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數學價值的闡述,并結合高中數學教育狀況、高中數學課程基礎性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論述了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的一些思路。
關鍵詞:數學;教學理念;角色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許多研究科學史的學者們發現: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的發展程度與作為科學技術基礎的數學息息相關。數學在現代社會生產、生活各個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幾乎已經滲透到各個行業、各個專業方向,數學的思想方法、數學文化也處處影響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另外,數學與計算機技術、數學與生物工程、數學與工程技術設計、數學與信息技術等學科的結合,更是使得數學在研究領域、研究方式和應用范圍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正是由于數學的應用范圍之廣,對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之大,
使得世界各國長期以來一直不斷地對數學教育進行探討和改革,我國也不例外。當前,我國正根據時代的需求以及中學目前的教育狀況,對數學教育進行新一輪的改革。在高中課改的具體實施中,我們積極推行“以學生為主體,優化課堂教學;加強活動課、選修課建設,開展研究型學習”,在教學中重視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的培養,重視現代教育教學手段和技術應用,提倡“少而精”“啟發式”的教學方式。本文就高中數學教育狀況、高中數學課程的基礎性和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高中數學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課程目標,探討高中數學教師在這次改革中應如何應對。
一、樹立新的數學教學理念,完善自我
結合高中數學的教育特色和實際情況,樹立正確的數學教學觀,掌握合理的數學教學方法是進行高中數學教學改革、搞好數學教學的根本保證。為使數學教學順利高效地進行,數學教師應當努力促進自身數學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的改變。
剖析數學教育的歷史與現狀,從時代需求、國民素質、個性發展、全球意識等各個方面綜合思考,以及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教育一線的高中數學教師應樹立以下新的數學教學理念:一方面,數學教師要確立“大眾數學”的教學理念;另一方面,數學教師要提倡“雙自主”的教學理念;此外,數學教師還應堅持“以人為本,終身學習、終身發展”的教學理念。在這些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引下,數學教師還應不斷地提升自己、完善自我,改善教學方法,從而發現和挖掘更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式。
二、轉化教師的角色
隨著數學教育改革的展開,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方法,都在發生變化。數學教師的角色也應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在新的課程改革、新的教學理念下發生轉變。新課程呼喚綜合型教師,為此數學教師要真正把學生當成主體,順利實施新課程,完成新的教學任務,就必須盡快轉變自己的角色,進行心理定位,實現從較為單一的知識傳授者向多方位轉變,使自己成為一個新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教育者。
三、滲透數學建模思想,加強數學建模教學
當今社會,人們談起數學的特征,總會談到它在實際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可是許多中學生學過數學之后的感覺往往是相反的,他們總覺得學數學用處不大。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可見,數學在現實世界中,不是沒有應用,而是中學生的閱歷、知識結構還不夠,還不會把數學用到實際中去,還沒有培養起在實際中應用數學的意識。把數學與客觀實際問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的紐帶首先是數學建模。
四、恰當使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
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徹底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現代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也日益廣泛和深入,為數學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強有力的工具,給數學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在數學教學中恰當使用信息技術,可將抽象復雜的數學概念變得形象生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對于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可見,現代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和效果很明顯。因此,教師應學會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充分利用好這一資源。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對信息技術的使用應把握一個“度”,不能過多地運用,以致“喧賓奪主”,造成對正常教學的干擾。
總之,由于學習化、信息化、數字化的到來,數學的應用領域得到了極大的拓展,各行各業對數學的需求與日俱增,就像識字和閱讀一樣,數學成為公民必需的文化素養,社會對公民的數學素養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所以加強和提高全體公民的數學素養是我國當前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作為教育一線的數學教師更應順應時代的要求,結合高中數學教育的實際情況及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并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引下,改善教學方法,實現自身角色的多重轉變,加強某些方面的教學,定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的目的,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嚴士健,張奠宙,王尚志.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解讀.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2]喻平.走進高中新課改:數學教師必讀.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張世善.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思考.課程·教材·教法,2006.
(作者單位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