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林果專業課教師,十幾年來,見證了林果專業的興與衰,目睹了它的酸甜苦辣,因此,在教學中很有必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讓學生通過學習,成為具有綜合能力和全面素質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職高林果專業課是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一門學科,因此在教學中既要加強理論學習,又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以適應高考和就業的需要。為此在教學中要十分注意加強對專業課教學的研究和探討,下面幾點僅供大家參考。
一、想方設法發揮想象,教會學生記憶
例如,在講“有絲分裂”時,每個時期的特點(間期復制,前期染色體散亂排列,中期排中央,后期染色體數目加倍,末期又分為兩個細胞)很難記憶,于是我就教學生想象兩兄弟分家的故事,一開始必須復制出相同的兩份(間期),剛開始的時候,東西比較散亂,(前期)接下來擺放整齊(中期)后來為了擺放整齊,從中間往開分(后期),最后兩兄弟各自分得了自己應得的一份。
再比如,在講“真菌的繁殖”時,產生的孢子較多,有無性的,有有性的,學生很難區分,于是我就給學生編了一個口訣:想象有(游動孢子)這么一個人,臉上抹有厚厚(厚垣孢子)的粉,一邊走一邊吃著包子(孢囊孢子)。
二、采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1.巧妙設疑
職高生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設疑,暗布屏障,巧設“圈套”,激其情,奮其志,導其趣,引其思,使他們在創設的情境中進一步激發求知欲。在講授“分離現象”時,可巧妙將學生引入“要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境地。我先對“分離現象”做解釋,顯隱性的特點讓學生產生興趣。此時設疑:都是雙眼皮的人結婚后是否能下一代有單眼皮?雙親之一是六指,其后代會出現六指嗎?學生躍躍欲試,極大地加強了學生的探究欲。
2.增加自身素質
要想讓學生喜歡你的課,必須讓學生喜歡你的人,這樣對教師的要求就比較高,不僅要求多讀書多看報,多了解新的信息,在課堂上的知識淵博,滔滔不絕地講解,更要求在課下拿學生當朋友,處理好關系,他們有什么話也敢和教師說,這樣教師才能知道自己的缺點是什么,才能及時地改過來,讓學生盡快地適應教師的教學,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樣一節課下來,自己也覺得挺好,相反,自己對知識點就模棱兩可,那么上起課來會很難受的,更別說發揮了。
3.多采用幽默式的語言
專業課確實比較枯燥,要想每節課都精彩,挺難。教師適當采用幽默式的語言,確實能活躍課堂氣氛,起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例如,有的學生老想和左右同桌說話,我就說:“有的學生,就像咱們物理上講的單擺一樣,不愿意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動,老想著在別人的位置上左右擺動。”教室里的學生都笑了,他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這種幽默式的語言教育,沒有讓他在課上難堪,他也會更加主動地配合。
4.設置有針對性的習題
題目最好與本節課密切相關,可以在講課中間進行,也可在下節課開始進行。總之,讓學生做完后,有成就感,覺得自己這節課沒有白聽。
總之,教無定法,讓我們加強對專業課教學的研究和探討,共同努力。
(作者單位 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