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開放以來,金融市場成為中國市場經濟的核心。近年來,中國的銀行業有了很大程度的進展,但隨著銀行體系的發展壯大,伴隨而來的銀行風險、金融監管問題層出不窮。因此,完善中國金融監管體系,對提高中國的金融風險防范和化解能力,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銀行 金融 法律 監管
金融監管是金融監督與金融管理的復合稱謂。金融監督定義為金融監管當局對金融機構實施經常性,全面的督促檢查,從而促使金融機構依法穩健地經營、安全可靠發展。它是金融監管當局依法對金融機構以及其經營活動實行組織領導、協調控制等活動。許多金融業發達的國家十分重視金融監管的建設,提高金融監管的質量和效率。在我國,完善金融監管的法律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我國金融監管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分業監管模式效果差
我國金融業實行分業監管模式。分業監管對金融業難以做到統一監管。金融監管責任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這三個部門共同承擔,目前我國三個監管機構在法律上是獨立的平級主體,由于各個監管機構的監管目標不同,相應的操作方式也不相同,由此得出的監管結論也可能不同。部門之間界定不清楚,協調不恰當,所以導致在實際操作中出現監管過程重復、多頭、互相扯皮的現象,凸顯出監管環節許多漏洞,跨業違規現象頻發。
(二)金融監管措施不力
一方面由于沒有健全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機制,導致自我監管能力偏低。當前我國的金融監管是以監管當局的外部監管為主,忽視了金融機構自身的內部控制,有效的自律監管還未形成;另一方面外資金融機構進入國內導致現行金融監管顯得力不從心。金融業開放引起很多跨國金融集團開始進入我國金融市場,金融業務飛速發展、金融衍生物不斷出現,使得現有的金融制度失效,增加了金融監管的成本。
(三)單一的金融監管手段和方式
在市場經濟下,經濟、行政和法律手段的統一才是合理的金融監管手段才是合理的。而我國行政過多的參與金融監管,從而使得在操作中沒有約束力,隨意性強。近幾年,我國頒布的金融監管法律未能覆蓋全部范圍,在實際操作中困難,金融監管效果也不佳。目前我國的金融監管的主要方式屬于外部監管,沒有預警效能,預先監管空白。
(四)高成本監管,缺乏監管制度和工作規范
監管法律諸多內容重復,沒有統一的監督管理制度。金融活動需要設計,這使得監管成本提高。現場檢查缺乏統一的規范,每次檢查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同時還會影響金融機構的有序經營。
(五)金融監督與貨幣政策管理存在利益沖突
我國成立銀監會的目的一方面就是為了防止金融監管和貨幣政策在實施過程中的沖突。但是,成立銀監會并未徹底清除他們之間的沖突,只是簡單的將沖突外部化而已。銀監會成立后,中央銀行在充足的貨幣政策信息、完備的銀行監管信息不可兼得。
二、完善金融監管體系的對策
(一)改革金融監管模式
混業經營、統一監管已是國際金融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種新趨勢下,單純的分業監管體制已難以適應金融業發展。因此,我國應建立混業經營、統一監管的監管模式,不斷改進和完善金融監管方式,提升金融監管的效率,維護金融體系整體穩定,減少監管真空,對跨領域的金融產品進行統一監管,使金融風險能夠得到更好地防范和化解。確定監管內容合理性,鼓勵金融創新,提高金融監管的有效性。通過技術援助、定期磋商、互訪及共同參與制定國際監管規則等方式,加強與國際金融監管機構的合作,提高我國的金融監管水平和有效性。
(二)利用網絡,踐行金融電子化監管
實施金融電子化監管對于提高金融監管效率,降低金融監管成本,擴大金融監管范圍,提高金融監管質量,實現金融監管的規范化、系統化和科學化具有重要作用。①提高金融監管的持續性、有效性和全面性。②提高對金融風險的提前預知性,實現對金融監管的全程動態管理。③實現監管數據的共享。利用金融電子化監管系統使監管過程實現智能化、自動化,降低成本,減少在監管過程中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資。
(三)完善建設金融內外部環境
金融監管的完善得益于金融內、外部環境的建立,而這內外部環境的建立必須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必須適應我國的經濟發展現場。而不是盲目的跟隨。只有恰到好處的建立金融內外部環境,才可以為金融監管晚上做堅強的后盾。
(四)健全金融立法,強化金融執法與監管力度
金融經營活動應在嚴格明確的法律法規制度界定下進行,為此,應當針對我國已開始運行的證券、期貨、信托業加快相關法律的立法進度;對于已有法律法規,在健全監管體系的同時,強化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金融犯罪行為,維護正常的金融秩序。
金融環境的多樣性,金融活動特性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表現的特性不盡相同,因而監管制度必須在發展變化的環境中自我調整和適應,一方面要防止監管松懈帶來導致的風險擴大化,另外還要避免不計成本的監管帶來的負面效應。監管策略的彈性化,根據金融、經濟的發展現狀和實際情況,適時相應的變革監管制度,從而不斷提高金融監管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李金洋.加入WTO中國銀行法制的局限性及克服.法律科學,2002.
[2] 趙晶,劉靜.芻議我國當前金融監管[J].東方企業文化,2010(02).
[3] 曾慶認.建立有效的農村金融監管體系[N].中華合作時報,2008.
[4] 荊重陽.我國金融監管體系改革與發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責任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