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金融環境的不斷變化以及銀行會計操作形式的轉變,會計操作的風險呈現多樣化、擴大化的趨勢。對會計風險及時發現并妥善解決,是維持銀行穩定、安全、高效運行的關鍵。文章就基層行會計操作存在風險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提出一些觀點。
【關鍵詞】基層行 會計操作 風險 措施
目前,很多銀行面臨的高經營風險都與會計操作有一定關系。如何降低會計操作風險,確保銀行金融安全,是一個嚴肅且復雜的課題。
一、基層行中會計操作存在風險的原因
(一)金融管理模式不完善
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中,完善的金融管理模式是降低銀行風險的基本保障。目前,在我國大多數基層行中,金融管理模式存在很多缺陷。例如,相關金融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并且在銀行中執行力度和監管力度還不夠;應對風險的態度不夠積極,還停留在事后管理階段等。
(二)面臨嚴酷的市場競爭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完善與健全的過程中,一些常見的問題也暴露出來。例如,市場的約束機制不夠健全、存在不公平競爭等現象。目前,我國市場還不夠完善,社會平均利潤率還沒有形成,然而,在金融機構的賬面投資回報的刺激下,大量的社會資源瘋狂涌入,這給銀行帶來巨大風險。
(三)會計制度執行不力
在很多基層行中,各項規章制度權責明確、表述清晰、面面俱到,可謂無懈可擊。然而,在實際的業務處理的過程中,卻不能對規章制度嚴格執行。應該會計主管審批的重大項目,主管人員卻只是走形式,看表面,沒有充分履行監督管理的職責;有的雖然建立得了事后監督制度,但是相關工作人員只是看大體、審要素,不能實現對每一筆會計賬務、每一個工作環節嚴格審查,導致監管不力,風險增大。
(四)違規操作現象嚴重
在銀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大多數基層行都將存款作為工作重點,以存款指標為導向,重考核,輕管理,導致基層行業務水平無法適應金融形式和銀行發展需求。加上一些基層行風險意識淡薄,為了拉存款而進行違規操作,加劇了銀行風險。
(五)會計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
隨著技術進步和業務拓展,會計人員的工作理念、職責、方法和手段都發生了變化。而很多基層行的會計人員自身的法律意識、技術水平、工作能力等無法適應這種改變,這也是造成風險的重要原因。
(六)內部稽核工作不到位
很多銀行針對會計工作的稽核工作做得不到位,致使稽核制度不能落實、稽查工作缺乏實效性、會計風險得不到控制。
二、基層行會計操作存在風險的防治策略
(一)完善會計制度
1.提高資產質量核算的真實性
根據貸款質量五級分類的標準,對基層行的信貸質量進行真實核算,加強對基層行的監督和管理。與此同時,按照各類資產的實際風險,提高提取呆賬、壞賬準備的比率,適當放寬呆賬、壞賬的核銷條件,對銀行的風險有真實的了解和認識。
2.加速固定資產折舊
以現行分類折舊辦法為基礎,對電子機具等技術要求高、更新換代快的固定資產實行加劇折舊的辦法。
3.降低銀行稅負水平
與運輸、郵電、第三產業等的營業稅相比,銀行的稅率還比較高,稅負較為沉重。因此,要適當降低銀行的稅負水平,提高銀行抵御風險的能力。
4.樹立超前意識
在會計制度的制定上,要充分考慮基層行在金融創新、業務拓展上的更新速度,要具備前瞻性和引導性,防范金融新業務中的會計風險。
(二)完善會計核算體系
會計核算必須遵守銀行會計制度及支付結算辦法的相關規定,保證會計操作的真實可靠、嚴謹高效、權責分明。在實際工作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遵守記賬規則、真實、準確、清晰地反映表內表外業務。
2.嚴格執行印壓分管制度以及交接登記制度。
3.對于有價單證和空白憑證要建冊立簿、詳細記錄。
4.在賬務處理中要確保憑證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5.嚴格遵照規定列支各項費用和稅金,確保會計核算期間數據準確、真實、全面。
(三)構建會計風險監督保障體系
首先,要根據銀行的業務運作方式,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內控責任機制的建立:
1.要將內控重點由防止會計人員工作誤差轉移到防范銀行風險上來。
2.無論是在手工操作時代還是電算化時代,在基層行都遵循“雙線核算”的原則對會計操作實行監督和制約。但是,隨著銀行業務拓展和新技術的應用,銀行內控制度卻沒有隨之改革,導致逆向操作、“一手清”等隱患出現。針對這一現象,要將會計制度具體化和細致化,形成硬性規定,防止違規操作引發的銀行風險。
3.站在全局的角度,從宏觀上將各項制度和措施有機結合,構建成相對穩定又機動靈活的內控體系。
4.提高信息安全意識,實現數字化安全管理模式。
其次,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運行過程中的監控。
1.事前控制。制定銀行風險預警體系,從市場風險、資產情況、流動性狀況和資本狀況等角度真實反映銀行所面臨的風險,提高風險防御能力。
2.事中控制。要樹立將利潤建立在“穩健”基礎上的工作理念,把風險指標作為責任指標落實到相關部門,并加強監督考核以及信息反饋。
3.事后控制。完善各項財務檢查制度,對銀行的穩健經營狀況進行復核檢查。
(四)提高會計人員整體素質
1.銀行的各級領導及會計操作人員要加強金融法規、會計基本制度和會計核算方法的學習,在工作中做到依法辦公、循章操作;
2.吸納優秀人才,并針對基層行中新技術和新業務,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整體業務水平和技術水平。
3.完善考核評價機制,采取適當的激勵措施,實現以考核促發展。
基層行中的會計操作風險對于銀行的穩健運營有重要影響。我們要積極查找產生風險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基層行防范、抵御和化解風險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賈曉光,陳崢.我國商業銀行會計運營操作風險控制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01).
[2] 朱麗娜,宋曉光,江正東.淺析我國銀行會計風險的形成與防范[J].經營管理者,2010(17).
[3] 金文泉.我國銀行會計風險成因及控制研究[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8(09).
作者簡介:崔井標(1974-),男,江蘇建湖人,本科,就職于江蘇建湖農村商業銀行,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
(責任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