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司內部控制與內部治理是從兩個不同的層面對企業進行有效的管理,兩者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為實現企業的最終目標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針對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提出了健全公司內部控制與完善公司治理的對策,從而把有效的內部控制與良好的公司治理有機的結合起來,促進公司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公司內部控制 公司治理 可持續發展
一、關于公司內部控制與公司治理的概述
(一)從財務角度出發,公司內部控制是指公司董事、管理層為了有效的貫徹執行公司內部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從而確保財務報告的可靠性,有效地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為各項管理工作奠定基礎而制定和實施的一個控制系統,內部控制既是企業健康、持續、穩定發展的保證,也是提高公司管理水平,防止發生舞弊行為的一種有效機制,對公司的所有者和經營者都具有積極意義。
(二)內部治理實質是有關公司的權利安排和利益分配問題。在法律、法規、慣例的框架下,通過一整套權利安排、責任分工和約束機制來保證利害相關者的利益就是它的核心所在。內部治理關鍵是經營自主權的有效控制并且使經營者利益與所有者利益趨于一致,從而防止董事長、總經理等損害股東的合法權益。
二、公司內部控制與內部治理的聯系
內部控制機制與內部治理結構具有很強的相關性,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內部治理是內部控制的前提;而內部控制又是公司治理的基礎。一個健全的內部控制機制要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的支撐;內部控制的創新和深化,也將促使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同時,內部控制框架在公司制度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公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內部控制有利于規范會計人員的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使所有者正確評價經營者受托責任的完成情況,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
(一)有效的內部控制是實現公司治理目標的保證
在委托代理層次上,董事會把經營權委托給經營管理者;經營管理者再層層分解下放給次級員工;在權利層層下放的同時,還需要對相應的授權有所控制,這就需要有一個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做保障。
(二)有效的內部控制是實現權力相互制衡的保證
在企業的規章制度中,內部控制起著重要作用。公司治理結構受各利益方權利制衡的影響,而有效的內部控制正是實現各利益方權力相互制衡的重要手段。在一個企業中,企業的所有者希望獲得真實的會計信息,以利于他們客觀的評價企業的經營成果,正確估計企業的財務狀況,并據此作出未來的投資決策。所有者主要是通過經營者所提供的會計信息來實現對經營者的控制。因此建立、健全真實有效的內部控制有利于雙方權力的制衡。
(三)有效的內部控制有利于公司治理文化的形成
公司治理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內在驅動力,是企業實現目標并得以長久發展的重要保障。既要積極創新內部控制環境,又要構建先進的企業文化,努力形成一種健康有活力的企業文化氛圍。要讓企業治理文化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一致,以適應現代企業科學發展的客觀要求,最終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
三、完善公司治理與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的途徑
內部控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在合理的公司治理環境中,內部控制才能有效運行,并真正發揮其作用,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與效果,保護資產安全,保證信息正確和完整,控制經營風險。只有以完善的公司治理為基礎,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才能有效的貫徹實施內部控制制度,其途徑有如下三點:
(一)完善董事會與監事會的職能
完善董事會與監事會的職能可以更好的約束經營者的行為。企業監督權能否有效行使,首先在于監督機構及監督人本身是否具有獨立性。監事會應有足夠的經費保障,不至于因經費問題受制于董事會或經營者。有必要時可以聘請中介機構對公司的財務進行審計,保障監事會的監督權得以順利實施。
(二)發揮獨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積極作用
獨立董事既不代表任何股東的利益,也和公司沒有任何的關聯業務和物質利益關系。它是全體股東合法權益的代表。能夠客觀公正的對公司決策作出獨立的意愿表示。目前,我國在上市公司中推行獨立董事制度,對公司的與規范運作產生的直接有效的作用。但還需進一步完善。首先,要完善獨立董事制度的法律、法規,使其擺脫成為大股東的專用工具。既要有相應的法律來保證他們得到獨立的權力,又要有相應的法律來保證他們獨立的行使權力。還要有相應的法律來為他們的自我保護提供法律援助。其次,獨立董事的組成成員應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加大對獨立董事的培訓,提高其素質以及其對信息的甄別能力。最后,應在董事會下設的審計、薪酬考核等重要部門委派一定數量的獨立董事,發揮其立場中立、專業能力強的優勢,從而弱化大股東對公司經營決策的絕對控制。
(三)加強內部審計控制
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的子系統,它對實現內部控制目標起著重要的作用,并能夠對企業的各種經營活動與控制系統進行獨立的評價。從某種程度上說,它是其他內部控制的再控制。因此,應保證內部審計在企業中的相對獨立性,以便更好的促進企業加強內控制度建設。
在目前調結構、保增長、經濟增速放緩預期不斷加強的大環境下,要想使公司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放棄粗放型的經營管理模式,從嚴治理,集約經營。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層面下,才能更好地加強內部控制。這就要求企業要規范公司治理結構,建立健全公司的內部控制體系,增強市場競爭力,確保公司健康、可持續發展。
作者簡介:王海波(1975-),男,唐山森普礦山裝備有限公司財務部長,研究方向: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
(責任編輯:劉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