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課是高中的一門重要的科目,實驗是生物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背景下,促進高中的生物實驗教學改革已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改革
新課改背景下,要求培養學生的素質與能力全面發展。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探索精神等,改革生物的實驗教學已經勢在必行。
一、生物實驗教學概述
在生物教學中,進行實驗教學有著重要意義,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維力,能夠激起學生的興趣以及活躍課堂的氣氛,此外,在當今的素質教育背景下,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得知識已經成為必要,這就要求教師要發揮出他們的指導作用,不斷地去引導學生、啟發學生。
另外,近幾年的高考題中,不僅僅要求對于一些理論簡答的掌握,而是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以及綜合性分析能力,因此,這就需要高中生物的進一步改革,順應時代社會的發展。
二、高中生物改革的策略
1.重視實驗教學,提高學生能力
對于一些生物知識,很多學生感覺很難記,很難理解,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在生物教學中缺乏一定的實驗,在我國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進行轉型過程中,應該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學生能力。在教學中,對于那些比較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知識,教師就應該結合教學實際開展一些實驗,同時在實驗的過程中引進先進的知識以及現代的科學成就。例如:“水分的流動與滲透作用”實驗,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同時向學生介紹先進的滴灌以及噴灌技術,也可以在實驗中增加一些演示項目,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眼界。
2.在實驗中讓學生主動參與實驗中
在傳統的實驗中,一般是由教師演示,學生觀看,但是很多學生看不清楚,看不明白,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智力以及潛能的發揮,制約了他們的心理素質的培養。所以,在實驗中,應該讓學生主動的動手,親身體驗,同時要引導他們進行思考、猜
想、歸納以及總結等,這樣才能夠加深他們的印象。
3.增加探索性實驗
傳統的實驗教學一般是驗證性的實驗,這種實驗僅僅局限于對理論的分析,總結規律,這就可能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因此,在教學中要增加一些探索性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觀察能力、自學能力以及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要時常引導他們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做?換種方法可以嗎?”培養他們的開放性思維。
總之,新課標背景下的生物教學實驗應該積極地進行改革,適應社會發展,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更好地促進教學。
參考文獻:
[1]尹紹偉.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如何體現新課標理念[J].科技信息,2009(4).
[2]董寶娟.淺析新課標下的化學實驗教學[J].科學大眾,2009(2).
[3]薛久林.讓實驗教學在探究中升華[J].林區教學,2008(4).
(作者單位 湖北省宜城市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