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與職業培訓密切相關的培訓機構、企業及政府部門三方角度出發,分析了當前我國職業培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對策,強調政府部門應當成為破解當前職業培訓難題的主導者。
關鍵詞:職業培訓;培訓機構;企業;政府部門
我國職業培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但與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訓的要求來說,還遠遠不能滿足。培訓機構與企業、學員之間,即培訓供需雙方之間存在的巨大結構性矛盾和錯位現象已使我國職業培訓行業出現了發展瓶頸,造成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嚴重短缺,極大地制約了我國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這樣主要由三方面的因素造成:培訓機構因素、企業及學員因素、政府部門因素。
一、培訓機構因素
作為培訓產品的供應方,培訓機構首先要承擔責任。
1.培訓教師水平不夠
高水平的培訓教師,尤其是既有豐富教學經驗,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水平培訓教師非常缺乏。
2.培訓需求調研欠缺
培訓機構為節省成本,省去了培訓需求調研這個環節,造成不清楚企業對培訓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往往憑自己的想象安排課程內容,這樣肯定會導致與實際需求脫節。
3.實訓環節不到位
現在的職業培訓普遍缺乏實訓環節,敷衍了事,以至于培訓效果大打折扣。一是培訓機構的實訓設備跟不上,甚至根本就沒有必要的實訓設備,二是培訓機構為了減少成本,往往把實訓環節省略。
4.培訓方式落后
現在的培訓教學方式和手段主要還是采用最簡單易行的填鴨式滿堂灌,而不管學員能不能消化和實際效果,從而導致培訓效果不好。
5.上課時間和內容安排不合理
現在的職工,工學矛盾很嚴重,如果培訓安排不合理,就會極大地影響職工參訓的積極性進而產生逃課現象,從而影響培訓效果。
6.收費過高
培訓機構往往存在收費過高的現象,尤其是好的培訓,費用太高,導致學員學費也負擔不起,只好放棄。
二、企業及學員因素
1.不重視培訓
認為培訓沒用,回報率低,不值得去做。很多企業認為培訓是一種成本,應該盡量降低和削減,沒有意識到培訓是對人力資源這一核心資源進行的開發投資,這種投入更能給企業帶來豐厚的回報。“培訓無用論”在當前很盛行。
2.盲目培訓
有些企業很重視培訓,但對本企業員工到底需要什么培訓并不清楚,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職工培訓,盲目開展培訓,導致實際效果并不好,企業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用于培訓,但并沒有產生相應的效益和回報,造成很大浪費。
3.排斥培訓
企業擔心員工培訓后會要求加薪或跳槽。員工經過培訓,能力提高了,拿到證書了,就容易跳槽,企業為別人做了嫁衣,“賠了夫人又折兵”。反過來說如果企業沒有建立與員工培訓相符的晉升制度和工資制度,員工培訓沒有直接的經濟利益驅動,積極性不高。
4.沒有抓落實
工學矛盾以及培訓機構安排不合理等原因,造成學員往往缺課、上課不認真以及課后不復習消化等現象,培訓效果大打折扣。許多企業將培訓看成是對員工的一種福利,對于員工是否真的參加培訓、培訓的效果如何并不重視,缺少監管和考核。
5.培訓信息不對稱
即使企業想參加培訓,往往缺乏便捷的信息渠道,不知道到哪里去物色最合適的培訓機構,只好放棄培訓。
6.企業財力所限
對于廣大中、小企業而言,沒有財力負擔員工的培訓費用,即使對于大企業而言,有些很好但很昂貴的培訓項目也很難承受。
三、政府部門因素
當前職業培訓存在的問題,其實有很多是培訓機構與企業、學員這兩個供需雙方本身難以克服和解決的。正如經濟理論認為:“市場不是萬能的,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市場在很多時候會失靈。”公共管理理論也認為,那些與老百姓民生密切相關的行業領域,如教育、醫療等行業,是不能完全市場化和產業化的,需要政府等公共部門來介入和干預,提供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體現公益性,這是創建服務型政府和服務型社會的現實需要。
當前在職業培訓領域,政府部門還存在比較嚴重的缺位、越位和錯位現象,該管的沒管或管的不好,而不該管的又管得太多。要破解當前職業培訓中存在的各種難題,政府部門起著關鍵的主導作用:
1.發揮服務、協調和監管作用
政府部門應該出面搭建職業培訓領域的公共服務平臺,為培訓機構、企業和學員提供所需的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同時政府除了要加強對培訓機構的監管和考核外,還應該出臺有關政策,強制企業參加培訓,并與企業年檢掛鉤。
2.給予適當的經費補助
體現職業培訓的公益性:①對于企業急需但很難通過市場化實現的培訓項目給予經費補助;②對培訓師資的水平提升給予經費補助;③對于培訓場地和設備建設給予經費補助。解決當前培訓中普遍存在的實訓環節缺失問題,并實行統籌管理和協調,提高設備的利用率,避免重復建設。
3.提升行業協會的地位和作用
在發達國家行業協會是本行業的最高管理機構,起到政府部門賦予的監管和服務職能,在職業資格認證和職業培訓方面,都發揮著非常關鍵的重要作用。而我國的行業協會過于弱勢,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應當把一部分政府職能賦予行業協會,加強行業協會在職業培訓和職業認證領域的力量和權力。
(作者單位 浙江省寧波市成人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