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描是造型藝術的基礎,同時也是培養正確觀察方法的有效途徑。高中美術教學是整個素描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培養好學生在素描學習中的觀察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學;繪畫;觀察法;素描
當今美術高考的主要科目之一就是素描,我們高中美術班素描教學的目的也是為學生進入高校進行深造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素描,作為一種繪畫語言,是所有繪畫造型的基礎,繪畫的練習是眼、手、腦緊密配合的一種活動,素描的學習更是一種長期練習的積累,是一種比較理性化的活動。素描寫生的能力高低直接影響到以后其他繪畫科目的造型能力和創造能力。
高中階段我們的素描教學主要解決的問題是將所見到的客觀物象在符合造型規律、明暗規律的前提下表現出來自己的感受。繪畫的練習,首先要觀察被畫的對象,將其影像從眼睛反映到大腦,再由大腦指揮手,描繪在紙上,整個繪畫過程中,觀察是第一步。這里我們所說的“觀察”不是通常意義的“看見”,而是指一種主動積極的視覺思維和探索活動;而“看見”則是一種消極被動地接受視覺對象的活動。因此,在繪畫過程中觀察方法的正確與否將直接影響最終的畫面效果。因此,作為一名高中美術教師,讓學生了解觀察方法的重要性,進而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觀察方法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
一、培養學生觀察物象的習慣
人的觀察能力不是天生具有的,需要教師不斷地去引導,讓學生在每天的寫生過程中逐漸培養起來。在我們的素描教學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在剛擺放靜物的時候還看一眼,具體到畫的時候,基本都在默寫。教師問到的時候,學生會說“看見了”,這個時候教師要分析“看”和“觀察”的不同點,“看”只是匆匆一瞥,只是認識到老師擺的是水果而不是蔬菜,擺的是蘋果而不是梨,而不是仔細地觀察與分析整個畫面的色調構圖,這時教師應從理論上使學生明白觀察在繪畫中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只有通過不斷地觀察,把觀察養成一種習慣,最終作品才能畫得更準確、更生動。
二、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
1.整體觀察
“整體觀察”是素描寫生中最重要的一種觀察方法。作為初學者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從局部入手,死盯著局部進行刻畫而忽略了整體。教師此刻都會要求學生整體作畫,這就要求必須要有具備整體的觀察方法。通過職中八年的授課實踐,我總結出了以下一些整體觀察的方法:
(1)要學會瞬間抓住第一印象。當我們看見一組靜物的時候,“第一眼”肯定看到的是整組景物的外在形象,這便是“第一印象”。在素描靜物寫生中,我要求學生一定要瞬間準確地抓住被畫對象給你的第一感覺,并始終保持“第一感覺”的新鮮感,要整體地觀察,而不是一開始就注意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這樣的話往往就會拘泥于局部而忽略了整體。
(2)“近視眼”觀察法也是整體觀察的有效途徑之一,這樣做不僅能讓學生忽略物象表面的細節,得到一個模糊而又整體的效果,而且還能讓學生從一開始作畫就能從整體入手,不會沉溺于局部的刻畫。
(3)遠距離觀察法。具體做法是讓學生在作畫過程中每隔20分鐘站到離作品2~3米遠的地方進行遠距離的觀察,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讓學生能得到暫時的休息,有利于保持創作的“新鮮度”,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從局部跳出來重新審視自己的作品,從而保持或回歸到畫面的整體感覺上來。
2.對比觀察
在視覺藝術中,對比觀察也是正確觀察的方法之一。畫面中的一對或者多對矛盾的沖突可以塑造或者強化物體形象,加強視覺沖擊力。對于觀察方法而言,對比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調整手段,在對比觀察的方法中,我們可以從三方面入手:
(1)“形體”的對比。各個物體或物體每個局部都有一個合理的形狀對比,而這個對比可以為我們在素描中的各個階段所采納,例如物體高度的對比、遠近的對比以及面積的對比等。
(2)“明暗”的對比。在素描過程中,明暗是塑造形體與空間的主要手法。素描教學的實踐中,我會讓學生先觀察對象,確定整組靜物中的最暗點與最亮點,其他部分的色調都以此為基準進行對比調整,這樣的話就能把“整體”貫穿于作畫過程的始終。
(3)“空間”的對比。素描的基本目的就是在二維的平面上塑造一個三維的視覺物象,空間感是評價素描作品好壞的重要依據之一。因此,我們在觀察的時候要對畫面中每個物體的空間距離進行對比,進而真實地反映到畫面中,這樣最后的畫面才會達到整體的效果。
3.聯系觀察
素描寫生過程中有表象型和隱性型兩種聯系存在,靜物寫生中物體與物體外形、大小、遠近等等之間的聯系就是表象聯系;頭像寫生中隱藏在皮膚表層下的骨骼結構骨點位置等都屬于隱性聯系。表象聯系的觀察比較直觀,易于做到;而隱性聯系的觀察就得需要通過鍛煉學生的深層次觀察能力以及提高學生的美術理論基礎才能實現。教師應在寫生過程中經常引導學生進行聯系觀察,傳授聯系觀察的正確方法,使學生能養成正確觀察、善于觀察的好習慣。
三、學會用心去觀察
素描寫生過程中一方面教師要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掌握與領會正確觀察的方法與要領,真正做到勤觀察、會觀察;另一方面教師在學生觀察的時候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