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額貸款公司在一些國家已取得初步的成功,中國自2008年5月銀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以來,小額貸款公司發展迅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緩解金融服務不足的矛盾,但在其運營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文章分析了中國小額貸款公司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且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小額貸款公司 問題 建議
小額貸款公司起源于孟加拉20世紀70年代孟加拉國著名經濟學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創立的孟加拉鄉村銀行。因運作比較成功,成為國際上小額貸款公司的主要模式之一。我國的小額貸款公司是在借鑒國外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
一、小額貸款公司在我國的發展歷程
雖然最初的民間借貸在我國處于合法和非法之間,但“草根金融”一直存在,并且對于解決中小額貸款公司企業和個人解決臨時性生產和生活的資金短缺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993 年開始,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先生從以私人資本的運作方式在山西省龍水頭村從事小額貸款公司扶貧工作,開始探索中國的小額貸款公司試點之路;同年在孟加拉鄉村銀行信托基金和福特基金的資助下,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在河北省易縣成立“易縣扶貧社”,啟動小額貸款公司信貸扶貧試點。
2005年5月,央行正式決定,在民間融資比較活躍的山西、陜西、四川、貴州、內蒙五省進行民間小額貸款公司額貸款試點。 2008年5月銀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出臺了《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意見出臺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其中,小額貸款公司迅猛發展。
小額貸款公司有效解決了正規金融機構體系難以覆蓋到的一些群體的資金需求,對于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二、小額貸款公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主體身份不明確
2008年5月銀監會頒發了《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意見中明確規定小額貸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業法人與其他社會組織投資設立的不吸收公眾存款、經營小額貸款業務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在法律上,小額貸款公司被界定為有限責任或股份有限公司,但以下原因導致其主體身份不明確:一是其經營的是貸款業務經營的產品是貨幣,決定了它的經營管理模式和一般的工商企業有著明顯的差異;二是雖然小額貸款公司雖然與商業銀行一樣可以從事放貸業務,但其設立程序、經營業務范圍不同,商業銀行不僅可以經營貸款業務,而且可以從事存款業務,小額貸款公司卻不能吸收公眾存款。商業銀行有專門的《商業銀行法》,而小額貸款公司依據的是《公司法》。
(二)融資渠道有限
小額貸款公司在我國,被明確界定為“只存不貸”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要的資金來源有三個途徑:所有者權益、捐贈資金和來源單一的批發資金。我國中小企業、個體經濟的迅猛發展對資金的需求大大超出預期,作為小額貸款公司發起資本相對較低,又不能吸收貸款,注定了其放款能力有限,以有限的資金面對大量的需求,由于后續資金的缺乏,很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導致公司破產。目前有很少一部分公司通過銀行補充資金,對然一定程度上解決后續資金不足問題,但是增加了成本,減少了利潤,影響了小額貸款公司的進一步發展。
(三)信用風險較高
我國小額貸款公司除了面對資金鏈斷裂的風險,更主要的還要面對借款者的違約風險。由于《商業銀行法》不適用于小額貸款公司,對于抵押擔保等問題沒有具體的規定,小額貸款公司基本上是一種信用放貸。能否有效的控制風險,完全取決于借款人的信用,目前我國社會的信用評價體系基本沒有建立起來,僅僅依靠道德評價給小額貸款公司帶來很大威脅,加之小額貸款公司本身起步較晚,很多都沒有建立行之有效的風險預警制度,對于公司而言,信用風險相對較高。
三、解決小額貸款公司問題的建議
(一)通過加快法制建設,明確主體身份
小額貸款公司主體身份的缺失,使其監管成為一個難點,它經營的是貨幣,但自身不是金融機構,不接受銀監會和人民銀行的監管,而作為企業,地方政府對其監管又缺乏專業的經驗。我國應借鑒國外成功的經驗加快制定一系列適合我國國情的小額貸款公司管理、監督、風險控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對其進行專門的監管,或者委托具備專業知識的第三方對其進行監管,使小額貸款公司能夠依法合規,實現持續發展。
(二)利用資本市場和民間資本等融資渠道,擴大資金來源
面對籌資渠道有限,小額貸款公司應該擴大籌資渠道,一是應該借鑒國外成功的經驗,充分利用我國和國際資本市場,通過規范化的商業運作,爭取早日資本市場上市,募集和儲備資金;二是盡可能的吸引更多的民營資本吸收到小額貸款公司參與運作。2010年5月《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規定適當放寬小額貸款公司單一投資者持股比例限制,對小額貸款公司的涉農業務實行與村鎮銀行同等的財政補貼政策,這一舉措無疑為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參與到小額貸款公司運作中;三是小額貸款公司實現改制成為村鎮銀行,改變“只存不貸”的一條腿走路局面。2012年5月銀監會下發〔2012〕27號文《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小額貸款公司可改組為村鎮銀行。
(三)加強信用風險控制
面對較高的信用風險,一方面要加強我國的信用體系建設,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全民的誠信意識,從道德和文化層面減少違約風險;另一方面,小額貸款公司自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控制信用風險:
1.建立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
應該參照商業銀行目前貸款管理的相關辦法,對借款人的信用情況進行較為全部的了解,可以借助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獲取一部分借款人的信用情況;同時規范貸款的流程,嚴格貸款的貸前調查、貸款審核、貸后檢查等制度;對于已經出現違約情況的貸款加大催收力度等。
2.采取有效的激勵和獎懲機制
小額貸款公司一方面要擴大經營,另一方面要盡可能減少風險,可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激勵和獎懲機制,促使客戶按期還款,留住優質客戶資源。如對能按期償還貸款的客戶,在以后借款時可以給予利率及貸款額度、期限方面的優惠;不能按期還款的,適當加收利息,限制以后的貸款額度等。
參考文獻
[1] 何廣文,李樹生.農村金融學[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85-88.
[2] 蒙紅彤.小額貸款公司在我國發展中遇到的風險問題初探[J].區域金融研究,2010(2):63-65.
[3] 張小倩.小額貸款公司風險控制及建議[J].經濟論壇,2008(23):116-118.
[4] 蘇菲.淺談小額貸款公司風險防范[J].財經界(學術版),2010(10):12.
[5] 金麟根,楊云聰,張聰.破解小額貸款公司發展難題[J].商業研究,2010(11).
作者簡介:李艷(1971-),女,云南昆明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商業銀行相關理論和實務、個人理財;馬岳(1972-),男,寧夏銀川人,講師,研究方向:市場營銷、社會經濟熱點理論和實務。
(責任編輯: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