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中國個人消費信貸規模逐漸擴大,增長速度漸趨平穩,信貸品種向多元化發展。個人消費信貸的發展有助于增加商業銀行利差收入、改善和優化信貸結構。但是也給商業銀行帶來了新的風險。文章在詳細分析這些風險的基礎上系統提出了規避風險的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 個人消費信貸 現狀 風險 措施
一、我國個人消費信貸業務的發展現狀
(一)規模逐漸擴大
從表1可見,近年我國的消費信貸規模已經逐漸擴大,截至2011年底,我國已經有88777.85億元的消費信貸余額,而這個數字在1997年僅為172億元。在14年之間,我國消費信貸增加了500多倍,年均增長達到五十倍左右。
數據來源:人民銀行網站,國家統計局
(二)總體深度較低
消費信貸總體深度低,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消費信貸占我國貸款總額比重較低。從表1可以看到,2006年到2011年,消費信貸在貸款總額中的占比始終只有10%左右,無法實現較為明顯的突破,這一比例遠遠低于亞洲其他較發達市場。二是,消費信貸在GDP中,占比較低,這一比值也始終處于20%以內(見表1),但值得欣慰的是,這個比重近年呈現上漲的趨勢。三是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消費信貸規模較小,美國不包括住房貸款在內的個人消費信貸余額是我國的四十倍左右。
(三)增長速度逐漸平穩
圖1 近年中國個人消費信貸增長率(1998~2011)
數據來源:國家金融統計年鑒
雖然最近幾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擴張的速度比較快。但從上圖仍可以看出,隨著中國消費信貸規模的擴大,增長速度已經逐漸放緩。在1998年,中國消費信貸的增速高達326%,之后波動性地下降,直到2003年之后,中國消費信貸增長速度逐漸趨于平穩,速度基本保持在百分之二十左右。這說明中國的消費信貸已經走上了正常的發展軌跡,有了一個比較穩定的基礎和發展速度。
(四)信貸品種向多元化發展
我國消費信貸的品種正處在逐漸豐富的階段。目前,消費信貸已經拓寬到住房、汽車、助學、醫療、旅游和耐用消費等多個領域,具體的信貸品種包括汽車貸款、個人住房貸款、個人大額耐用消費品貸款、個人住房裝修貸款、小額質押貸款、房產抵押、旅游貸款、醫療貸款、教育助學貸款、個人綜合消費信貸、農業機械消費貸款等。
二、商業銀行開展個人消費信貸業務的風險
個人消費信貸的發展能夠提高消費者的個人福利,也可以加快我國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經濟增長。并且作為商業銀行的一項新興業務,它還能較大程度地改善和優化信貸結構。但是在個人消費信貸發展的過程中,商業銀行也會遇到一些風險,主要包括需求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提前還款風險、抵押風險、法律風險和操作風險七大風險。
(一)需求風險
需求風險是指由于人消費信貸的業務手續很繁瑣以及消費者消費意識的落后導致消費者對個人消費信貸需求意愿不強烈的可能。由于我國現在還沒有完整的信用記錄體系,所以商業銀行為防范風險而對貸款采取了較大力度的審查。但是,商業銀行的這套審查辦法卻使很多客戶不滿意,客戶往往僅辦理一筆貸款就涉及到銀行、保險、商家、企業等等多個部門,繁瑣的手續使得很多有意辦理個人消費信貸業務的個人放棄,于是就減少了消費信貸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國仍有很大部分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沒有跟上時代步伐,不愿意“寅吃卯糧”,對消費信貸的接受能力還不夠,他們認為借錢消費是一種違背傳統的作法,從而也降低了消費信貸的需求。
(二)信用風險
消費信貸的信用風險是消費者違背貸款條款約定,未能按照協定的條款如期償還債務而導致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增加,信貸收益率下降的可能。商業銀行在貸前審查中會對個人的信用問題進行嚴格的審查,但是難免會出現一些個人信用缺失的情況,并且我國還沒有完備的個人信用制度,這給商業銀行的審查帶來了困難。此外,由于收入不透明以及個人征稅機制的不完善,商業銀行很難對借款人的資產、收入等情況做出正確判斷。除此之外,個人由于某些情況,喪失還款能力也是信用風險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流動性風險
消費信貸發展的流動性風險是指商業銀行由于發放過多消費信貸,導致其短期內流動性缺失的可能。前文分析提到,我國消費信貸結構中,個人住房貸款和汽車消費信貸占比最大,這類消費信貸的信貸期限都比較長,一般都是十年以上。但是商業銀行的負債期限則不可能那么長,所以在商業銀行發放大量長期消費信貸之后,就必須通過資產證券化的方式獲得長期融資,一旦無法通過資產證券化等方式獲得長期資金,商業銀行內部就會出現“存短貸長”的現象,從而促進流動性風險的產生。目前,我國的存款還以定期存款為主,而且現階段的消費貸款規模也比較小,所以暫時是不會產生流動性風險。但是一旦我國消費信貸發展到公司貸款規模的水平,一旦我國的活期存款大于定期存款,商業銀行就會面臨比較嚴重的流動性風險。
(四)提前還款風險
所謂提前還款風險是指由于消費者在規定的還款時間之前還款從而給商業銀行帶來經營損失的可能。消費信貸中的隱含選擇權注定了商業銀行會面臨這類風險。從商業銀行的角度來看,提前還款意味著本金的提前收回,也意味著預定的利息收入減少。商業銀行面對提前還款的這部分現金流入極有可能因為不能及時找到合適的投資渠道而遭受利息損失。并且,在貸款利率下降的情況下,借款人為了降低借款成本,就會提前還掉高利率的貸款,重新按照市場上的低利率水平借入資金,從而使得商業銀行的利差空間縮小。
(五)抵押風險
抵押風險是指商業銀行獲得的貸款抵押物難以順利足額的變現,導致商業銀行在借款人違約的情況下,難以從抵押物上獲得足夠的補償,從而給商業銀行的健康發展造成影響的風險。在我國現階段的經濟大環境下,抵押物變現的渠道很窄,因此當借款人無法償本付息的時候,商業銀行就只能將抵押物作為第二還款來源。這時候,抵押物如果不能夠順利、足額地變現就會給商業銀行的經營帶來負面影響。目前,我國消費品二級市場的交易秩序尚不規范,交易費用偏高,這就引起商業銀行很難將抵押物變現,從而使其蒙受損失。此外,供求關系變化、價格波動、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利率變動等市場因素也會導致抵押物貶值,從容降低銀行第二還款來源的額度,進而給消費信貸業務帶來風險。隨著我國消費貸款規模的擴大,抵押風險也將會更加突出。
(六)法律風險
法律風險是由于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從而增加商業銀行執行債權的成本,進而影響了消費信貸推廣的風險。目前我國缺乏統一規范消費信貸活動的法律。現階段的法律基本都是針對法人制定的,缺少對消費性個人貸款的條款。這就導致商業銀行開辦消費信貸業務缺乏基本的法律保障,銀行執行債權成本增加,風險控制難以落實,個人信用違約后出現執行難、處理資產難等問題,極大地制約了個人消費信貸業務的發展。
(七)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是指由于商業銀行的內部程序、工作人員、操作系統不完善造成直接或間接損失的風險。引起操作風險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員因素和流程因素兩個方面。人員因素是指商業銀行內部工作人員操作失誤行為、違規違法行為。而流程因素就是指商業銀行內部執行的流程不夠嚴格。
三、商業銀行規避個人消費信貸業務風險的措施
(一)拓展客戶群體規避需求風險
商業銀行應該積極調整客戶結構,拓展一批風險低、潛力大、信用好的高端個人客戶群體。主要包括三類客戶群體,一是從事于優勢行業的文化素質較高的人員,二是職業和收入都很穩定的國家公務員,三是大公司的管理人員或是技術人員等。同時為了規避需求風險,增加消費者信貸的欲望,商業銀行還應該加強宣傳,提升消費者的消費意識。
(二)健全個人信用評價系統,規避信用風險
商業銀行控制消費信貸風險的前提是有一個健全的個人信用評價系統。首先,建立個人收入監管機制,使商業銀行能夠掌握借款申請人的收入情況。其次,根據借款人的收入狀況、歷史信用記錄等資料建立個人信用評估制度。再次,利用電子信息網絡技術對個人消費信貸的網絡管理,避免對借款人的重復調查,防止同一借款人多頭借貸。
(三)加強個人消費貸款證券化規避流動性風險
由于商業銀行的個人消費信貸周期一般比較長,這就給商業銀行造成短資長貸的局面,增加了商業銀行面臨的流動性風險。針對此,西方發達國家的對策是通過消費信貸資產證券化獲取長期融資,從而分散消費信貸風險。
(四)實施提前還款罰息制規避提前還款風險
消費信貸的周期一般較長,超過10年是很正常的。在如此長的貸款期內,利率波動是必然的。若利率上升,銀行就會因為之前房貸利率過低而蒙受損失。若利率下降,消費者會提前償還貸款,然后再以較低的利率舉借新債,也會降低商業銀行的預期收益。因此,為了規避提前還款的風險,商業銀行應該針對提前還款的具體情況收取高于預定利率的罰息。
(五)完善消費貸款的抵押擔保制度規避抵押風險
抵押擔保是貸款的第二還款來源,是制約借款人信用程度的重要措施。完善消費貸款的抵押擔保制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認真研究法律法規,在接受抵押擔保品的時候,選擇法律爭議少、產權清晰的對象作為抵押物。第二,合理界定保證人范圍。第三,視各個貸款品種的規定要求提供合適的擔保方式,并嚴格審查。第四,培育規范的抵押品二級市場。第五,大力發展個人消費信貸擔保公司。
(六)建立健全決策與監督機制規避操作風險
第一,加強個人信貸業務隊伍建設,配備符合業務發展規模的客戶經理。第二,制定完善的業務操作、風險控制流程,推進精細化管理和風險控制。第三,理順個人貸款前后臺部門之間關系,建立有效的信息傳導機制。第四,客戶經理應該將客戶資料和貸款信息及時準確地錄入信貸系統,并及時、科學地進行貸款風險分類,按月監測、按季通報。
除此之外,還應該加強法律法規建設規避法律風險。
參考文獻
[1] 羅延楓.推動消費信貸發展的政策建議[J].中國金融,2006(17).
[2] 湯文婷.中國個人消費信貸現狀及發展趨勢簡析[J].消費導刊,2008(3).
[3] 李立萍,李艷虹.汽車消費信貸的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分析[J].會計之友,2012(7).
[4] 蔡冬曉.我國消費信貸市場發展的阻礙及建議[J].商情,2012(8).
作者簡介:楊佩(1988-),女,漢族,益陽南縣人,中南大學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業銀行管理。
(責任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