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理想中的共產主義,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馬克思認為,所謂人的發展是指全體社會的每一個公民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意味著,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不能以犧牲部分人的發展的權益為代價。在我國,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選擇在大城市就業, “蟻族”的數量在急劇增加。
一、馬克思人的發展理論和當前中國“蟻族”問題
(一)“蟻族” 的概念及特征
“蟻族”是指畢業后無法找到工作或工作不穩定導致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大城市城鄉結合部的大學生群體。該群體已成為我國繼農民、農民工、下崗職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勢群體,該群體的特征為:大學畢業且普通本科院校的畢業人數較多;月收入較低,大多在2000元以下;大多數人聚居在城郊結合處的出租房里。
(二)馬克思人的發展理論
“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馬克思人的發展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個人能力的發展;個人社會關系的豐富;個人需要的發展;個人個性的發展。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人的發展理論,才能以它為指導,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三)解決“蟻族”問題的重要性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思想繼承了馬克思關于“人的發展理論”,并將其進一步發展。科學發展觀認為,人的發展是最核心的內容,要堅持以人為本,關注并保證每個人的發展。當前,
二、“蟻族”現狀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因素
我國現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城鄉二元結構仍然存在。東南地區發展較快而西北地區相對滯后,同一地域的城鄉發展也很不均衡,省會城市的發展速度要快于本省其他城市。“蟻族”的出現與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差異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二)教育與市場的需求脫節
我國高等教育本身存在著不足之處, 比如專業設置落后,教學內容滯后,教學方法模式化等。而1998年起我國開始推行的高考擴招,又使大學生畢業生的人數增加,就業壓力增大。作為大學畢業生群體的“蟻族”,找到滿意的工作無疑是困難的。
(三)大學生就業觀念滯后
大部分“蟻族”來自于農村或一些欠發達地區,再加上受教育的投入較大和家庭傳統觀念的影響,他們不愿意回到家鄉或者一些中小城市去發展。但由于高校擴招,直接導致本科學歷的含金量降低,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難度增大,多數人卻不能認清現實,就業期望值過高,造成了許多人處于反復失業甚至一直無業的狀態。
(四)個人能力的不足
大學生遠離父母在外求學,寬松的環境以及自制力的薄弱致使一些學生放縱自己,不努力學習;加上大學生就業困難,工資低的普遍現象,使得 “讀書無用論”泛濫,不少學生虛度了大學四年光陰,知識和技能薄弱,使他們難以符合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
三、解決“蟻族”問題的對策分析
(一)高校應進行教育改革以適應社會需求
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應把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但大量“蟻族”的出現顯然與此目標相悖。學校應提高教學質量,開設的課程應與社會需求相掛鉤,并加強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等,避免更多“蟻族”的出現。
(二)政府應針對“蟻族”現象采取有效措施
針對“蟻族”現象的產生,政府應切實體現出宏觀調控的作用,可采取以下幾項措施:一要調整經濟結構,縮小地區、城鄉間的差距;二要改善“蟻族”的生存條件,使其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和住房保障;三要鼓勵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為其提供相應信息及低利率貸款等項目。
(三)“蟻族”應通過自身的努力克服困境
個人努力是“蟻族”問題解決的關鍵。“蟻族”面對當前的問題,應通過努力彌補自身的缺陷,不斷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積極參加技能培訓以增強自己的就業資本等,“蟻族”應通過自身的努力走出“蟻域”。
四、結語
“蟻族”是我國社會變革大背景下產生的一個社會現象,“蟻族”這一群體是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社會發展的中間力量,如果“蟻族”問題得不到解決,勢必會對我國今后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們更需要全面解決大學畢業生“蟻族”存在的問題,這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郭琪.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7(02).
[2]劉慶珍.“蟻族”社會因素透視[J].資治文摘(管理版),2010(02).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簡介:靳文(1988-),女,陜西銅川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思政院10級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責任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