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深入,新穎的素質教育和傳統的應試教育產生了激烈沖突。傳統教育模式的固有觀念以習慣思維評價的方式影響著學校普及素質教育,并以此為中心形成惡性循環。
關鍵詞:素質教育;隱患;策略
振興民族的關鍵在于教育,振興教育的關鍵在于教育體制,作為引領素質教育的執行者——教師,能否徹底貫徹和實施素質教育,取決于其周圍有沒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自有識之士意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步實施以來,已初見成效,素質教育統領教育界必將是大勢所趨。
一、當前素質教育實施中的主要隱患
1.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和升學競爭
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和升學競爭,導致了一系列的怪圈:學校之間,家長之間的“殊死搏斗”,使教育界不是戰場勝似戰場,必然影響學校和家長的行動,是素質教育無法真正實施的根本原因。
目前的素質教育僅僅處于“口是心非”階段,曾有思想意識先進的朋友,信奉對孩子“興趣教育”,可到了升初中前期階段,學校擔憂教育局規定的升學率不達標,教師恐懼學校定的指標完不成,家長于是被告之,孩子若是考不上只能到學習環境相當糟糕的差班去,不得已給孩子報名參加各類輔導班,從而走上了應試教育的老路。
無獨有偶,一位學校教導主任,不搞題海戰術,不搞成績排隊,試圖推行素質教育,結果被質疑,理由是不注重教育質量。
2.缺少成功的素質教育教學方法體系
教師勞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創造性,由教師個體自身因素差異和學生個體差異共同決定。教育家孔子三千年前就告誡教育者要因材施教。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就應有不同的回答。勇者勸其慎重,懦弱者則要鼓勵士氣。即使是面對同樣的學生,相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師也會有不同的教育效果。而素質教育是現代社會教育的新生事物,尚未形成一套可供借鑒的切實可行的教育教學方法體系。所以教師創造能力的參差不齊也給素質教育工作的推行帶來了一定難度。
3.缺乏完善的評價教師素質教育成果的方案
教師勞動的方式是個體勞動,其勞動成果卻帶有很強的集體性,使得人們很難科學評價教師個體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做的到底如何。因此靠強迫教師去實施素質教育只能是流于形式。
二、解決當前素質教育實施中存在隱患的策略
1.從根本入手,打破當前教育界人為競爭格局
要想走出當前素質教育不良局面,一方面要打破當前教育界人為的競爭格局,給予教育者們不以分數論英雄和成敗的良好環境。另一方面,擔負教育者身份的家長和教師不要把功利帶到教育中來,教育不是我們沽名釣譽的跳板,我們要以大局為重,要看到因我們的教育方式陳舊,使我們的學生在想象和創新方面遠遠落后于外國學生。逼子成龍,龍就會變成蟲,正像德國詩人海涅所言:“即使種下的是龍種,收獲的也可能是跳蚤?!睂W校和教師們把分數和升學情況作為自己利益的砝碼,家長把分數、證書作為通向更優質教育資源的手段,結果是素質教育在中國將永遠難以真正實行。
2.從社會、學校、家庭三方面推動,促進素質教育真正實施
擔負教育重擔的同時有社會、學校和家庭,真正地實施素質教育,還需要社會提供滋潤素質教育成長的土壤。這除了要求真正用學生素質高低來衡量教師的成績,而不是簡單枯燥的分數外,還需要呼吁和號召全社會改變意識,痛斥并徹底摒棄應試教育。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講,素質教育的實施,是一項漫長而艱巨的任務。
3.還回素質教育的真面目
目前雖然大多數人認為素質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質的教育,由于對素質的分類、界定尚未形成嚴謹而科學的理論,所以很難說對素質教育已具有了可操作性。
素質是指人多彩多姿的特點和應對社會的綜合能力。素質教育主要以培養人的個體自主、人格獨立和精神自由為目的,突出學習的樂趣性、思維的創造性、精神的愉悅性和心理的健康性。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素質教育就是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p>
(作者單位 河北省磁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