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體育課堂 學生情緒 調控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5A-0088-01
嚴肅而張弛有度的課堂學習情緒,是學生有效學習的重要保證。在體育課上,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情緒,才能使學生身體的各個器官達到協調統一,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那么,在體育課上,如何調控學生的學習情緒呢?筆者認為,可以從細節處入手。
一、 有聲有色,讓課堂“high”起來
體育課堂的特殊性決定了課堂調控手段的多樣性,同樣的教學內容,從細處入手,用心進行有聲有色的處理,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謂體育課的聲色?其實就是將音樂、美術等元素適當地引入體育課堂,巧妙地為體育課堂服務。
音樂在課堂上的恰當運用可以起到催化劑的作用。歡快的音樂能讓人興奮、活躍;舒緩的音樂能讓人趨于平靜、放松。情緒興奮的時候,認知往往容易走向積極的一面,學生的內心會產生內驅力,反之則容易產生消極認知,這直接關系到一節課的學習活動質量。例如,在體育課的開始部分,為了迅速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情緒,使其快速進入上課狀態,教師需要使用口令信號。一般來說,教師會以口令或是哨音來表達,既枯燥乏味,又很難帶給學生新鮮感,而且這樣做會在對學生的情緒調控中失去搶先時機,讓課從一開始就呈現出低情緒狀態,這樣的課堂基調不利于課堂教學。建議此時教師用節奏快、基調昂揚的短促音樂進行導入,給課堂奠定活潑卻不失嚴謹的基調,使課堂在音樂聲中變得趣味盎然。而學生在這樣迥然不同的課始中感受到的是一種吸引,更是一種對兒童天性的尊重和理解。而利用美術元素一樣可以給體育課增色。如在低年級的游戲過程中,讓學生戴上不同的頭飾進行游戲,能帶給學生更加愉快的情境活動感受,使學生更喜歡和向往體育課。筆者認為,教師只要用心,這樣的有聲有色一定會讓體育課堂呈現多樣的精彩,讓學生的情緒“high”起來。
二、有形有式,讓課堂“聚”起來
小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內驅力來自于他們的好奇、好動心理,來自于他們對體育運動的熱情和渴望。在教學中,教師應采用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的活動形式,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把對體育運動的渴望淋漓盡致地表現在身體的活動中,從而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喚起他們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
例如,筆者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曾以“爭做奧運小主人”為主題上了一節體育課。課堂以奧運題材為抓手,將“健康、快樂”的思想融入其中,合理開發教學資源,在進行體育運動項目和簡單技能的具體教學中,設置了“福娃爭先”、“奧運小能手”、“賽道小強人”等環節,讓學生以分組競賽的形式感受奧運精神,享受團隊合作的快樂,把奧運精神貫穿始終。這樣的環節安排,學生面對的不再是機械的動作訓練、乏味的跑步過程,多樣的教學活動形式讓學生樂于參與,主動感受課堂。在快樂的氣氛中,潛移默化地發展了學生的體格、體能,增強了學生對體育的愛好和追求。而在競爭中,又體現了團隊合作的精神,讓學生懂得尊重和關心他人。學生情緒的“聚”是學生向上的關鍵,有形有式的課堂環節,讓課堂氛圍充滿了凝聚的力量。
三、有情有愛,讓課堂“和”起來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曾說過:“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 在“和諧課堂”中,無論是師生之間,還是生生之間,都應該有著心與心的交流、愛與愛的傳遞。教師在教學設計之外還應該加入自己的愛心設計,讓課堂有情有愛,使師生之間達到和諧,使課堂教學更富有人性。
例如,在籃球教學中,可以在教師的帶領下成立愛心小隊,專門幫助學困生,為他們提供一對一的示范指導,既避免教師個別指導帶給學生的拘謹感,又充分發揮了學生骨干的作用。筆者相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要關注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就一定能在體育課堂中帶給學生別樣的親和感。平等互助、互幫互學,能讓課堂更加愛意濃濃,使學習更加輕松、快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或同學的一個鼓勵的眼神、一次會心的微笑、一句關心的話語,對于面臨學習困難的學生而言都是一種向上的力量。
總之,我們可以從細節入手,調控好學生的課堂情緒,讓學生以最積極的姿態,全身心地感受體育的魅力,享受體育的快樂。
(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