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一節的知識點相對較少,如果因為課時緊張將本節課省略,這是很不應該的。教師應該尊重新教材的編排規律和特點,將新教材的所有功能發揮出來。本節課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的同時,教師的主導地位也應該有所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如果做得不好,極有可能將本節課上成一節科普課,使學生忽視本節課中的重要內容。所以這是一節能夠完全體現新課標思想的課。
一、明確目標,讓教學實踐不盲目
教學時要把握總體目標,明確階段性目標,定準課時目標,只有明確以上三個層面的目標,課堂教學才會做到既登高望遠,又腳踏實地。
在準備這節課的時候,我針對教材的特點為學生制定了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應該認識金屬及其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異;知道生活中常見合金鐵合金及銅合金的主要成分及性能;了解金屬的化學性質,學會選擇金屬的冶煉方法;通過實踐活動認識如何正確使用金屬及如何愛護金屬資源。過程與方法方面應該通過有目的的資料搜索,從而提高獲得知識及信息加工的能力;通過比較、歸納等方法的學習,逐步掌握自主學習科學知識的一般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應該了解金屬對人類進步的重要性以及人類進步對金屬材料的影響,激發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以及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對于使用鋁制飲料罐的調查,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其中我將教學的重點定位于培養學生辯證看待問題的科學態度,訓練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二、整合課程資源,讓知識鮮活起來
教師要活用教材資源,利用生活資源,捕捉課堂資源。教學時特別關注并捕捉一些有價值的資源加以利用。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利用了大量的圖片,不僅展示了金屬材料在中國使用的歷史,還有現代中國使用金屬材料造就的輝煌。通過提出相關的討論,學生自己小結出合金的定義和特點、金屬的物理性質和冶煉方法。整個過程中教師根本不用多說什么,只要起到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和小結的作用,學生的主體性被充分地體現出來,而且知識的接受過程在教學主線(金屬的使用歷史)的指引下顯得很自然。
經過前半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積累了關于金屬的基礎知識,學生這時候就完全有能力面對研究性學習的課題:是否應該停止使用鋁制飲料罐?作為教師,我仍然只是充當組織者,在宣布了辯論會的規則之后,學生自行組成正方小組和反方小組,進行有序而有效的辯論。課堂上要給學生創設暴露思維過程的情境,使他們大膽地想、充分地問、多方位地交流,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從一個知識的傳播者自覺轉變為與學生一起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三、實施有效教學,使課堂活而不亂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課堂教學活起來了,師生關系融洽,學生競相發言,課堂非常熱鬧。既要尊重學生的個性,也要讓學生學會遵守課堂紀律。既要重視培養學生必要的課堂習慣和獨立學習習慣,還要養成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性學習的習慣。每一個教學活動的目標指向要清楚,過程要落實,要有實在的成效,真正讓學生學有所得,要扎扎實實地進行雙基和良好習慣的訓練。
金屬材料在人類社會中的使用是本節課的主線,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本節課教學的主要目標,采用辯論會的形式是為學生搭建展示自己能力的主要平臺。學生利用課后的業余時間訪問自己能夠接觸的人,課堂上給學生留有時間進行討論,整合收集來的資料,亮明觀點,組成辯論的正方和反方。不僅鍛煉了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也幫助全班的同學理清了解決具體問題的思路。讓學生通過各種活動獲得相關的體驗和多種學習方式的樂趣。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大潮下,我們還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指導思想,思考自己在課堂教學中充當的角色以及與學生的關系,探索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又得到能力訓練的學習方式。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