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雖然在不斷改革,但受傳統教學模式的長期影響,仍然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待進一步提高。比如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居多,學生的思考較少;師生之間一問一答居多,留給學生合作探究的時間較少;教師要求布置居多,學生自主學習較少;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的內容多,而教師強調并鼓勵學生創新較少;語言知識點學習較多,文章的整體理解、欣賞和模仿較少。這些問題妨礙和限制了學生高中階段英語學習的高效率。對于學生學習英語而言,知識的學習當然重要,但還有更重要的,正如英語新課程標準所描述的:“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摸索和實踐,我們備課組的老師齊心協力、勇于實踐,取得了一些成功,也有更深刻的思考和體會。這里,筆者結合模塊六第3單元的課堂實踐,談幾點我們精心編寫導學案,探究高中英語教學課堂效率和循環大課堂策略的膚淺認識:
本單元的標題是相互理解(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主要是讓
學生了解東西方文化差異(some knowledge about cultural differences)
以及相處中的誤解(misunderstandings),并且假設產生了誤會,如何寫道歉信來解釋文化差異帶來的誤解(writing a letter to explain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s)。結合我們學校高二年級學生的實際,我們對整個單元進行整合,共安排了6份導學案,大約9課時完成本單元教學任務。
第一份導學案,一個課時。利用不同國家人民見面打招呼的不同方式的討論和比較來切入本單元主題:文化差異。設置三個問題讓學生討論,重點討論Why do you think that peopl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greet each other in different ways?(cultural differences)利用這部分內容來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再要求學生預習完成導學案的其他內容:閱讀策略——事例的運用(Page 35);通讀課文,寫出中心思想(main idea),讓學生對文章有整體的把握;再要求做閱讀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3道選擇題和3道問答題,讓學生對文章細節有更多了解;再要求學生完成課本中Page 36 C2和D的練習,加深課文整體結構和輪廓(outlines)的了解以及8個生詞的英文理解。再設計一個任務型閱讀填詞練習,這也是我們考試的必考題型,讓學生對文章有更好的理解,這樣能提高學習的能力;接下來,就是對文章中的難句進行分析講解。如:whenever it comes to this topic 意為每當提及這個話題。如學生理解了句子If I got married in the UK, I would expect a present, but if
I got married in Italy, I would have to give a present. (L36)要求學生進行句法分析:此句為虛擬條件句,表示與現在事實相反的假設,此時,條件狀語從句的謂語動詞一般用過去時,主句的謂語動詞用 would/should/could/ might do,并且仿寫。
第二份導學案,兩個課時。首先是檢查上課時學的基本生詞和重要詞組,然后大部分內容是重點語言點的學習。如:學習embarrassing(adj. 使人難堪的,使人尷尬的)這個詞,給例句It is embarrassing to repeat what he said.若重復他說過的話,會令人尷尬的。This is an embarrassing situation.這是個令人為難的處境。給出聯想或者拓展:embarrassed——adj.尷尬的,窘迫的 embarrass——vt使尷尬,使難堪,使不自然,embarrass sb.(with...)(常用被動結構) Are you trying to embarrass me with your way of eating? 你吃飯的樣子真不雅,是想讓我難堪嗎? People at the party were embarrassed when Frank got drunk and made an exhibition of himself.弗蘭克喝醉了,出盡洋相,使參加聚會的人很難為情。Susan looked down in embarrassment.蘇珊窘迫地垂下目光。再要求學生“練一練”:他評論我的衣服使我很尷尬. I was embarrassed by his comments on /about my clothes.公開演講總是讓我不好意思。Making speeches in public
always embarrasses me. 如此這般,學生對embarrassing,embarrassed,
embarrass,embarrassment有了了解。這部分有33個語言知識點,是學
生積累語言知識的重要步驟。最后依然是短小的鞏固(Consolidation)練習。
第三份導學案,兩個課時。首先檢查上次的重點知識(Revision),再過渡到word power的詞匯翻譯,按照步驟完成有關練習;再要求學生按照導學案上的說明,自習“if”引導的非真實條件句中虛擬語氣的用法,完成基礎練習;接下來提供給學生運用條件句中的虛擬語氣時,須注意的幾個問題和基本練習,督促每個學生都跟上學習進度;最后布置一個精心挑選的鞏固練習,供檢測使用。
第四份導學案,一個課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備課組又補充了一份專項練習——“非真實條件句”,用一個課時完成,使學生進一步打好語法基礎。
第五份導學案,一個課時。要求完成Task的教學任務,結合聽力完成課本練習,導學案中同樣要求學生提前預習有關詞匯和練習,重點是要求學生掌握如何寫好英語道歉信(How to write a letter of apology to explain misunderstanding),除了信件格式外,重點要求學生背誦道歉使用的語言。如:I am/We are writing to apologize for any misunderstandings...;I am/We are writing to explain any misunderstandings...在解釋引起誤解的原因后,結束前要有結尾部分a closing phrase (to apologize again),如I feel sorry for not having known these cultural habits earlier. I hope you can forgive me for all these misunderstandings.當堂要求寫作,并講評,然后給出范文,要求學生理解結構,背誦并模仿。經過如此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第六份導學案,兩個課時。檢查上次學習的內容,預習Project的生詞和課文,設置難易適度的題目要求學生完成,課堂上留下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回輔導點撥,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讓學習能力強的同學有幫助其他同學的平臺,讓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有自我展示的舞臺,相互促進,協調完成導學案,共同在學習中成長。
新課標理念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實踐。我們英語教師要不斷補充營養,不斷加強學習,緊跟時代的更高要求。我們將更加努力地學習和探究,不斷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 江蘇省揚州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