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的號角已經吹起,再使用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現代教育的需求,那么現代教學課堂也就不能完全沿用老的教學方法了。各學科如此,信息技術作為一門特別的學科,更是如此,理由有三:(1)它是一門新的學科。我國在2000年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信息課程指導綱要(試行)》將“計算機課”改為“信息技術課程”,并列為中小學教育階段的必修課;(2)它的核心目標使然。在2003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術標準》中明確提出把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作為核心目標;(3)該課程本身所具有特點使然。它的兩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操作性與應用性。所以該學科就要在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方法上有所創新,有所突破。要搞好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信息技術教師是關鍵,那么什么樣的教師才算是一名合格的信息技術教師呢?結合本人多年來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的體驗,我想從以下五個方面談談。
一、要更新教育思想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仆人”。我想,這也是一名合格的高中信息技術老師首先應具有的一種心態,我國著名的教育改革先鋒崔其聲說過,“學習的敵人是依賴,教師的悲哀是包辦”,因此,一名好的信息技術教師不在于他的課講得有多好,而在于他的學生能否積極主動的學習。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新的課程,現成的教育學習模式很少,況且也不一定適合自己所教的學生,只要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有了學習的動力,一切的技術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
二、要提升教師自身的魅力
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必須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威信,而威信的樹立又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素質。這種素質包含兩方面:一是道德修養,教師對學生多一分關愛,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寬容;二是專業技能,教師要不斷學習,提高專業素質,對所用教材全面理解,高度把握,融會貫通。
三、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自信
令信息技術課教師最頭疼的事情就是在機房上課時的紀律問題。我想很多同行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學生人數多,供學生用的微機少,而課時安排更少。同時由于與學生接觸時間少,甚至很多同學名字都叫不出來,那么,要深入學生內心深處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無異于上青天,如若再遇上一些不聽話的學生,致使課堂紀律不盡如人意……這時就要求我們老師要有一種舍我其誰的精神,有一種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所有問題的信心和決心。
四、要把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作為教學的核心目標
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要落實在每一節課的學習中,信息技術課內要有很多操作性的內容,教師應從實際需求出發引導學生合理化的學習,既不能專為技術而學習,又不能放棄技術紙上談兵。由于信息技術學科的應用性很強,老師還可以將該學科的學習整合到其他學科當中,這樣做更有利于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五、要重視這門學科,信息技術課也是“主科”
教育就是要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學科教學應“排名不分先后”,信息技術老師應首先更新自身觀念,即信息技術課也是主科。很多教師,甚至是學校領導都認為信息技術學科是副科,甚至還不如美術課、體育課,學校輕視,教師不重視,甚至連自己都這樣認為,那信息技術老師的自信在哪兒?又何談能搞好這門學科呢!為了能保證這門學科的健康良性的發展,不僅我們信息技術教師要堅信信息技術課也是主科,在此也想提醒那些學校領導們要更新教育觀念了,別再唯升學是舉,也重視一下學生素質的
培養吧!
信息技術課教學的關鍵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師,只要我們能從以上幾個方面反思自己、提高自己,我們的信息技術課就能越上越有滋味,我們的信息技術教師就會越教越起勁,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也會越來越高漲,那么,我們國家的信息化能力必然會越來越強。讓我們付出行動,為做一名合格的信息技術教師而努力吧!
(作者單位 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