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日,浙江省正式對外公布,國務院已經批復《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標志著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這為海洋資源大市寧波的海洋經濟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浙江將打造“一核兩翼三圈九區多島”空間布局的海洋經濟大平臺,寧波——舟山港海域、海島及其依托城市是核心區;在產業布局上以環杭州灣產業帶為北翼,以溫州、臺州沿海產業帶為南翼,成為引領長三角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
杭州、寧波、溫州三大沿海都市圈通過增強現代都市服務功能和科技支撐功能,為產業升級服務。寧波在浙江海洋經濟發展規劃中具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優勢與區位優勢,針對近一萬平方公里的“藍色國土”,寧波提出海陸聯動,著力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將建設“三位一體”港航物流服務體系、擇優發展臨港工業、建設新型海洋產業基地等。
寧波在發展海洋經濟過程中存在著海洋漁業轉向民間借貸、商業銀行對海洋經濟信貸投放積極性不高、資金供需雙方矛盾突出等問題。如何為寧波發展海洋經濟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將是本課題主要研究的問題。
一、寧波市海洋經濟發展和金融支持現狀
(一)寧波市海洋經濟發展現狀
寧波市海域總面積為9758平方公里,岸線總長為1562公里;其中大陸岸線為788公里,島嶼岸線為774公里,占全省海岸線的三分之一,發展海洋經濟條件得天獨厚。
寧波擁有潮間帶灘涂面積約10.4萬公頃,面積之大居浙江省首位,圍涂造地和從事養殖的開發條件優越,是寧波建設沿海工業區的重要后備土地資源,可直接用于養殖的約1.87萬公頃。擁有10米以上的淺海面積約7.67萬公頃,其中可直接養殖面積約3300公頃。近年來 ,寧波市海洋經濟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 海洋漁業、 海洋旅游、 海洋交通運輸業、 海洋船舶工業和海洋工程建筑業、 海洋生物醫藥業、 海水綜合利用業等傳統和新興產業都得到了迅速發展。2010年,全市海洋經濟增加值達到806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6%;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4.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300萬標箱,分別居全球第4位和第6位;實現臨港工業產值超7000億元,進出口總額829億元,大宗商品交易額2000億元,形成了自南而北百里臨港產業帶。2011年上半年寧波海洋經濟總產值達1614.4億元,實現增加值431.8億元,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15.9%;海洋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12.3%,高于全市經濟增速兩個百分點。
(二) 寧波市金融支持海洋經濟發展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 2010年末,僅奉化海洋業信貸資金超過4.2億元人民幣, 主要形式為漁船抵押貸款和農戶聯保信貸,其中約有440艘漁船進行了抵押貸款,共計達1.9億元人民幣以上。中國工商銀行寧波分行近年來加大了對寧波海洋經濟發展的信貸支持力度,僅向寧波海洋漁業、海洋運輸業、海洋石油天然氣業、濱海旅游業、沿海造船業中的103家企業發放的貸款余額就達151.98億元,并為寧波臨海、臨港開發區等海洋經濟相關基礎設施建設貸款11.06億元。從調查情況看,寧波市金融支持海洋經濟發展現狀如下:
1.海洋經濟概念備受追捧,直接投資和境外融資大幅增加。受益于寧波市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和雄厚的經濟基礎,看中海洋經濟蘊藏的巨大商機,一些風投機構和世界500強企業紛紛投資浙江的海洋經濟項目。2011年11月11日,首屆中國海洋經濟投資洽談會在寧波成功舉行,約有3600億涉海項目簽約。
2.政府扶持海洋經濟發展。鑒于發展海洋產業周期長,企業勢必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而目前銀根緊縮,企業貸款較難。政府通過私募的方式,從民間募集資金,寧波市將發起設立總規模達100億元的海洋產業基金,這筆基金將投向好的海洋產業項目,從而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3.海洋漁業轉向民間借貸。一是海水捕撈業萎縮,相關漁戶紛紛轉型。近年來受過度捕撈和環境污染雙重影響,作為傳統海洋作業模式的海洋捕撈業每況愈下。 漁民從事海洋捕撈的經濟效益大幅降低,迫使不少漁民或“棄海務農”,或“棄船經商”。二是近海養殖業企業和個體戶間民間借貸行為增加。
二、寧波市發展海洋經濟金融支持方面存在的問題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目前寧波市海洋經濟呈現出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突出表現在金融業對海洋漁業發展支持總量不大,力度有限,資金供需雙方矛盾突出,弱化了支持海洋經濟發展的效果。
(一)銀行信貸存在風險
盲目擴張海水養殖規模,追求短期效益,造成海洋資源的嚴重破壞。上世紀90年代末寧波市部分海域海水養殖業規模呈現了膨脹式發展態勢,在缺乏科學的管理經驗和管理人才的環境下,刻意追求和索取短期效益,無節制地利用海水資源,在海養面積急劇翻番的同時, 造成了海洋資源的嚴重破壞,海水養殖業嚴重虧損甚至倒閉,銀行投入的信貸資金也因此形成風險,與此同時,涉海保險發展不足,降低了貸款的融資保障。
(二)貸款期限和額度與海洋漁業生產需求不相適應
銀行貸款一般為1年以內3 萬元以下。從海水養殖業來看,生產周期一般在2-5 年,資金需求少則幾十萬元,多則上百萬元或幾百萬元,養殖戶按期歸還貸款存在較大壓力。
(三)銀行貸款利率偏高,抑制了貸款需求,貸款手續較繁瑣,效率不高
從事海洋漁業的農戶和企業抵押、擔保不足,風險程度較高與相關保險業發展滯后并存, 影響了銀行放貸的積極性。為保證貸款安全,目前銀行發放的貸款多為擔保和質押的方式,由于海區使用權、收益權受到諸多政策法規的約束,抵押融資受到較大限制,其海產品若作為貸款抵押物其自然風險大,又缺乏法律保障,貸款方式的單一嚴重堵塞了海水養殖戶的融資渠道。
三、寧波市發展海洋經濟的金融支持政策建議
發展海洋經濟要以規劃為先導, 以科技進步和體制創新為動力, 以港口城市為依托, 以拓寬融資渠道為突破口, 加快海洋資源綜合開發, 加強海洋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保護。針對寧波市發展海洋經濟金融支持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一)就政府層面而言,應實行政策傾斜,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在選擇重點開發項目和投入資金時,向海洋油氣加工、海洋旅游、海洋運輸等產業傾斜;對重點海洋產業立項進行財政補助;對海洋工業集團在資金、用地、項目合作等方面給予各種優惠政策;鼓勵投資,減免稅收,以貸款貼息政策大力扶持中小海洋工業企業的發展等;發展政策性保險,針對海洋產業發展中的風險集中和不可控問題,以政策性保險扶持和推廣海洋產業,通過政府的信用擔保和資金支持,來分散海洋產業風險。
(二)降低涉海產業融資門檻,增加貸款額度
例如,通過政策性銀行向海洋產業提供低息或無息貸款,或提供比正常分期償還期限長的貸款。建立涉海產業發展基金,為涉海經濟提供貸款貼息支持。
(三)發展多層次金融市場,拓寬海洋產業融資渠道
要增加信貸投入,金融機構要增加海洋產業的信貸投入比例,提高海洋開發的中長期貸款額度,特別要增加對海洋高新技術企業的支持力度,緩解高新技術企業創業和研發資金不足的壓力。要充分利用民間資本,繼續放寬民間投資范圍,改進民間投資的服務環境、審批環境與融資環境,利用民間資本融資速度快、資金調動方便、門檻低、投資風險自我吸收的優勢,幫助規模較小但具有發展潛力、市場前景良好的海洋企業成長。
海洋是21世紀各國爭奪的戰略要地,是一個國家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的重要基地。當前,我國的發達省份全部位于東部沿海地區,中國要想實現21世紀民族復興的任務必須大力發展海洋事業。寧波市作為東部沿海城市要想在未來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也必須緊跟時代潮流,加快海洋產業發展,保持經濟的領先優勢。
(作者單位: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