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文的小說等著作中,作者通常都用將主人公賦予特殊的名字,或將故事情節的發生地取一個特殊的名字,用來映射人物的命運。《簡愛》中的地名桑費爾德(Thronfield)暗示著簡的一生悲慘命運,文中曾先后在不同階段三次提到過讀過桑費爾德(Thronfield),這與《呼嘯山莊》(Wuthering Heights)中的克里夫(Cliff)有著相同的手法。
關鍵詞:桑費爾德(Thronfield);簡(Jane);羅切斯特(Rochester)
讀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曹雪芹在小說中應用了伏筆與映射的寫作手法,《紅樓夢》中有很多的人名字暗示了他們以后的命運。筆者記得曾和一位外國學者談論中國的《紅樓夢》中的以人名暗示人生命運的這種小說的寫作手法,這種手法在漢語小說中很常見,所以筆者向他請教英文書籍中是否有這樣的例子,這位外國學者告訴筆者只有艾米莉·勃朗特的 《呼嘯山莊》(Wuthering Heights)中的主人公克里夫(Cliff懸崖,山崖);他的名字預示著他的一生就像山崖一樣大起大落。
如今筆者又仔細的閱讀了艾米莉·勃朗特的姊妹,夏洛特·勃朗特的《簡愛》這部作品,期待發現姐妹倆是否都會在小說中應用與曹雪芹相同的創作手法,是否還有其他的人名,地名等預示小說的未來發展呢?
《簡愛》是一本具有多年歷史的文學著作。至今已152年的歷史了。它的成功在于它詳細的內容、精彩的片段。從閱讀《簡愛》中筆者了解到了作者夏洛蒂·勃郎特的許多事。她出生在一個經濟困頓、多災多難的家庭;居住在一個遠離塵器的窮鄉僻壤;生活在革命勢頭正健,國家由農業向工業國過渡,新興資產階級日益壯大的時代,這些都給她的小說創作上打上了可見的烙印。
可惜,上帝似乎毫不吝嗇的塑造了這些天才們。又似乎急不可耐伸出了毀滅之手。將這些才華橫溢的兒女,都無一例外的先于父親在人生的黃金時間離開了人間。
《簡愛》這本小說,主要通過簡與羅切斯特之間一波三折的愛情故事,塑造了一個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卻始終堅持維護獨立人格、追求個性自由、主張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頭的堅強女性。
簡生在一個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環境。從小就承受著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然而,她并沒有絕望,她并沒有自我摧毀,并沒有在侮辱中沉淪。所帶來的種種不幸的一切,換回的卻是簡的無限信心,卻是她的堅強不屈的精神,一種可戰勝的內在人格力量。
不幸的是在學習生活中,簡仍然是承受著肉體上的懲罰和心靈上的催殘。學校的施主羅可赫斯特不但當著全校師生的面詆毀她,而且把她置于恥辱臺上示眾。使她在全校師生面前丟盡了臉。但簡仍堅強不屈,發奮進取,不但在學習上飛速進步,而且也取得了師生們的理解。不久,簡又陷入了愛情的旋渦。個性極強的她同樣保持著個人高貴的尊嚴,在情敵面前顯得大家閨秀,毫不遜色,對于英格拉姆小姐的咄咄逼人,她從容面對。同樣,在羅切斯特的面前,她從不因為自己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家庭教師,而感到自卑,她認為他們是平等的。不應該因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也正因為她的正直、高尚、純潔,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社會的污染。使得羅切斯特感到自慚形穢,同時對她肅然起敬,并深深地愛上了她。他的真心,讓她感動,她接受了他。后來,簡愛發現羅切斯特已有了妻子,她的自尊自重再次出現,毫不猶豫地離開了他。
再一次通篇研讀了《簡愛》后,筆者發現另一處,以地名來預示主人公命運的地方,桑費爾德(Thronfield—指布滿荊棘的地方),文章中應用篇幅最多的,描寫簡(Jane)和羅切斯特(Rochester)發生愛情的地方桑費爾德,也恰好應用了這種伏筆與映射的寫作手法來預示簡和羅切斯特的愛情是布滿荊棘的。
簡在洛伍德(Lowood)當了六年的學生,兩年的教師后,為了追求獨立自由的生活,她用登廣告的方法應聘到桑費爾德(Thronfield)當家庭教師,誰知道她在這將會遭遇到比以前身心打擊更加讓她痛苦的愛情打擊。簡與莊園主羅切斯特精神境界一致,愛好相投,互相愛慕,決定結為夫妻。但在教堂舉行婚禮時有人揭發羅切斯特在十五年前已經結婚,瘋癲的妻子一直被關在他家的一間密室里。簡一氣之下離開了桑費爾德……但幾年之后愛情的力量又使她重返桑費爾德,卻只見到昔日的府邸已變成一片廢墟。羅切斯特雙目失明,一手殘廢,但最后簡還是與他結婚,蟄居鄉間。離開了讓她快樂又痛苦的桑費爾德。她的可悲之處突然而至的,猶如青天霹靂,在婚禮上被指出不能羅切斯特結婚。我們都知道婚姻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對簡來說這無疑又是一次更加沉重的打擊,桑費爾德(Thronfield)這個小城對簡來說無疑是布滿荊棘的地點。
所以筆者認為夏洛特·勃朗特的《簡愛》這部作品是一部帶有很強自傳色彩的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對愛情、生活、社會、宗教都采取了積極進取態度,敢于斗爭、敢于爭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而夏洛特也和姐姐在小說中也同樣使用類似曹雪芹小說作品的伏筆與映射的寫作手法,用桑費爾德(Thronfield)這個有一定喻意的詞來做地名用以映射簡家庭以及愛情的悲慘命運。全文在關于小說主人公的出現的八次事件地點變換中三次提到桑費爾德(Thronfield)(p12-24),(p26-30),(p40-41)以其貫穿全文。喻示著簡在桑費爾德(Thronfield)小鎮上每一次成長都飽嘗生活的艱辛,她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充滿辛酸的血淚史,在險象環生的道路上她舉步維艱,不僅要與險惡的環境做斗爭,而且還要忍受各種人為的災難,從精神的歧視到肉體的折磨。
(作者單位:中國刑警學院 基礎部)
參考文獻:
[1]夏洛特·勃朗特 《簡愛》 付悅,譯 金城出版社 1980.
[2]楊靜遠 勃朗特姐妹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3]艾米莉(Emily Bront)(1818-1848)《呼嘯山莊》.
[4] 趙海虹 《〈簡愛〉的失敗》, 《外國文學》 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