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對信息活動及過程的評價能力是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一直以來,我都在努力探索,試圖尋找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以便提高信息技術的學習效率。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
高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和其他學科的教學有區別,特別是新課改后,其他學科的教學都在進行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進,而信息技術教學的實際卻是教材陳舊,沒有明確的課程標準,與學生的學習需求脫節。由于不是考試科目,不受重視,信息技術教師的地位以及教學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學生的心理也存在一定的誤區,他們認為會用百度、會QQ聊天就等于會上網了。至于文字處理系統,學生在初中就已經學習過,高中的學習雖然是提高階段,
但是學生不夠重視,教學方法及方式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且教師的講授對于學生來說不如自己動手來得爽快,同時教學觀念也顯得陳舊。
二、強化信息技術教學的措施
1.任務驅動式
這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激發興趣為目的的教學模式。上課時,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設計教學任務,把教學內容分成幾個任務進行教學和學習。
如“網絡信息的獲取”,我首先講解家鄉的秀美以及重點特色,激發學生的興趣,這些對于學生來說耳熟能詳。在學生的發言基礎上,老師打開一張網頁,這沒有網絡支持的網頁是怎么形成的呢?對!就是下載。下載的方法一般學生都會了,然后指導學生把下載的資料保存在指定位置,以方便利用。然后進行實踐操作,由學生自己上網搜索相關資料,并進行下載和保存。
2.開展研究性學習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也存在“老師講、學生聽”的枯燥模式,對于事實性、技能型、規律性的信息技術知識是實用的,但是對策略性、研究類內容就不適應了。所以要積極采取探究性學習的模式,突出學生自由選題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如《信息技術基礎》第四章第二節第一課時教學,這一課的內容是讓學生了解數據庫和數據庫系統存儲功能的教學。以前學生學習過圖書資料的管理,在此基礎上老師提醒學生怎樣查找圖書資料——在網絡上查找《紅樓夢》的資料信息,讓學生自己探究,
于是他們想到軟件,這時我提出了數據庫的概念和應用,學生睜大了好奇的眼睛。
現代信息技術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更加促進和提高了信息技術教學在高中教育階段的重要作用。做好信息技術教學,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能力,能夠為日后的工作和學習提供基礎性的支持,因此做好信息技術教學意義重大。
(作者單位 云南省昭通威信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