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一年級新生 體育課常規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5A-0087-02
小學一年級新生還未建立起課堂常規的意識。一上體育課,學生就異常興奮,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又可以開心玩游戲、打球、跑步了”的認識上。教師要讓學生盡快地掌握、適應一些體育課的要求和教學常規,盡快養成自覺遵守紀律的意識與行為,才能正常開展教學工作。
一、培養學生初步形成上體育課的意識
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在幼兒園時是以游戲活動及簡單的伴湊活動操作為體育課的身體鍛煉形式的。而進入小學一年級,開始了以學習為主導活動內容的階段,《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要求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要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要求學生達到特定的學習領域目標,而此時學生往往會感到不適應。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意識到自己不再是幼兒園兒童,而是一名小學生了,從而使其盡快了解小學體育課的身體鍛煉形式,適應小學體育課堂。為了幫助學生意識到自己角色的變化,認識到小學體育課堂的學習與幼兒園游戲活動的不同,可在體育室內課中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幼兒園小朋友以游戲為主,事事處處需要老師的照顧。而小學生在學校以學習為主,要學會自我保護、自我鍛煉,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然后,再帶領學生到室外,讓他們具體地看看高年級的學生是怎樣學習的。在親眼所見的基礎上,再次展開深入的討論。這樣,通過活動讓學生形成了上體育課的意識,初步認識了體育的課堂結構,意識到在體育課堂中要學好知識,掌握鍛煉方法。
二、訓練體育課堂常規
1. 課前準備
由于一年級小學生的自主性較差,自覺做好學習準備的能力較低。訓練學生做好學習準備,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而且能使學生盡快適應學校生活,順利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準備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學會為學習做準備,盡快適應學習生活。教師可指導學生學會看課程表,弄清是星期幾、第幾節有體育課,指導學生為下一節的體育課學習做準備。可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如可以問學生:“上室外課我們要做些什么?”經過討論后,學生提出:“要穿運動裝”,“口袋里不能放小刀、剪刀”,“到籃球場上排好隊”,“體育委員要整隊”,“排隊要做到快、齊、靜”……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已經學會了該如何去做課前準備。
2. 隊列操練
一年級新生的室外體育課集合站隊是擺在體育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因為學生的排隊意識及位置概念模糊不清。例如,一二年級的學生站隊時,往往有很多人想往前面站或為爭搶某一個位置而互不相讓;學生在教室里上文化課的時間較長,一旦來到室外上體育課,他們似乎把全部的勁用在腿上、胳膊上,瘋狂地跑、用力地掄……沒有受過常規訓練的學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不會排隊,教師難以順利地進行體育課堂教學。教師可設計不同的游戲型的隊列常規訓練,始終貫穿在低年級的體育課中,通過操練,使學生能夠隨集體完成協同一致的集合站隊,培養學生正確的站立、行走姿勢以及班級組織紀律和精神風貌。體育教師首先要訓練學生正確的站立、行走的姿勢,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走、列隊習慣以及自控能力。如在教授正確的站立姿勢時,可先出示國慶閱兵的解放軍隊列圖,引導學生觀察,明確正確站姿的要求:要挺胸收腹,頸要直,頭要正,兩眼平視前方,腳尖分開,兩手放在身體兩側,中指對準褲縫。讓學生懂得行走的姿勢要求:抬頭挺胸,眼睛平視看前方,兩肩持平,雙臂自然擺動……當學生掌握正確的姿勢后,再分組進行操練和評比。接著討論:在什么時候要像解放軍叔叔那樣站得筆直?(答案:升國旗時,上課起立時,體育課集合時,排隊立正時等。)在學生學習列隊之前,教師可先給學生講解放軍緊急集合的故事,使其明確排隊要做到快、靜、齊,并分別解釋這三個要求。接著,可以分小組進行練習并評比。然后組織全班練習,排兩路縱隊,練習齊步走,要求隊伍在行進中保持安靜和整齊。特別要注意的是,訓練可以結合每次放學排隊的要求和排隊過馬路的要求來進行。
3. 學習聽課
體育室外課的教學場地具有特殊性,體育課的“教室”大、“課堂”大,很多時候都是幾個班級同時使用一個“大教室”——操場。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特別是一年級新生,如果沒有抓好體育課的常規,那么整個操場就像是在上自由活動課。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其心理特點是無意注意占優勢,正處于無意學習向有意學習的轉換期,更容易被周圍班級的學生正在做游戲的場面吸引而分散注意力,此時的體育課堂,即使教師做了充分準備,上課講得也很賣力,但學生往往各行其是,并不會認真聽講。若教師能使學生學會聽課,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使其受益終生。因此,教師應幫助學生認識到聽課的重要性,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聽課方法。這一階段的學生的模仿能力強,可充分結合教師的正確示范,通過最生動、直觀的方式,使學生直接感知動作的全貌。輕巧、正確、優美的示范動作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使其較快地掌握動作要領。例如,教師可要求學生:在體育課上,要仔細看老師做示范動作,然后再嘗試練習與體驗;在新游戲中,先聽清游戲的方法和游戲的規則,再進行活動;先聽清老師的問題,再去討論;小組匯報時保持安靜,聽到與自己的答案不一樣時,可以舉手等。教師還可以用講故事的形式,給學生列舉一些課堂中出現的現象,讓他們想一想:誰對,誰錯?為什么?如:上課鈴已經響了,林林還在和阿勇爭論比賽的輸贏;平平和晶晶上課時從不主動參加活動,但能認真聽課;軍軍是個敢說敢做的孩子,上課時能勇敢地提出問題;紅紅自以為很聰明,老師還沒有示范完動作、還沒交代安全事項,她就跑出隊伍自己去練習……通過生動的實例,讓學生逐漸明白上課時該如何聽課。
總之,通過體育課堂常規的教學訓練,學生能改變學習的方法、方式,初步形成自我控制的意識和能力,從無意注意轉為有意注意,初步學會正確的聽課方法,初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責編 雷靖)
(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