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對工農業生產、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們的衣、食、住、行樣樣離不開化學。高中化學教學要追求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學的教學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徑。“有效教學”強調高中化學的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可以采用興趣化教學、生活化教學、信息化教學、探究性教學等教學策略實施有效教學。
關鍵詞:高中化學;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有效教學的理念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教學是藝術,同時,教學也是科學。也就是說,教學不僅有科學的基礎,而且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化學教學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學是一個重要途徑。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它要求教師擁有有效的教學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的有效學習。教師的教學活動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一、優化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是化學理論的基礎,是檢驗化學知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高中化學包含了很多實驗,這些實驗可以很好地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更加生動地展現出化學的某些特征,在實驗內容上更加生活化、趣味化;可以選取學生身邊的化學物質作為實驗藥品,選取生活和社會中的化學現象和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作為實驗內容。
例如,“灼燒葡萄糖、砂糖和面粉”“蛋殼的性質實驗”“食用油和洗潔精在水中的分散情況實驗”“純堿、肥皂水、石灰水、食鹽水、蔗糖水的酸堿性實驗”“蔗糖溶液的配制實驗”等。這些實驗所涉及的實驗藥品,都是學生身邊常見的化學物質;“吸入與呼出氣體的比較實驗”“鐵釘銹蝕實驗”“食鹽溶液、蔗糖溶液及水的凝固點的測量實驗”“氫氣流吹肥皂泡實驗”“雞蛋白性質實驗”等,這些是經常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化學現象;“硫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燃燒及形成酸雨的實驗”“污水凈化實驗”“小組協作完成當地土壤酸堿性測定的實驗,提出土壤改良的建議或適宜的種植方案”“設計實驗,探究農藥、化肥對農作物或水生生物生長的影響”等現實中的與化學有關的生活和社會問題。廣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回想一下當時做實驗的一些現象和過程,更便于理解。“取、量、滴、熱、裝、洗”是化學實驗中的基本操作,通過實驗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掌握和運用一些化學原理和實驗手段,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細致的科學態度以及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促使他們從化學實驗中發現新的問題。因此,化學實驗教學,是提高有效化學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
二、隨機通達教學
隨機通達教學是依據建構主義的認知靈活性理論構建的一種學習模式,在此模式下,學習者可隨意通過不同途徑、不同方式進入同樣內容的學習,從而獲得對同一事物或同一問題的多方面的認識和理解。隨機通達教學模式以網絡環境為依托,具有認知性、靈活性和多元性等特點,它能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三個要素,即“發揮首創精神,將知識外化和實現自我反饋”,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建構合理的知識結構,而這些正是以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為特色的模塊教學所需要的,因為模塊教學最主要目的就是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
通達教學的基本模式包括以下步驟:首先是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目標的分析,然后是呈現基本的教學情境,接著隨機進入學習、思維發展訓練和小組協作,最后是學習的效果評價和遷移應用,隨機通達教學策略具有其他教學策略不可比擬的優勢和特點,所以我們結合隨機通達教學策略的特點,在化學學科的教學中進行實踐和嘗試。
例如,在講授“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時,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教學軟件及資源,通過文字、音樂、影像、圖片、動畫等,把與影響化學反應速率有關的各種自然現象及各種實驗活動現象移入課堂,并且動畫從微觀的角度去分析濃度、溫度、壓強和催化劑是如何影響反應速率的。這樣,一方面,擴大了課堂空間;另一方面,有利于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策略的選擇,為引導學生隨機進入教學做好充分準備。
三、良性互動教學
贊可夫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果將“情感”投入化學課堂教學的運作,愉快、主動、高效的學習景象便在眼前了。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是復雜、微妙的雙邊活動,是特殊人際關系。教師和學生各自都帶著自身和主體性,在教育活動中互相結合、互相激發、互相補充和發展,才能最后達到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所以,它要求師生必須采取密切合作態度,進行思想感情的交流。如果一方感情受壓抑時,在情感上不會合拍的,教學活動也是很難達到理想的境界。在實施情感交流的過程中,不單單來自于教學內容本身。即使是教學內容不包含情感因素,也可以對其進行情感化處理,從而更好地達到情感教學的效果。學生回答問題,不論正確多少,都要積極肯定他們的參與,讓回答問題成為快樂而不是負擔,先做朋友,再做師長。所以要把有效教學真正落實到課堂教學中,不能只有教師活動,學生必須積極參與,要有學生充分動腦、動手、動口的時間和空間,使課堂氣氛變得生動、和諧、活躍。
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實質上是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效益、效果。只有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潛能的開發、智慧的生成、人格的完善,同時又有利于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與發展,讓老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體驗到教育的幸福、實現自身的價值,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學。
參考文獻:
[1]支瑤,王磊.高中化學概念教學設計思路與方法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化學學院化學教育研究所.
[2]王祖浩.化學教育心理學[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靖西縣靖西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