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世界金融行業迅速發展的影響,混業經營已經成為我國銀行未來發展的主要模式。就目前我國銀行經營模式來看,仍然是以分業經營為主,但已經朝著混業經營的方向發展,同時國家也對銀行的混業經營給予了一定的政策傾斜。那么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探討我國銀行的混業經營有著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本文分析了我國銀行實施混業經營的必然性,并從四個方面,就如何加強我國銀行的混業經營,提出了若干建議。
【關鍵詞】世界金融 銀行 混業經營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不斷加強,以及世界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銀行業已經開始由傳統的存款、放款的分業經營模式向全能銀行的混業經營的模式發展。就世界范圍來看,多數國際商業銀行都采用了混業經營的管理模式,同時這也是我國銀行業未來經營主要模式?;鞓I經營模式,打破了分業經營業務面窄、服務少的限制,充分利用金融創新,提升金融產品的內在價值,從而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使金融市場良性發展。
現階段,我國銀行經營模式仍然是以分業經營為主,但是由分業經營轉變為混業經營已經成為我國銀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并且這一趨勢已經得到了我國金融監管機構的認可,同時國家所頒布的法律法規也使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的合作與交流不斷加深,我國銀行的混業經營已經初見端倪,但是距離國外發達的混業經營水平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探討如何加強我國銀行的混業經營建設,帶有一定的緊迫性。
一、我國銀行實施混業經營的必然性
由于混業經營更能適應世界金融業的快速發展,所以它在運營的過程中,具有強大的動力與優勢。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和地區,比如美國、日本、歐盟等等,已經實現或者正在實現由分業經營朝著混業經營的方向轉化,從而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規模效益,使自身的綜合實力大幅度提高。因此,無論是從遵循國際慣例來看,還是從順應世界金融發展趨勢來看,我國銀行實行混業經營都有其必然性。
(一)我國銀行實行混業經營是全球金融一體化的客觀要求
隨著世界金融業的迅速發展,金融手段不斷創新,金融產品的內涵日益豐富,這就要求世界各國銀行業必須拓展自己的業務,增加銀行產品與服務的科技含量,因此,混業經營成為世界金融業發展的主流發展模式。人類社會進入20世紀90年代,國際間的金融并購日益頻繁,并購不但產生了眾多金融巨頭,同時金融領域的競爭也進入了白熱化的狀態,銀行想要提高競爭力,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就必須要不斷滿足客戶需求,為其提供更加優質、滿意的產品與服務,而混業經營能夠使銀行經營向著全能化、綜合化的方向發展,所以,銀行實行混業經營是全球金融一體化的客觀要求。
(二)實行混業經營是我國銀行業發展的內在需求
目前,我國銀行業多數還實行的是分業經營模式,隨著我國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人民群眾對銀行業的要求不斷提高,分業經營已經不能夠適應銀行發展的客觀需求,而出現了種種弊端,迫切需要對分業經營這樣管理模式進行改進。而混業經營一方面是世界各國銀行業的最佳選擇,另一方面也適應我國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所以,混業經營已經成為我國銀行業發展的內在需求。
二、我國銀行加強混業經營的建議
(一)銀行實行混業經營要有條理的進行,絕不能一蹴而就
隨著我國金融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家對銀行實行混業經營的政策傾斜,為我國銀行實施混業經營營造了良好環境,從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現狀來看,混業必須有步驟,條理清晰的進行,絕對不能一蹴而就。筆者認為銀行實施混業經營可以分以下三個步驟:一是在現有的法律框架,金融法規,金融產品、技術之下,對銀行的主要業務進行拓展。二是選擇試點,積累經驗,逐步推廣混業經營模式。三是不斷推廣混業經營模式,使混業經營模式覆蓋整個銀行領域。總之,我國銀行實行混業經營絕對不能盲目,要制定一個符合我國銀行發展現狀的規則,從而推動我國金融業實現科學、合理、有計劃、全面的改革。
(二)健全法律制度,為銀行混業經營的落實提供法律環境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法制體系也日趨完善。尤其是近些年出臺的法令政策來看,標志著我國的金融法律體系也日趨完善,比如《商業銀行法》、《保險法》以及《證券法》等等,但是就保證我國銀行混業經營的相關法律法規來看,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如果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體系來保證銀行混業經營的落實,那么必然會導致不正當競爭以及非法競爭,從而使銀行領域陷入混亂,因此,必須要加強相關的法律制度建設。
(三)建立健全監管體系
目前,我國對金融行業的監管工作雖然分工較為明確,但是屬于多頭管理,一方面容易造成重復管理,另一方面也容易形成管理的真空地帶。但是,如果撤銷或者合并幾個職能部門歸入中國銀行管理體系之中,由銀行管理體系統一進行監督、管理,雖然加強了避免了上述問題的出現,但是很容易造成監督管理不夠深入,又重新回到了以前粗放型管理的老路子上。因此,我們必須重新考慮,改進現有的監管方式,引入傾向政策傳導機制,也就是要人民銀行、保監會、證監會三大監管部分并行監督職能的情況下,使其在一個金融控股企業的控制之下,對各類金融機構跨行業進行經營,并且國家貨幣委員會要有針對性的對貨幣政策進行調整,使資金能夠在金融機構之間自由流通,以此來達到監督管理的目的。
(四)加強從業人員的隊伍建設
從業人員的素質,是銀行實行混業經營的重要保證。隨著我國銀行業務的不斷拓展,以及金融產業改革的不斷深入,金融產業的創新浪潮無論是對金融監管行業的從業人員,還是對銀行業的從業人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金融監管行業來說,必須要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金融監管部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對從業人員組織培訓教育工作,培訓的內容要包括金融知識、監管方式、方法、相關的金融法規以及道德素質的培訓,確保每一位員工都能夠適應本崗位的要求;從銀行從業人員的角度來說,首先要做到持證上崗,也就是說在崗人員必須要擁有相關的執業證書,銀行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對其組織培訓,培訓的內容要包括執行道德建設、金融知識、國家的法律政策、學習國外成熟的混業經營管理經驗等等。
三、總結
綜上所述,混業經營已經成為銀行未來發展的必須趨勢,我國銀行必須要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加快建設的步伐。我們可以從銀行實行混業經營要有條理性;健全法律制度,為銀行混業經營的落實提供法律環境;建立健全監管體系;加強從業人員的隊伍建設等方面入手,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必然會推動我國金融產業朝著健康、平穩、良性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章璽,我國商業銀行混業經營模式的現實選擇和發展策略[J].商場現代化,2011,(05).
[2]云鳳生,我國商業銀行混業經營發展及其SWOT分析[J].北方經濟,2008,(17).
[3]王欣,我國商業銀行混業經營的現狀與展望[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02).
[4]陳曦,胡克瓊,我國銀行業混業經營問題探討[J].財會月刊,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