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評價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的分析指標包括償債能力指標、營運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和發展能力指標。在企業盈利能力評價機制中,盈利指標的選擇與權重的設置是至關重要的,文章運用層次分析法,對各盈利指標權重進行科學的設置,以此來分析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與實際應用價值。
【關鍵詞】層次分析法 盈利能力 評價指標
一、引言
盈利能力就是企業資金增值的能力,它通常體現為企業收益數額的大小與水平的高低。對于企業盈利能力的評價問題,學者們往往是基于各種模型和方法進行研究評論的,而運用層次分析法來直接研究企業盈利能力的文章并不多見。師萍(1997)運用層析分析法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了綜合評價,研究發現企業的償債能力對總體財務狀況的影響最大,其次是盈利能力。蔣麟鳳(2007)運用層次分析法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分析,研究發現企業的盈利能力對財務狀況的影響最大,償債能力次之。這些研究都是運用層次分析的方法對企業整體財務狀況進行分析,但都沒有直接對企業盈利能力進行具體分析與評價,文章基于層次分析法,對企業盈利能力進行了徹底剖析,從經營盈利能力、資產盈利能力、資本盈利能力和收益質量這四個方面對企業盈利能力進行分析,并對各盈利指標的權重進行科學的設置,以此來衡量與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與實踐價值。
二、研究設計
(一)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是美國著名數學家 T. L. Satty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是將評價對象視為一個系統,通過分析該對象的性質、所包含的要素及其相互關系,按照要素間相互關聯程度將要素組合為不同層次,從而形成一個多層次的分析結構系統。在每一層次按照一定準則,通過兩兩比較判斷的方式標度定量化,形成判斷矩陣。通過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以及相對應的正交化特征向量計算要素的權重,確定每一層次中要素的相對重要性,在此基礎上計算得出總目標層次的總排序。
(二)盈利能力分析指標的選擇
盈利能力分析體系包括經營盈利能力分析、資產盈利能力分析、資本盈利能力分析和收益質量分析,具體由一系列反映企業盈利指標構成。
三、構建盈利能力分析指標體系
(一)構建層次結構圖
財務預警指標體系由總目標層(A)、子目標層(B)、具體指標層(C) 構成(見表1)。
(二)建立判斷矩陣
請財務管理專家對兩兩指標之間的相對重要程度進行比較賦值構造判斷矩陣。一般采用1-9及其倒數的評定標度來描述各指標的相對重要性,見表2。
(三)計算各指標權重系數
在使用層次分析法的過程中普遍采用特征向量法來計算判斷矩陣的排序向量,以確定判斷矩陣各因素的權重。各指標權重系數計算過程及結果,見表3。
(四)進行一致性檢驗
首先,計算判斷矩陣最大特征根λmax。其次,計算CI的值,CI = (λmax - n ) / ( n - 1) , CR = CI /R I(如果CR<0.1 則通過一致性檢驗)。判斷矩陣A-B:λmax=4.05,CI=0.02,RI=0.9,CR=0.02<0.1,通過一致性檢驗;判斷矩陣B1-C:λmax=3,CI=0,RI=0.58,CR=0<0.1,通過一致性檢驗;判斷矩陣B2-C:λmax=4.07,CI=0.02,RI=0.9,CR=0.02<0.1,通過一致性檢驗;判斷矩陣B3-C:λmax=3,CI=0,RI=0.58,CR=0<0.1,通過一致性檢驗。最后,計算同一層次所有因素對于最高層相對重要性的排序權值,即盈利能力總目標的層次總排序,見表4。
由以上結果可得企業綜合盈利能力評價模型:
Y=0.1254X1+0.3543X2+0.0654X3+0.1351X4+0.0303X5+0.0536X6+0.014X7+0.0152X8+0.08X9+0.0427X10+0.084X11
從該模型可以看出影響企業盈利能力最明顯的因素是營業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和營業毛利率。
四、案例分析
通過計算中國石油公司2007-2011年的相關財務指標,運用層次分析法對其盈利能力做出評析。相關財務指標數據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見表5。
從上例可以看出,中國石油公司在2007-2011年這5年中,2007年盈利能力最強,2011年盈利能力最弱。影響企業盈利能力最明顯的因素是營業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和營業毛利率,從表中數據可知,企業的營業凈利率和營業毛利率逐年遞減,凈資產收益率總體上呈下降趨勢,成本費用利潤率也逐年遞減,說明該企業的成本費用逐年上升,而利潤卻逐年減少。說明該企業的盈利能力總體趨勢是下降的,企業管理層應積極采取措施改善財務現狀,擴寬產品銷售渠道,提高銷售收入,盡量縮減不必要的開支,開源節流,以此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避免企業陷入財務危機。
五、結論
基于層次分析法,文章對企業盈利能力進行了徹底剖析,從經營盈利能力、資產盈利能力、資本盈利能力和收益質量這四個方面對企業盈利能力進行分析,并對各盈利指標的權重進行科學的設置,以此來衡量與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與實踐價值,但不足之處在于現有層次分析法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專家的主觀評價,這將導致結果不完全可信。因此對于現有層次分析法的改進將是未來研究的重點所在。
參考文獻
[1]蔣麟鳳,王紅英,黃小梅.層次分析法在財務分析中的應用[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1):97-103.
[2]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財務成本管理[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童媛媛(1989-),女,四川瀘州人,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2011級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責任編輯:劉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