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開始,河南省高中階段開始實施新的課程改革方案。與以往相比,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出新的更嚴格的要求。這其中包括高中三年時間內,學生必須參加不少于60學時的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重要作用。它為鍛煉學生的心理品質提供了機遇,為深化課堂所學的內容提供了條件,它幫助學生實現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很重要,而我們為學生設計安排社會實踐活動就顯得的尤為重要。利用社會實踐活動這個平臺,為培養高中生的環保意識,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四方面實施。
一、利用每年環境保護節日,走入城鄉主要干道進行宣傳
每年有關環境保護的節日有10多個,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合理地選擇兩個,分上、下半年兩個階段進行宣傳。上半年重點宣傳“世界水日”,下半年重點宣傳“世界動物日”。為了真正把這兩次活動搞好,不流于形式。新學期開始,我特意給各小組布置作業:收集資料、制作宣傳單、制作宣傳標語、制作宣傳板報、制作問卷調查表和寫反饋總結,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準備。各小組分工明確,小組內又相互協作,當環境保護節日來臨時,已提前完成任務。環境保護節日當天,學生們走進城鄉主要干道,在主要街角路口設立宣傳服務臺,向廣大市民宣傳環保知識,取得很好的效果,并得到大家的認可。每年選取兩個主題環保節日,通過讓學生收集整理材料,可以讓他們了解更多環保節日,掌握更多的環保知識,在社會實踐中提升環保意識。同時,在體會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過程中,在實踐活動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過程中,感覺到知識給他們帶來了幸福。
二、利用每年暑假,走進景區、社區進行宣傳和實踐
在暑假期間,組織部分學生參加旅游活動,到我市兩個重要的景區旅游,讓他們自備袋子。一路上,大家盡情欣賞風景名勝,同時撿拾游人丟棄的各種垃圾。通過這種活動,學生身心不僅得到陶冶,而且也培養了環保意識。
在暑假期間,讓學生自發走進城市社區,宣傳有毒有害垃圾的危害,如油漆顏料、廢棄電池、廢棄燈管等。這些物品如果隨意丟棄會嚴重影響環境,產生危險,不能隨意丟棄,我們應該及時地將此類垃圾丟進有毒有害垃圾桶。學生們自制回收箱,安放在社區每幢樓的單元入口處,并發放和張貼宣傳單,向社區居民宣傳廢舊電池的危害,并定期回收有毒有害垃圾,送到指定垃圾回收站,經過處理可以被再次利用。
三、利用DV收集素材,上傳到網絡上進行宣傳
當代社會,科技日益發達,網絡和人們的聯系日益密切。讓學生自己行動起來,收集環保方面的素材,利用DV制作環保宣傳片,傳到互聯網上,社會效果更顯著。當“世界水日”來臨時,讓學生制作節約用水的宣傳片。首先觀察我們身邊浪費水的現象。如刷牙時不關水龍頭,洗澡涂肥皂時不關水龍頭,在公共浴室洗完澡后“人離水未關”,洗車水未循環使用,并用DV記錄。然后查找收集有關“母親水窖”方面的材料,了解我國西北的甘肅和寧夏缺水的現狀。最后制作成DV宣傳片,上傳到校園局域網,對全校師生宣傳教育。還可以上傳到互聯網,對全社會進行宣傳教育。
四、組織學生寫環保小論文,利用板報和報刊進行宣傳
學生參加了各類環保實踐活動,對每次活動都有體會。可以適時地舉行“環保小論文”征文活動,鼓勵學生寫出心得體會。把學生的優秀作品辦成板報的形式,在學校展覽。特別優秀的小論文,可以投寄到報社,在報刊上發表,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
通過組織有針對性的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讓學生得到了鍛煉,完成了社會實踐的學時,獲得了學分。另一方面又豐富了他們的實踐經驗,提高了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增強了社會實踐能力。
(作者單位 河南省濟源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