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各種財經法律法規制度的健全,對財務監督工作的要求和期望也越來越高,而財務監督工作本身還存在著高度重視當前收支狀況,對遠期風險防范、事前預防等不夠重視,個別財務人員職業道德下降,監督力度薄弱等一系列問題。
一、當前財務監督工作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財務工作實施不夠規范
財務工作實施的不規范一方面表現在原始憑證要素不齊全、審批程序不合格、歸集不齊全、裝訂不規范等,另一方面表現在登記不規范上,比如登記時間和登記方法不規范等。而財務管理人員對公有財產的重視度不夠,管理不善,辦公用品丟失浪費現象嚴重,缺乏嚴格的審核程序來規范約束財務管理工作。相關的監督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抱著“反正又不是我個人的財產”的心態,縱容和助長了賬實不符、國有資產嚴重流失等問題,助長了投機取巧者的僥幸心理。
(二)領導重視程度不夠,財務人員專業素質不高
有些領導只知道看緊錢袋子,自己說的算就行,對具體的財務管理工作重視不夠,法制觀念不強,國家相關財經法規、單位財務制度幾乎形同虛設,甚至部分單位領導直接管錢,而財務人員僅僅充當記賬員。與此同時,許多單位里不乏一些不具備專業知識的“空降”財務監督人員,他們無法勝任財務監督的專業性工作,即使出現問題也很容易被他人蒙混過關。
(三)部分財務人員職業道德下降,監督力度不夠
有部分素質低下、法律意識淡薄的財務人員職業道德滑坡,而單位針對財務人員的監督力度不夠,降低了違法制度、法律的風險,使得財務人員更容易受到各種利益的誘使,與其他人員串通一氣,甚至是監守自盜,通過采購、投資環節和各種虛造、偷換報銷票據等行為私自竊取單位的資產,損公肥私,直接造成大量的現金流失。
二、強化財務監督的措施
(一)完善財務管理,加大監督力度
在履行國家財經法規的基礎上,還必須建立和完善單位內部的規范運作程序,進一步加強內部控制和管理,比如在會計核算上,要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應用情況,設置合理科學的內部業務流程,一方面完善對資金的使用,賬務的處理以及憑證的審核等,在另一方面,也要完善各種票據的管理,對收入、支出、核對等全過程都要形成全方位的管理控制制度。重點是加強財務監督,要形成一個行之有效的財務監督機制,明確監督工作由誰來負責,具體由誰來實施,具體責任人是誰,從領導到普通員工,以及每一種工作都建立起嚴格的程序機制。要特別注重加強內部審計監督制度,促使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保證會計核算真實反映經濟活動內容,規范財務收支審批程序,堅決杜絕重復報賬,確保支出合理真實,憑證有效,收入足額及時入賬核算。同時還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清查盤點,保證賬實相符。在完善財務監督機制的同時,還要加大監督力度,提高財務人員對賬目管理的重視,杜絕“事不關己”危險心態,從賬目收支、工程建設、材料采購、公費報銷等多個重點環節入手,提高定期監督審查頻率,務必保證每次檢查的質量。
(二)培養財務人員的責任心,提高職業道德水平和專業勝任能力
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這里說得就是責任心。責任心是人們自覺做好每一件事情并負責到底的決心或信念,責任心的有無或強弱關系到一個人的事業能否有成的關鍵之所在。有責任心的人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培養自身的責任意識,有計劃好的職業生涯規劃,能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不斷經營建設自己的“品牌”。一名財務人員如果對自己都沒有責任心的話,那就更不可能對他人和單位有責任意識。另一方面,財務人員職業道德是財務人員在工作中應當遵循的道德規范,它是職業品質、工作作風和工作紀律的綜合表現。財務人員必須通過不斷學習,有效提高自律意識和能力,樹立起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念。第三,財務人員必須具備的必要的職業技能,熟悉準則、熟悉本單位的財務制度,有嫻熟的會計技能,既要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又要學習財務專業理論、新制度新準則,還要學習本單位各種制度與業務管理流程。
(三)要充分發揮財政監督的超前預防功能
超前性質的監督是加強財務監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實施超前預防要結合本單位實際工作,加強預算管理,注重分析預算合理性、必要性,從費用支出和資金借支上進行控制,避免偏離預算行為的發生。編制預算時要多參考前幾年的預算目標及實際落實情況,同時單位領導要統籌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決不能認為預算僅僅是財務部門的事情。財務人員要在這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其他各部門也要積極配合,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與財務部門協商。同時超前預防還要求要經常總結各種教訓,在可能出現問題的各個關鍵環節、關鍵節點事先予以重點監控、關注。超前監督的功能就在于對財務運作中可能發生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事先的監督和預防,避免為時已晚的不良后果。
(四)強化財務監督的信息化建設
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化已經深入到社會、工作、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也必然對財務監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這也是提高財務監督效果的有效途徑。雖然絕大多數單位的財務工作都采用了各種辦公軟件等信息化手段,但是監督意識和手段往往還停留在過去的原始階段,需要進一步增強財務監督各個環節的信息化建設水平,并與具體的財務工作更加緊密地結合到一起,比如讓監督者可以及時查詢有關財務數據,讓領導可以很方便的及時查詢單位財務狀況、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監控財務工作過程等,使得財務監督更加科學、合理、有效。
三、總結
強化財務監督是促進和加強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要加強財務監督必須從多方面著手,包括單位內部財務人員專業能力和法律素養的培訓和提高,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充分發揮監督的超前預防功能,強化資金管理,加強信息化建設等。
參考文獻
[1]楊萍.淺談如何提高企業財務規范化管理水平[J].甘肅科技,2008(01).
[2]周康琴.加強財務管理,促進財務工作規范化[J].中國農業會計,2004(03).
[3]徐明林.探析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監督的對策[J].中國市場,2010(04).
(責任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