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對婦產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圍麻醉期的應用效果。 方法 選取來我院進行治療的121例婦產科患者,其均需行腹腔鏡手術,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61例,在圍麻醉期給予常規的護理,觀察組60例,除了給予和對照組相同的常規護理外給予心理護理,對兩組患者的鎮靜效果、心理反應、臨床體征及SAS評分進行比較評價其心理護理的效果。 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焦慮患者例數明顯較少(P < 0.05);與入院后比較,觀察組術前及術后1 d其SAS評分明顯降低(P < 0.05);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在術前、手術開始、術后60 min及手術結束的鎮靜深度評分明顯較低(P <0.05);入室5 min后兩組間的收縮壓及心率的差異具有顯著性(P <0.05)。 結論 與婦產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在圍麻醉期給予常規護理的效果比較,給予心理護理后能夠使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得到顯著的緩解,手術的麻醉鎮靜效果增強。
[關鍵詞] 腹腔鏡;婦產科;圍麻醉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 R58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27—0105—02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care on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surgery patient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in perianesthesia
LI Lili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Xixian in Henan Province, Xixian 464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give psychological care to patients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with laparoscopic surgery and give their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Methods There were 121 cases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atients who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they were required to laparoscopic surgery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61 cases in this group, they were given routine care,there were 60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they were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re on the bases of routine care which the same as control group. Compared the sedative effect, psychological reactions, clinical signs and SAS scor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care. Results Compared the control group, the anxiety cas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of significantly less (P < 0.05); Compared with admission, SAS scores in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preoperative and 1 d afte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 < 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each time poi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depth of sedation score (P < 0.05);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after break five minute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laparoscopic surgery patients in the perianesthesia give regular care to give psychological care to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education sentiment mitigation, sedation enhancement surgery.
[Key words] Laparoscopy;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erianesthesia; Psychological care
婦產科手術中中年婦女居多,由于大多數患者對于疾病的相關知識了解較少,非常容易產生各種負性情緒如緊張、焦慮、恐懼等。臨床有報道表明,患者的心理狀況及情緒等對麻醉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現在臨床上越來越重視護理的結果,所以醫務工作者都廣泛地關注對患者進行的心理護理[1,2]。筆者選取來我院進行治療的121例婦產科患者,其均需行腹腔鏡手術,分組后分別在麻醉期給予常規護理及常規護理外給予心理護理,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121例婦產科患者,其均需行腹腔鏡手術,年齡最小為23歲,最大為52歲,平均(42.6±7.3)歲,其中根據不同的病情分組,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輸卵管逆行通水術患者、切開輸卵管取胚術患者、卵巢電凝打孔術患者及囊腫剔除術的患者數分別為29、53、16、13、10例。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61例,觀察組60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經過統計學分析發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對照組在圍麻醉期給予常規的護理。(2)觀察組除了在圍麻醉期給予常規護理外給予心理護理,內容具體如下:①手術前要向患者詳細地講解麻醉及手術的方法,使患者對手術的安全性有一個詳細的了解,并使其明白手術中的注意事項,主動與醫務人員配合,并且詳細地講解患者的情緒會顯著地影響麻醉效果及預后,目的為了使患者對麻醉及手術所產生的負性情緒得到顯著的緩解[3]。②根據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而對其疾病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并制定健康教育內容,目的是為了使患者能夠了解疾病發生的原因、各種可能的影響因素等。使患者能夠對疾病產生正確的認識,并且對于醫護人員對疾病的治療能夠以輕松積極的心態進行配合。③在對疾病的治療過程中適當地使用心理學方法,這樣可以使患者的情緒得到適當的放松,緊張情緒得到顯著的緩解。頻率為4次/d,30 min/次,訓練的時間為3 d并且要連續地進行以達到最好的臨床效果。④如果患者為非全麻患者,對其情緒的調控可使用松弛療法進行。⑤護理人員在手術結束后要在患者身邊陪伴直至其蘇醒,對于術后出現的各種并發癥要及時進行處理,護理人員在患者蘇醒后要就手術的情況與其進行及時的溝通,對其進行鼓勵安慰,使其焦慮情緒得到消除[4—6]。
1.3觀察指標
①心理反應:分為正常、擔心、焦慮,其中感情方面正常,有較好的情緒及正常的體征為正常;在正常和焦慮之間,有神經過敏,神情緊張及問題較多者為擔心;其中表現為心跳及呼吸加速等生理方面的表現,有無助及神經緊張的自我感覺,甚至出現過激情緒如哭泣等為焦慮。②對患者的焦慮程度使用SAS評分進行。包括入院后、術前及其手術結束后1 d。③鎮靜效果:使用四個時間點的鎮靜深度評分進行比較,包括麻醉前、手術開始時、60 min及結束時;鎮靜深度評分分為5個得分等級,其中5分為呼喚患者姓名時使用正常的音調,患者具有非常靈敏的反應速度;4分為呼喚患者姓名時使用正常的音調,患者具有遲鈍的反應速度;3分為呼喚患者姓名時要大聲或者重復時患者才有反應;2分為呼喚無反應必須對患者輕輕推動或者搖動才可以;1分為輕輕推動或搖動或者輕微的疼痛時患者不能做出反應。④臨床體征:監測患者的血壓及心率,監測的時間為術前1 d及入室后5 min。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13.0統計分析軟件包對于研究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表示為均數±標準差(x±s),組間的差異采用方差分析、t檢驗,使用χ2檢驗對計數資料的組間的差異進行比較,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心理狀況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焦慮恐懼的患者例數明顯較少,其差異具有顯著性(χ2=5.17,P < 0.05)。見表1。
表1 心理狀況比較
2.2 兩組患者的SAS評分比較
由表2的數據可以得出,兩組在入院后的SAS評分的差異無顯著性(t = 0.52,P > 0.05);與入院后比較,觀察組術前及術后1 d其評分明顯地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 = 2.79, 3.75,P < 0.05);而對照組的SAS評分在術前及術后1 d與入院后比較明顯地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 = 5.36,4.92,P < 0.05)。
表2 兩組患者的SAS評分比較(x±s)
2.3 兩組患者的鎮靜效果比較
由表3的數據可以得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在術前、手術開始、術后60 min及手術結束的鎮靜深度評分明顯地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表3 兩組患者的鎮靜效果比較(x±s)
2.4 不同組別患者血壓及心率對比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術前1 d的收縮壓和心率差別較小,兩組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入室5分鐘后兩組間的收縮壓及心率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具體見表4。結果提示未給予心理護理的對照組患者相對于觀察組具有較為嚴重的緊張情緒。
表4 不同組別患者血壓及心率對比(x±s)
3討論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們不斷升高的物質文化水平,人們不斷地增加護理工作的要求,所以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無論在進行醫療活動時還是在護理活動時都應得到完整的體現。在臨床手術中有很多的因素都會對麻醉成功與否及其預后的情況如何造成影響,而麻醉效果及其手術的質量會受到患者情緒好壞及其心理緊張程度的影響,其中影響最為嚴重的就是患者的麻醉效果[7]。無論在麻醉誘導期還是在蘇醒期醫護人員均需要患者積極主動地密切配合,如果患者出現過度的負性情緒如焦慮、恐懼等,在麻醉過程中會對其配合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如果患者不能準確配合,醫護人員就無法對患者所處狀態做出準確的判斷[8]。
研究結果表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焦慮恐懼的患者例數明顯較少(P < 0.05);其焦慮評分在入院后差別較小;但對觀察組除了給予普通護理外,不僅給予術前心理護理,還對患者實施放松療法,時間為3 d并且要持續進行,在此過程中,患者對于疾病的相關知識、各種可能的影響因素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使患者很多的疑慮都得到解除,焦慮心理得到消除;在心理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向患者詳細地介紹手術的方案、安全性及其疾病的預后,使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得到加強,恐懼及其緊張的情緒得到顯著緩解。通過向患者傳授放松療法,不僅放松了患者的身體,同時放松了心情,在手術前對患者的焦慮評分進行測定,與入院時比較,觀察組的改善程度較為明顯,由于對照組患者沒有給予心理護理,焦慮、緊張及其恐懼等負性情緒的程度隨著手術的臨近而增加的較為明顯,以上均提示對婦產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圍麻醉期實施心理護理能夠使患者更加正確地認識疾病,使其對手術的恐慌程度得到了減輕,對手術的治療信心得到了加強。在手術的正常進行中鎮靜深度的意義非常重大[9]。
研究的結果表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具有顯著較低的術前鎮靜評分(P < 0.05),結果提示觀察組的鎮靜深度明顯較好,提示術前心理護理對于術前鎮靜的重要性;在患者的麻醉劑鎮靜藥物相同的情況下,其鎮靜效果更好。入室5 min后兩組間的收縮壓及心率的差異具有顯著性(P <0.05),結果提示未給予心理護理的對照組患者相對于觀察組具有較為嚴重的緊張情緒。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對其收縮壓及心率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綜上所述,手術成功的一個重要的基礎就是良好的麻醉,而麻醉成功的一個重要的保證就是在圍麻醉期患者的準確配合,對婦產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圍麻醉期給予針對性的心理護理,能夠使其不良的情緒得到顯著的緩解,在治療過程中,患者能夠保持比較放松及平和的心態,使麻醉及手術的成功性得到有效的保證。
[參考文獻]
[1] 任曉惠. 婦產科手術患者心理特點及護理[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7):367.
[2] 李秀娥. 52例婦產科腹腔鏡手術患者的護理[J]. 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21):468.
[3] 張巧. 婦產科手術患者的焦慮抑郁心理調查和分析[J]. 河南外科學雜志,2011,17(5):140—142.
[4] 范再紅. 舒適護理對婦產科術后患者鎮痛效果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1,17(9):24—25.
[5] 姚淑琰. 87例婦產科手術患者心理狀態分析及護理[J]. 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2008,14(1):62.
[6] 黃曉蓉. 婦產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圍麻醉期的臨床心理護理[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15):2562—2563.
[7] 謝小華,賴偉英. 70例婦科腹腔鏡手術病人護理問題分析及對策[J]. 護理研究,2001,15(4):196—197.
[8] 陳文清. 婦產科腹腔鏡手術病人圍麻醉期的心理護理[J]. 全科護理,2010, 8(32):2941.
[9] 肖瑩,盧寶順,麻海春. 圍麻醉期和手術期的心理護理[J]. 吉林醫學,2003,24(6):554—555.
(收稿日期:201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