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中職教學的宗旨,中職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要讓學生們在語文文學這方面達到如何高度的造詣,而是要培養具有實際語文應用能力的高素質技術勞動人才。因此,要求中職語文教學與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有著較為高度的貼近性。為了提高中職語文教學與生活的貼近性,教師需要在教學內容上做一定的調整和側重,例如:在應用文的學習和寫作上盡量加強,并且盡力培養學生口頭表達的能力。
關鍵詞:基礎知識教學;應用文教學;口頭表達
中職,全稱為中等職業學校,是實施中等職業教育的學校,學生畢業屬中專學歷。招生對象是初中畢業生和具有與初中同等學歷的人員,基本學制為三年。中等職業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階段進行的職業教育,也包括部分高中后職業培訓,目前是我國職業教育的主體。其定位是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大量技能型人才與高素質勞動者。中等職業學校在對學生進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識教育的同時,根據職業崗位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實施職業知識與職業技能教育,分為公辦和民辦兩大類。
中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在義務教育基礎之上的技能型人才與高素質勞動者,因此中職語文的教學所需要的著重培養方向,是在保證學生高中要求語文水平的情況下,增加對中職學生語文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之上。也就是說,要保證中職語文教學與生活的高度貼近性。接下來,我們就針對中職語文教學與生活的貼近性來進行一個簡單地探討。
一、注重基礎知識教學
對于任何教學來說,最重要的教學便是基礎教學,在沒有較好的基礎知識的支撐之下,對于很多的知識學生們將會無法理解,進而造成教學質量的下降。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包括對常用字、常用詞語、成語、病句辨析、文章閱讀寫作這幾個方面的培養教學。在中職語文教學當中,一方面,教師應該將注意力著重放在基礎字詞的教學和應用上,讓學生盡快學習到在他們將來的工作、生活當中所需要接觸到的基礎語文知識,進而最快速度地成長起來。另一方面,為了讓學生盡快融入到他們所在專業領域當中,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加強對與他們的專業相關的語文教學,對于一些專業中會出現的字詞、專業術語、行業用語等方面的知識進行盡可能的教學和傳播,讓他們在進入行業之前就已經習慣了該行業的語言習慣,進而在未來的工作當中盡快地融入工作環境當中,發揮所長。
通過這樣保證基礎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加強學生們在語文方面的底蘊積累,并且隨著基礎知識的日漸扎實,他們在未來遇到其他相關信息的時候,也更加易于理解和應用,對他們的工作生活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二、加強應用文教學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較為常見的應用文為:通知、假條、合同、借條等。眾所周知,在語文領域當中,最具有實際應用意義的文體就是應用文。由此可見,我們如果要想提高學生在語文實際應用方面的能力,最主要的一個教學方向,就是培養學生在應用文應用上面的能力。由于應用文在現代實際生活當中的廣泛應用,能夠熟練運用應用文,是中職學生作為高素質的技術應用型人才所必須具備的一項職業素質。
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應用文應用水平,教師必須在語文課堂當中開辟專門的應用文教學課堂,讓學生了解到應用文寫作這一實用技能的重要性,自主自覺地在大課堂的教學環境之下共同學習。
通過教師在課堂上對于通知、假條、合同、借條等特定文體的寫作形式的透徹分析和講解,并且通過教師一定策略的訓練,不斷修改和提高學生們的應用文寫作能力。在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不斷地提高,最終在應用文的實際應用上駕輕就熟,成為具有較強應用能力的人才。
三、增強口頭表達訓練
語文的另外一個實際應用能力,就是對于語言的口頭表達能力。參考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我們可以看到,社會需要的是那種具有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能夠充分描述和表達自己思想的人才。同樣的,具有同樣技術操作水平的兩個人當中,擁有不同口頭表達能力的人,在工作中所受到的重視程度也是不一樣的。
由此可見,中職語文教學也需要盡量提高學生在自我表達方面的能力,讓他們在教師的訓練和幫助之下,形成流暢表達的能力和習慣。在這一方面,教師可以在課堂當中為學生準備演講和辯論等對口頭表達能力要求較高的活動,讓學生實際參與到這類活動當中來,通過不斷地練習和糾正,最終克服他們在人群當中膽怯、思路混亂等問題,成為能夠充分流暢進行自我表達的人才。
為了提高中職語文教學與生活的貼近性,需要我們在進行中職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注重基礎知識教學、加強應用文教學,并且增強口頭表達訓練。通過這些具體教學方式,在日常的教學當中逐漸提高學生們在語文的閱讀、寫作、口頭表達等實際應用當中的能力和素養,進而成為具有較高文化素養的技術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桂嬋.淺談中職語文教學的貼近生活[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
[2]陳其遠.讓語文貼近生活:省級教研課題“生活化語文”初探[J].甘肅教育,2006.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