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獨立學院學生社團發展朝氣蓬勃,教育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學生社團目前的現狀,以便為日后開展有效的工作思路,把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社團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關鍵詞:獨立學院高校;學生社團;作用;問題;做法
我國獨立學院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是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領域的“名牌效應”,已在高等教育領域迅速泛化,獨立學院高校的教學質量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能不能培養出高質量、高水平、有特色人才已成為他們評判、認可、選擇學校的基本依據,這給了我們獨立學院高校教育提出了重要的挑戰!
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是廣西首批成立獨立學院之一,它的成立是廣西高等教育辦學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的重要舉措。漓江學院是“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并要求培養的學生是實踐型和應用型的人才,且都要達到大學本科的培養目標和質量的要求,這
對于獨立學院的學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筆者認為要使獨立學院得以生存和發展,平時除了要加強教學運行管理之外,還要大力開展以學生社團為主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為龍頭的第二課堂活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從而有利學生今后的發展。
一、獨立學院高校學生社團存在意義及現狀分析
現在,許多獨立學院的學生多數是按照三本分數線錄取的,
文化基礎較差且參差不齊,要他們與國家本科線上錄取的學生相比,他們有很強的自卑感,自信心不足,也由于起點低,所以他們必須比國家本科線上錄取的本科生付出等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大學本科的教育來取得大學畢業證書。這也使得獨立學院高校管理者要積極探索新的辦學模式,學校學生社團也就成為了國有民辦高校不可忽視的問題。
學生社團是學生自愿組織的群眾性團體,是學生志同道合的組織學生社團,是青年共青團工作的重要陣地,是學分制條件下適應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有效載體,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和學生第二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素質教育和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有效形式。
獨立學院的學生絕大多數來自于城市,家庭經濟較好,從小家里有條件來培養學生的許多興趣愛好,有各方面的特長。例如:有鋼琴電子琴過八級的、有舞蹈特長的、有繪畫書法特長的、有攝影的等。學生參加各類活動積極性極高,社會交往能力較強。在過去,學生都是依靠傳統意義上的班級組織起來開展活動,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和完全學分制的實施,課程選擇靈活性的加強,學生住宿分散,這一切使得學生班級的概念更加淡化,學生社團的出現,有利于增強班級同學之間的凝聚力。我們要利用這一點組織好學生開展社團活動,重視學生社團建設,著力加強對學生社團的指導和管理,使得社團規范化和制度化,有效地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和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從而更好地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
在高校里,因為社團是學生根據自身條件,興趣、有選擇性地參加的,開展的活動也是自發性的,并通過“社團精神”的積淀和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很容易使青年學生凝聚在一起,獨立學院也不例外。據我調查了解,僅在廣西師大漓江學院里的各類各級文藝、體育、科普、學術等大大小小的協會社團就有120多個,會員人數近9000人,占全校學生總人數的80%,其中校級學生社團24個,院系級社團100多個。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11年間,各類社團舉辦各類競賽活動近450場次,參加人數不計勝數。下面請看我對廣西師大漓江學院學生8000多人參加各類社團的統計表:
■
數據反映,我院有55.5%學生參加青年志愿者協會,有28.7%學生參加紅十字協會,有16.4%的學生參加科技協會,有16.2%學生參加英語協會,在此我就不一一作計算,但從這統計表里可以看出,學生幾乎都參加了各類社團組織。一方面說明了同學們加入各種社團積極性及高,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吸引著廣大同學們的參與,這也是社團活動豐富了學生業余文化生活,提高學生文化修養,增長學生的學識才干,而且有利拓展學生的生活空間,使他們在開放、搞活經濟轉軌的氛圍中鍛煉自己生存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得到有益的全面發展,使學生社團越來越受到大學生們喜愛的關系!針對學院學生參加活動積極性高這一特點,我們學院應充分利用學生社團作為開展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通過“團隊精神”指引他們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提高科學文化素質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及合作意識、社會適應能力,從真正培養出高質量、高水平、有特色的學生。
二、充分認識學生社團,以便開展有效的工作思路,把服務青年學生成材成長的社團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為了更好利用社團來開展工作,促進學生成才,我們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來看問題,既要看到學生社團出現好勢頭的一面,又要看到學生社團發展過程中不足的一面,也就是說學生社團有積極作用,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學生社團的積極作用
1.學生社團有利于大學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質
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不能僅靠理論的灌輸和說教,它必須內化成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念、方法來分析判斷、解決問題。學生社團可以把一些政治知識、集理論性、實踐性和趣味性的活動相結合,通過舉辦辯論賽、演講比賽、談心得、主題討論會等等的方式來引導同學們對社會各種現象熱點話題進行思考、探討,使得同學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啟迪和教育,不斷提高自己,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2.學生社團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科技文化素質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在社團中,跨專業、跨學科、跨年級、多內容的社團活動,能使學生從中獲得大量信息,經常學到許多新知識,開闊視野;利用社團大力開展以“創新杯”為主要載體的科技學術活動,組織科技小組、科技講座、科研活動、社會調查等培養學生對科技的興趣和愛好,有利于同學們培養科研能力和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發展個性和創新,進一步促進學風建設;還可以利用在各種活動中更好地受到實際能力的鍛煉和培養,社團活動還為同學們走向社會、接觸社會提供了多種途徑,一方面可以將書本知識運用于實踐,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同學們了解社會需要,從而不斷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完善自我。
3.學生社團有利于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
學生社團有助于培養作為集體一員的感情和合作感,社團的發展,各項活動方案的設計、經費、設備、場地等一系列難題的解決,都需要同學們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取得他人的支持和幫助,每項活動都能給同學們提供一個廣闊的人際交往大舞臺及他們在實踐中學會如何協調和處理各方面的人際,提高自身交往能力;既培養了同學們公平競爭和他人合作的精神,又培養了他們的自立、自信、自強樂觀的生活態度,為涉入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4.學生社團有利于校園文化的建設
健康有益的社團文化活動,有利加強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激發青年學生的歷史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綜合提高學生文化、藝術、智能、心理素質、道德品質,對塑造集體主義精神有向導性;還可以溝通人們之間的感情,融合人們的信念情操,有利于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驅動力,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發揮巨大的整合功能。
(二)學生社團在發展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學生社團數量眾多,種類繁雜,社團人員相互交叉,設置搭配不合理,有些社團以文藝、體育、專業知識型的居多,科技創新型的少,社團缺乏合理性,甚至許多社團開展的活動是為了迎合“大眾化”口味,使舞會、酒會、卡拉OK、港臺流行曲、麻將、“拖拉機”成為大學生文化娛樂活動的中心;社團組織沒有健全的工作制度,申請程序不規范,人員雜,隊伍龐大,素質參差不齊,社團內部管理紊亂,人心不齊;另外,社團工作缺乏指導性,有關部門對社團開展的工作指導不力,沒有真正深入到社團活動中給予業務上的指導,不夠強化社團管理,加上社團缺乏辦公地點、活動場所、經費不足、設施短缺等使社團活動難以開展或與學校中心工作相脫節。
(三)學生社團的一些工作思路
1.明確指導方針,有效開展社團活動
國有民辦二級學院在抓教學質量的同時,要積極拓展學生社團新思路,積極引導學生社團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開展的學生社團活動,應富有自己的特色,結合專業特點,少而精、高質量、有針對性,從而促進學生成長成材。
2.完善社團機制,加強管理
我們要不斷完善社團機制,加強管理,建立健全學生社團管理制度和考評制度,引進激勵機制。對學生社團進行“兩手抓”,一手抓培育發展,一手抓監督考評,幫助社團解決在開展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進一步提高社團活動質量。對管理有方、工作扎實、富有創意、成績顯著的社團通過評選“優秀社團”予以表彰。
3.抓好社團干部,提高他們的組織管理能力
抓好社團的學生干部,把一些文化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在同學中享有較高威信的學生選拔到領導者的崗位上,并注意培養和使用相結合,教育和管理相結合,多渠道、多方式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組織管理能力,把社團骨干納入到學生干部管理體系之中,培養他們敬業精神,勇于開拓和團結友愛的合作精神,充分發揮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
4.正確處理好第一課堂和社團活動的關系
社團活動是屬于第二課堂的,學生必須在有能力完成好第一課堂的任務前提下,才能參加社團活動,社團活動的開展也應以不影響第一課堂教學,不干擾正常學習秩序為前提。注意引導學生分清主次,正確處理社團活動與課堂教學的關系、知識與能力的關系、社團活動與專業學習的關系。對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活動給予堅決制止,對只醉心于社團活動而影響學習成績的學生要批評教育,加以引導,使社團活動真正成為第一課堂有益的延伸和有效的補充。
如果正確認識和處理好社團工作,使社團活動發展多姿多彩,就能極大地豐富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增長學生學識才干,有力地拓展學生的生活空間,使得他們在開放、搞活經濟、轉軌的氛圍中鍛煉自己生存與發展的意識和能力,這對于加速學生的社會化進程,造就國有民辦二級學院學生全面發展的、有特色的綜合性人才是十分有益的。
參考文獻: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2002.
(作者單位 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后勤保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