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中國區域性信用征信體系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各地方政府之間實際存在著嚴重的“條塊分割”和“區域自治”問題,這嚴重影響了中國信用征信體系的建設。文章通過對中國區域信用征信的現狀進行分析,總結了造成區域壟斷現狀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信用征信 區域壟斷 區域閉鎖 聯合征信
從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我國的信用體系建設進入第二個發展時期,信用征信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得到政府、企業、學術等各界人士的重視。在這種主要由地方政府推動市場因素發揮主要作用的信用征信體制建設中,各地方政府之間實際上存在著嚴重的“條塊分割”和“區域自治”問題,這種現象使得我國的征信服務體系建設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因此,這要求我們必須想辦法廢止妨礙信息征集而設置的地方壁壘,排斥外地產品和服務所建立的分割市場的各種規定,打破地區壟斷和地方封鎖。
一、我國地方征信的現狀
20 世紀80年代末期,我國征信業開始起步。在地方征信體系建設上,以上海為代表的東部沿海地區和城市率先邁出第一步。1997年,上海開始開展企業資信評級,并根據實際需要,逐步建立了個人和企業聯合征信系統。浙江省、深圳市等也都較早地試點進行地方征信體系建設。人民銀行2003年10月被賦予管理信貸征信業的職能后,開始著手建設全國統一的企業和個人征信體系,地方征信體系建設納入了全國征信體系統一框架。2004年,山東省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原則,在4個城市積極開展借款企業資信評級試點。此后,各地政府開始了信用征信體系全面建設的熱潮,地方政府高度重視信用體系建設,到目前為止共有27個省市建立了領導推進機制。北京、天津、浙江、杭州、寧波、深圳、汕頭等省市都建立了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吉林、江蘇、浙江等省制訂了信息公開管理辦法;上海、深圳市出臺了企業和個人信用征信管理辦法。
雖然我國地方征信體系建設有了一定的發展,但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如各方面反映突出的征信相關法律不健全、信息數據部門分割、行業自律不足等。區域壟斷和區域閉鎖問題就是其中之一。
二、產生區域壟斷和區域封鎖問題的原因
總體上,我國地方征信體系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 距離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還很遠。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區域封鎖問題嚴重,信用信息數據處于極端分散和相對屏蔽的狀態。目前,征信機構缺乏強有力的組織保障,表現為各職能部門各自為戰,之間的信息溝通障礙重重,并且尚未建立信息整合的保障、協調機制,信用數據分割、封閉現象嚴重。1997年人民銀行建立了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但到目前為止,除了金融機構,其他的部門均不能共享該系統的資源。2003年國家工商局啟動了工商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建設,被稱為“金信工程”,但規模較小、覆蓋面不夠寬,且彼此封閉,公開化程度不高,全國性、綜合性的信用信息數據庫尚未建立。
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在我國地方信用征信蓬勃發展的這些年始終沒有一套由國家統一制定的信用數據標準,信用數據標準的缺失造成各級政府在信用信息歸集上的偏重點不同,所以才會出現各地政府征集到的信用數據的極端分散現象。第二,政府主管職責的缺失也是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之一,在地區征信中存在著嚴重的行業溝壑,而政府在實現行業征信的問題上顯然力度不夠,由此,政府所搜集到的信用信息是十分貧乏的。第三,我國的信息技術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信用信息的共享程度。
三、解決這一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宏大的社會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復雜的任務。宏觀層面上,需要加強中央政府的規劃和指導;中觀層面上,需要加強地方政府的推動和主導;在方法步驟上,應當堅持政府推動,市場化運作,全社會廣泛參與;堅持總體規劃,精心試點,統籌協調,分層推進,分步實施。 在這一方法步驟的指導下要整合全社會的資源,建立全國統一性的而不是區域性的信息數據庫可由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在國家統一制定的信用信息標準下,由政府牽頭統一歸集信用信息,建立地方性公共征信平臺。現在我國各地方的信用信息標準存在嚴重不統一的現象,統一的信用信息標準體系、信用數據標準格式是實現全國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前提。在此基礎上由政府出面可以加快信息征信建設,實現信用信息的快速歸集,政府有足夠的權力深入到金融、企業、司法、工商等各行業去收集和整理所需的信用信息,這是任何一個行業和中介機構都無法做到的。
第二,待各地公共征信平臺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對各地區的征信數據庫進行聯網整合,實現全國性的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區域性征信平臺的建設本身就是一個龐大而且復雜的工程,但是建立一個健全的區域性征信平臺是建立全國征信體系的基礎,只有地方性公共征信平臺發展到比較成熟的階段才能夠建立整合征信平臺。
西方發達國家的征信體系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形成了良好的征信數據環境、完善的信用法律體系、健全的信用管理機構和業績優良的大型征信公司。發達的征信體系凈化了信用交易的市場環境,規范了信用交易的程序和標準,極大地促進了這些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相比之下,我國現行的征信體系還不夠完善,我們任重而道遠,在建立征信體系時我們應在借鑒國外成熟發達的信用體系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特有的國情,做到既要借鑒又不照搬,在借鑒他們先進的征信系統和平臺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步驟從地方政府到全國范圍逐步建立,精心試點,統籌協調,分層推進,分步實施,最終實現我國行業、部門、區域的聯合征信。
參考文獻
[1] 江藝.我國信用體系征信中存在的問題[J].現代經濟信息,2010(13-137).
[2] 方琦,林學杰.我國區域性征信管理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2004(4-2).
作者簡介:吳雪莎 (1987-),女,漢族,陜西西安人,就讀于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研究方向:信用管理。
(責任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