事物或參加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學生積極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的重要動力。”這種特殊的心理傾向能使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推動人們去尋求知識或從事某種活動,開闊眼界。因此,教學中,教師若能根據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創設新奇的學習情境,必定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求新知的好奇心理。
例如,教學“年、月、日”時,屏幕上顯示出色彩鮮艷的太陽、地球、月亮運行的規律,即地球繞太陽轉一周是一年,月亮繞地球轉一周是一月,地球自轉一周為一日。生動的動畫把學生帶進了奇妙的宇宙,感知了年、月、日的來歷,但對它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等產生了疑問,激起他們求知的興趣和愿望。
由此可見,巧用多媒體誘發了學生探求新知的興趣和迫切要求掌握新知的欲望。創設了新奇的情境,就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三、化靜為動,讓學生“易”學
應用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運用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能把教學時說不清道不明,只靠掛圖或黑板作圖又難以解釋清楚的知識,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聲像同步的情境,言簡意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及時有效的反饋,將知識一目了然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長、正方形的周長時,對于“周長”這一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我利用多媒體在屏幕上先出現一個長(正方形)且給出它的寬(邊長),然后讓一只小狗沿著正方形的四邊走一圈,問:小狗走了多少米?學生很快能算出小狗走的米數。然后,讓學生照小狗走的路線用手指在空中學畫一遍。在充分感知之后,學生建立了“周長”的表象,為形象思維轉向抽象思維架起了橋梁,因此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
四、擴充信息,讓學生“廣”學
很多內容是學生不常接觸到的,利用多媒體的存儲技術和圖形化界面技術可建立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讓學生學會從各種資源中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
例如,在教學“簡單統計”時,教師可以活用教材,讓學生來統計一下我國體育健兒參加近幾屆奧運會的獲獎情況。面對如此讓人興奮的話題,學生興致勃勃地相互交流、討論。由此可見,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方便、快捷、效率高,不僅為課堂節省了很多時間,還開拓了學生的視野。
總之,電教媒體生動有趣,聲像兼備,豐富了數學課堂的感性天地,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但是,多媒體教學也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解放思想、大膽嘗試、積極探索與創新,才能充分發揮多媒體的特殊功能和藝術魅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 責編 羅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