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購買短期銀行理財產品應當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處理,對于其的計量價值可分為兩種方式確認:保本型和未跨期非保本型短期銀行理財產品,以其購買時的價值作為其公允價值,不涉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跨期非保本型產品應當在12月31日要求發行銀行提供該產品的可靠估價,將該估價與原始購買價值之差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該產品到期贖回時,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入投資收益中。
【關鍵詞】短期銀行理財產 賬務處理 交易性金融資產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近年來,隨著緊縮貨幣政策的推行,利率不斷上漲,各企業熱衷于利用企業閑置資金購買期限短而利率又高于同期銀行存款利率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以賺取利差收益,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降低資金成本。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購買短期銀行理財產品應計入短期投資中,但新準則下已經沒有這個項目了,那么在新準則下我們應當如何進行賬務處理呢?有人認為應當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處理,有人認為可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處理,還有人認為可作為其他貨幣資金處理,眾說紛紜。現就新準則下辦理短期銀行理財產品的賬務處理進行探討。
一、短期銀行理財產品的含義及特征
銀行理財產品,是由各商業銀行自行設計并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后,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短期銀行理財產品,顧名思義指期限在一年期以內的理財產品。目前各銀行推出的短期理財產品種類繁多,期限一般從七天起至一年期不等,預計年化收益率也從3%~6%不等,一般高于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從類型上可分為保本保收益型、保本浮動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動收益型,其中保本型收益較低,非保本型收益較高;就風險而言保本保收益型產品風險最低,而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風險最高。理財產品雖然種類繁多,但其都具有一些共性特征:(1)期限固定;(2)流動性低,在持有期間具有不可回贖性;(3)不存在活躍的市場,交易對象單一,均為發售銀行。
二、短期銀行理財產品的賬務處理方式
(一)將其作為其他貨幣資金處理
其他貨幣資金是指企業除現金和銀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種貨幣資金,即存放地點和用途均與現金和銀行存款不同的貨幣資金。包括外埠存款、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信用證存款和其他在途貨幣資金等。由于短期銀行理財產品流動性低,一般是不能夠提前贖回,且可能存在嵌入衍生工具,與一般的貨幣資金存在較大差異,除非發售銀行將其列報為吸收存款,否則不應列入其他貨幣資金。
(二)將其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處理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第十一條規定持有至到期投資,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且企業有明確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資產。從這條定義上理解,跟保本保收益型銀行理財產品情況符合。但是持有至到期投資一般要求具有活躍市場,即:有公開報價,可自由買賣;并且強調將來的現金流量是固定或可確定的。所以實務中持有至到期投資通常是保本、固定收益的債權性投資。而銀行理財產品受制于相關監管規定,大部分是不能承諾保本和固定收益,而且短期銀行理財產品不具有活躍市場的,因為其交易對象單一均為發售銀行。故不應當將其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
(三)將其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滿足下列三條件之一,即可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1.取得金融資產的目的是為了近期內出售或回購。例如:企業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從二級市場購入的股票、債券和基金等。
2.屬于進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認金融工具組合的一部分,具有客觀證據表明企業近期采用短期獲利方式對該組合進行管理。
3.屬于金融衍生工具,但是,如果衍生工具被企業指定為有效套期工具,則不應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從短期銀行理財產品的定義和特征上分析,與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條件比較符合,而且在新準則下,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不一定需要有活躍市場的交易價格,可以使用估值技術測算其公允價值。故綜合比較后,筆者認為購買短期銀行理財產品應當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處理。
但有學者認為如果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處理,那么按新會計準則規定應當以公允價值進行計量,而短期銀行理財產品的公允價值該如何確定?對此,筆者認為要將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型和非保本型分析,對于保本型理財產品,無論其收益是固定還浮動的,其價值相對于本金而言所占比例較小,可以視同該類產品的公允價值就是購買時投入的本金價值,且在持有期間不發生變動,到期贖回時企業取得的利差收益,直接確認為投資收益即可;對于非保本型理財產品,因其無論是盈利還是虧損均無上下限控制,其價值相對于本金而言所占比例較大,此時我們就應當考慮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影響,但同時又考慮到,如果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都去對該產品的價值進行公允價值評估的話,存在一定難度,故筆者認為,考慮到購買的是短期產品,只要該非保本型產品未跨年度,可按保本型產品賬務處理方式。若跨年了,則應當要求發行銀行提供該產品在12月31日的可靠估價,將該估價與原始購買價值之差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該產品到期贖回時,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入投資收益中。
三、短期銀行理財產品的賬務處理步驟
(一)保本型和未跨期非保本型短期銀行理財產品
步驟一:購買理財產品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貸:銀行存款
在指定現金流時,選擇投資活動——支付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步驟二:到期贖回產品,盈利時如下分錄,若虧損則將投資收益計入借方。
借:銀行存款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投資收益
在指定現金流時,選擇投資活動——收到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二)跨期非保本型短期銀行理財產品
步驟一:同上
步驟二:在12月31日,若該產品的新估價大于初始投資成本則作如下分錄,反之,借貸方向相反;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步驟三:到期贖回,盈利時投資收益計入貸方,反之,計入借方。
借:銀行存款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投資收益
現金流指定項目同上。
參考文獻
[1]《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08財政部會計司編寫組第二十三章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P358-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