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語文教育中德育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負有培養合格的勞動者和建設者的作用和職能。在新形勢的情況下中職語文教育中德育教育也面臨著各種新的挑戰,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是學校進行制度創新、科學管理、有效培養、大力提高的重要基礎。通過分析中職語文教育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闡述對教育工作的反思,提出解決中職語文教育中德育教育工作的辦法,希望能夠對加強讀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中職;德育教育;創新思維;反思和辦法
20世紀90年代,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社會逐步認識到職業教育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提出了“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口號,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中等職業教育獲得飛速提高。在新形勢的情況下中等職業學校的德育教育也面臨著各種新的挑戰,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是中等職業學校進行制度創新、科學管理、有效培養、大力提高的重要基礎。
一、中職語文教育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1.德育教育嚴重脫離學生實際
在思想政治和各方面的品德教育過程中,我們一貫強調理論性和系統性的問題,歷來注重對學生強行灌輸和枯燥說教,沒有重視品德教育的實效性及改進教育方法,結果我們培養的學生表現出雙重人格。學生都知道誠信是做人的準則,可他們在考試時作弊卻毫無羞恥感。我們的教育因重理論灌輸而少實際結合,不能有針對性地教育學生,脫離社會實際,在這種教育背景下,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和品德的培養將成為空話。
2.遏制了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在教育過程中,我們缺乏對學生的關注,忽視了學生主體意識的表現,缺乏對個性差異和多樣化的教育要求,對個性迥異的學生只是參照同一標準去評價。我們也少有鼓勵學生的自信心和激勵他們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做法,無形中為學生設置了創新的心理障礙。學生不敢發表不同觀點,沒有學生的主動權和選擇權,沒有創造的氛圍。
二、中職語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新情況
1.學生人數和素質相對下降
隨著高校擴招的步伐逐步增大,高校吸引人才的數量逐年增加,以前大量的初中畢業學生部選擇中等職業學校就讀而是選擇讀高中進而考取大學,這樣的情況下,客觀造成了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人數和素質出現了明顯下滑的趨向,這為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工作帶來了一定副方面的影響。
2.流動人口子弟占有一定比例
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人員流動,中職學校的學生構成中流動人員子弟占據相當大的比重。一些流動人員子弟他們跨越比較大的文化和社會背景,在新的環境中容易產生各種不適應。
三、中職語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點和難點
1.堅持中職語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長期性
中職語文教育中德育教育工作應該遵循職業教育的原則和規律,切忌急于求成和拔苗助長。教師應該多在加強和改進德育教育工作積累經驗和總結規律上下工夫,多從德育教育工作薄弱點上著眼,找出長期困擾學校德育教育的深層次原因,讓德育教育更好地為中職學校發展作出貢獻。
2.堅持中職語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中職語文教育中德育教育一定要重點強調實效性,增強德育實效性應本著:適應當今、針對師生、領導重視、保障有力的原則,將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工作踏實做好。只有切實把對德育工作由思想上的重視逐步轉化為學校全員的自覺行為的時候,增強學校德育工作實效性的目標才有可能實現。
四、中職語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反思和辦法
1.確立目標,做好規范和制度建設工作
德育工作目標是德育工作的行動指南,德育工作目標不明確,德育工作的方向就不明確,就不可能把學校的德育工作做好。根據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學生和社會的共識制訂出學校總目標以及部門和個人的分目標,并抓好與目標相適應的規范和制度的建設工作。
2.抓好全體教師職業道德的建設工作
中職語文教育中德育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學校應認真貫徹德育大綱要求,選拔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的同志從事德育工作,要有計劃地對德育工作者進行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素質和德育工作能力、水平,將德育融入整個教育教學工作中,形成人人參與的良好育人環境。
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增強教學的德育實效,以人為本,不讓每一個學生落后。使“德育不好是危險品”這一傾向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的感化下得以徹底扭轉,從而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建設人才。
參考文獻:
[1]陳佑清.素質內容與結構試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2]陳松濤.新形勢下大學生教育管理的基本模式探析[J].甘肅農業,2005(8).
(作者單位 貴州省六盤水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