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教育的基本特點包括了融合現代科技的時代性,而且很多教學中實施教學個性化以及在傳統教育模式中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目的是能夠讓學生在直觀、立體、生動的課堂對知識進一步地深入吸收,真正達到素質教育,完善教育體制的有效性。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就是提高教學水平的一種手段,是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運用;效用性
一、多媒體在教學應用中的使用效用性
多媒體的應用逐漸走進了所有的課堂,但是在多媒體教學中,
我們應當注重的是在多媒體的使用中,一定要把多媒體的應用作為一種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的一種科技手段,是授課的一種輔助形式。學校安裝了多媒體校園網絡設備之后,很多傳統的教學模式都被改變了,比如教室里有了電腦、投影機、屏幕、DVD、錄音機,這樣的教學環境就會使教學變得活潑有趣,能夠讓學生在一個輕快的環境下進行有趣地學習,而不是枯燥地單向吸收知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借助多媒體的聲音、色彩等現代科技使學生對教室的氣氛產生興趣,對教學的課程產生興趣,從而對老師的授課內容能夠加深印象和理解,這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在借助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希望達到的效果,但是我們也一樣可以看得到在多媒體的教學應用中存在著一些弊端,有些多媒體運用于教學,不僅沒有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反而是“畫蛇添足”,教師把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作為完善教學的“時代性創新”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而在教學中不顧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需要與否,只是單純追求教學的形式新穎,過于注重視覺形象,屏幕渲染過度,與教學無關信息過多,結果教學形式很熱鬧,而實際學生的接受效果并不好,就是所謂的“花拳繡腿”、華而不實,不但沒能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作用,反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讓知識的重點漏掉,達不到教學的目的。
二、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的生動立體化
多媒體教學應該避免出現的弊端,采取生動的立體化教學,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吸收好的教學案例經驗,從而結合自身授課的特點中和考慮學生的心理要求,制訂課件和教學內容。比如教室可以通過精心創設出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把學生的認知過程、情感過程、意志表現等結合課堂氛圍有機地統一于教學過程之中,讓學生做到自主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每一位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時都應了解多媒體是集圖、文、聲、像為一體,將抽象的語言、概念以音頻、視頻等形式生動直觀地表現,用這些高科技的表現形式實現視覺上的藝術性,利用色彩和聲音等,調動學生的無意注意,引起不自覺的注意,但是這種視覺和聽覺效果要結合對知識的層次性和深入性的結合,實現知識的立體化形態,所以教師應注意學生對學習內容和意義的理解,激發其內部學習動機,實現無注意向有注意的轉化,才能使學生做到自主學習,只有做到借助多媒體應用實現立體化學習,才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具有目的性、計劃性和堅持性,使學生在學習的長期過程中,逐漸地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高度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也不再是“學海無涯”,而是有的放矢。
三、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與傳統教學的中和性
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的是它不是完全取代傳統教學的模式,取而代之與傳統的教學授課模式是相輔相成、拾遺補缺、協調發展的。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是綜合性教學的一個部分、一種手段,多媒體教學以其獨有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但不能夠只重視多媒體教學手段,片面追求感官效果,運用大量復雜的媒體形式來表現簡單的理論原則也是不實際的,就像粉筆和黑板始終沒有完全離開課堂一樣,多媒體技術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的教學手段,所以我們要認真思考和探索兩者的有效中和,合理分配才能夠收到協調、高效、方便實用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汪雪興,黃真,沈曉歡.計算機在教學過程中的技術應用.上海高校圖書館情報工作研究,2005.
[2]張偉.多媒體技術在普通高校理論應用教學.南京學報,2002.
(作者單位 重慶財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