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問題由來已久,此文從其成因入手,分析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的常見手段,并針對這些手段提出了有效的解決對策,為進一步的研究和實踐提供理論基礎和指導意見。
【關鍵詞】制造業 上市公司 財務管理
制造業上市公司是我國上市公司的主力軍,占上市公司總數的70%以上。數據顯示,過去的二十年間,制造業上市公司發生財務報告舞弊行為的概率占所有舞弊案件的61.4%。本文以制造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研究其財務報告舞弊方式及對策,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及代表性,對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都具有指導作用。
一、問題根源
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案件時有發生,總結以往的財務報告舞弊案件,不難發現該問題的產生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究其根本原因往往是以下幾種情況之一。
(一)滿足上市募股融資資格
根據我國《公司法》相關規定,某公司想要在A股上市,必須滿足以下條件:近三年連續盈利,股本總額不少于5000萬元;此外,公司利潤指標是決定首次股票發行價和融資規模的關鍵。另外,已上市的公司想要再融資,條件也十分苛刻。因此,不少未達到條件或指標的計劃上市或再融資的制造業公司就具備了對財務報告進行舞弊的動機。
(二)掩蓋虧損現實
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往往產品單一,且技術含量較低,這就導致公司財務狀況受到市場的嚴重制約,一旦公司發生虧損就會受到股東和債權方的兩重壓力,所以遇到虧損的公司會有為了掩蓋虧損而進行財務舞弊的動機。在已經發生的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中,很多都是為了避免業績大幅下降、虧損或連續虧損而進行舞弊的案例。
(三)抬高股價謀取非法利益
在股票市場上,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進行股票交易的重要依據之一就是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報告中的數據不但可以作為衡量公司股價的工具也可以用來分析公司過往和未來的業績。如果在短時間內,某公司的股價持續上漲,就可以得到股東和投資者們的追逐,使人們對該公司的認知度和預期得到提升,這樣就可以給該上市公司所有者、利益相關者和股票持有者帶來巨額利潤。這就導致了眾多非法財務舞弊案件的發生。
(四)實現股權激勵目標
不少上市公司利用會計操縱手段來使公司業績達到市場的預期,為的就是公司管理層利益,包括報酬和職位,其根本原因是公司管理者利益和公司業績掛鉤。制造業公司管理者有向股東證明自身能力的巨大壓力,這就導致了部分制造業上市公司進行財務報告舞弊。
二、主要的舞弊手段
(一)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企業會計準則》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很多方面沒有給出明確的說明;沒有規定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時間,各公司計提時間大有不同;沒有明確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方式和比例,這些基本是由制造業上市公司根據需要自己確定,不少公司為了掩蓋虧損,采取追溯調整法擴大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追溯力度,將時點前的多個會計年度都提取大量的資產減值準備,這些年度會出現虧損,然而在下一年度實現扭虧為盈,這種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方式不僅損害了股東的利益,也違反了會計信息可比性和連續性的基本要求。
(二)應收賬款賬戶核算
應收賬款賬戶與營業收入緊密相關,該賬戶的變化將導致制造業上市公司主營收入的巨大改變。由于應收賬款的增加無須對外披露,所以該賬戶成為制造業上市公司暗箱操作利潤的重要科目。
(三)非貨幣性交易的特殊性
在非貨幣性交易過程中,交易的雙方通常以非貨幣性的資產進行交換,只有當交換的資產價值存在差額時才以貨幣進行補價,所以一般的收入和計價方式不能在非貨幣性交易使用。非貨幣性交易的這種特殊性導致了給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機,在轉讓某些巨額資產,譬如股權和土地時,記應收賬款賬戶,而事實上并無現金流入。
(四)會計核算方法不一致
會計信息的一貫性原則是指在核算各期使用的會計核算方法應該保持一致。但是,在現實的案例中,某些制造業上市公司利用會計核算方法或者會計估計的變更來操縱利潤,具體做法有:通過改變存貨的計價方式來操縱利潤;利用不同或變更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來進行財務舞弊,主要有延長折舊年限、加速折舊法改成直線折舊法,或者根本不計提折舊等。
(五)其他應付款和其他應收款賬戶
根據常識,一般制造業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中的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賬戶都不會很大,但是,現實中有些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賬戶期末余額都十分可觀,賬面金額竟然和應收賬款、應付賬款不相伯仲。這樣做的主要目的,一是利用其他應付款來隱瞞盈利,調節各期獲得的利潤,根據需要將所得盈利儲備起來,防備未來虧損時調回;二是利用其他應收款賬戶來隱瞞虧損,一般是用來掩蓋壞賬和投資失敗的事實。
(六)關聯方交易
關聯方交易是指關聯方之間進行的交易,其在定價、結算及支付等方面可通過關聯方間的協商來確定。這一特殊性使得關聯方交易成為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的主要手段之一,某些上市公司將不良資產交給關聯方經營,根據協議后的價格收取巨額回報。這樣做的目的是填補虧損,甚至獲得盈利,但是事實上并無現金收入。也有一些上市公司改變關聯方交易的費用,如果業績不好時,就降低費用項目的繳納標準,或者退還以往的費用項目,增加盈利。
三、解決對策
(一)加強法制建設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防范財務報告舞弊的基本保證。從立法層面完善相關法律在財務報告舞弊方面的規定。同時,對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懲治。近年來,針對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的監管力度逐漸加大,揭露的案件數量也逐漸增加。但是,對案件的處理效果與公眾對該問題的期望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應該充分發揮行政和刑事的懲處作用,曝光犯案公司和主要責任者。此外,也要不斷完善索賠制度。
(二)優化股權結構
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很多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直接影響業績和績效,不合理的股權結構會導致內部治理混亂、監控機制失效、外部經營不善等問題,由此導致的直接后果可能就是財務報告舞弊問題。所以,要想規避財務報告舞弊,就要優化股權結構,防止政企不分、內部人控制等問題。
(三)建立獨立董事制度
根據《公司法》,獨立董事不在上市公司內任職,并且與該公司和公司的管理者不能有重要的業務聯系。獨立董事制度的建立是對董事會功能和結構的重要完善,不但可以起到有效監管作用,而且可以提高董事會決策的科學性。至今為止,我國并沒有建立起真正的獨立董事制度,缺少有關獨立董事的績效評價與約束機制。
(四)加強內部審計工作
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會使各種財務指標表現異常,譬如盈利水平、非流動資產所占比例和資產負債率等。董事會應設立審計委員會對內部審計部門進行直接領導,內部審計部門直接向審計委員會負責,公司管理者不能參與內部審計工作。內部審計部門的存在可以保障制造業上市公司相關資源的優化配置,確保公司是否有效和經濟地使用了資源,避免財務報告舞弊問題。
(五)強化職業道德教育
當前,我國高校會計專業教育的內容主要是會計相關專業技能和知識,而明顯地忽略了有關職業道德方面的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應該貫穿財務人員的職業生涯,在高校會計專業教育中應開設“財務人員職業道德”相關課程,使財務會計相關執業人員在其職業生涯開始之初就樹立職業道德觀念。當然,當前我國許多會計從業人員并非科班出身,所以,應對職業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職業道德教育,使職業道德教育成為會計從業人員終身教育的一部分。
(六)提高投資者素質
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案件的發生不斷地損害著股東和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很多中小投資者還缺乏對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問題的鑒別能力。因而,應從理論學習向實踐過渡,提高投資者的專業素質,以及對財務報告舞弊行為的辨別能力和維權意識。
綜上所述,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問題是當今股票市場上的一個典型問題,解決該問題需要多方的參與和努力,從教育、制度、法律等各個環節進行改造和完善,減少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發生的動因,改變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的現狀。最終,使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能夠有序、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田金玉.基于神經網絡方法的會計舞弊識別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8(8):9-12.
[2]閻長樂.上市公司的會計舞弊分析[J].管理世界,2004(4):111-116.
[3]Eining M.M., Jones D.R.,Loebbecke J.K. Reliance on decision aids: an examination of auditors’ Assemment of Management Fraud[J].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 1997(16): 1-19.
作者簡介:蔡金秀(1983-),女,吉林省吉林市人,會計師,就職于哈爾濱博實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從事財務管理和會計工作。
(責任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