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流成本的管理,必須建立在可靠的物流成本信息基礎之上,而按照中國現行財務制度所提供的財務信息,不能滿足物流成本管理的需要,物流成本核算狀況不容樂觀。文章介紹了制造業物流成本的相關概念,分析了制造業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現狀及形成原因,提出了制造業物流成本核算體系構建的一些設想,對解決物流成本管理需要與現行財務制度之間的技術沖突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關鍵詞】制造業 物流成本 會計核算
據有關專家測算,我國制造業物流成本遠遠高于發達國家水平,大約占產品總成本的20%~40%,僅次于原材料成本。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漸認識到,加強企業物流成本管理,是降低成本、提高獲利能力、增強企業競爭力的“第三利潤源”。而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得以實現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具備準確的物流成本核算資料,因此,合理核算物流成本對降低企業成本,尤其是制造業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一、制造業物流成本核算相關概念
物流成本是物流活動中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
制造企業物流成本是指為配合企業生產而發生的物流活動所消耗的各種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包含從原材料供應到商品送達消費者過程中產生的運輸成本、裝卸成本、儲存成本、庫存持有成本、物流信息成本、客戶退貨的處理成本,以及物資回收、廢棄物處理等各項支出。與流通企業相比,制造業物流成本基本上都體現在企業所生產的產品成本之中,與產品成本密切相關。與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制造業物流成本包括:供應物流成本、生產物流成本、銷售物流成本、回收和廢棄物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會計核算就是通過憑證、賬戶、報表對物流成本的耗費進行連續、系統、全面地記錄、計算及報告的過程。
二、我國制造業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現狀及成因
由于我國制造業長期以來忽視對物流成本的管理,國家又沒有制定明確的核算規定,在制造業企業中大多沒有真正進行過物流成本的核算,即使個別企業進行過物流成本的計算,也因為沒有統一的核算標準,所提供的物流成本信息千差萬別,缺乏準確性與可比性。我國制造業物流成本核算現狀嚴重制約了制造業物流成本管理的發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由于現代物流管理理念引入我國時間不長,我國物流業發展與世界先進水平之間始終存在一定差距。宏觀上缺乏統一、完善、細化的物流政策,加之企業管理水平不高,使得很多企業對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不能積極進行物流成本的核算,物流成本管理基本處于空白狀態。
(二)現行會計核算體系中沒有單獨考慮物流成本的核算問題
我國現行會計核算體系沒有為物流成本設置專用賬戶,物流成本的核算與企業的生產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的核算混在一起,甚至未被列入成本費用之中。這樣的會計核算體系不能準確全面的提供物流成本的核算資料,如果企業需要物流成本信息,就必須從有關的會計資料中尋找剝離,這樣不但費時繁瑣,而且很難取得準確全面的物流成本資料,嚴重制約了物流成本管理工作的開展和推廣。
(三)物流成本核算標準不統一,范圍不全面
截止至目前,我國還未出臺任何針對現代物流管理的統一的會計核算制度或財務管理規定,現行會計制度對物流成本的核算只涉及了物流成本的部分費用,使得物流成本核算范圍不全面,導致一部分物流成本處于隱蔽狀態,所能提供的物流成本信息難于展現物流成本全貌。企業沒有一套標準、統一的物流成本核算規定作為核算依據,這給企業物流成本核算帶來很大困難,使得企業管理層的物流管理決策無法正常、有效開展。
(四)缺乏懂得物流知識的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人員
雖然我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人員的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整體在不斷提升,但由于現代物流管理理念引入我國時間不長,大多數正規的會計教育中沒有涉及有關物流成本核算及物流成本管理的內容,使得目前在崗的大多數財務人員嚴重缺乏物流管理知識,沒有物流成本核算的概念和理念,這也是當前制約我國物流成本管理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
三、制造業物流成本核算體系的構建
為促進物流成本核算規范化,尋求科學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解決物流成本管理的現實需求與現行會計制度之間的技術沖突,本文在現行財務制度框架內,提出以下兩個思路供大家參考。
(一)在相關成本費用一級科目下增設物流成本二級科目核算物流成本
1.設計思路
在與物流成本有關的成本費用一級科目下,按照“供應物流成本”、“生產物流成本”、“銷售物流成本”、“回收及廢棄物物流成本”設置二級科目進行物流成本核算,將物流成本從企業其他成本費用中分離出來。期末通過有關的二級賬和明細賬物流成本資料,匯總編制物流成本核算表,為管理者提供物流成本核算信息。
2.科目設置
分析相關成本費用一級科目,設立相關物流成本二級科目。
(1)在“材料采購”一級科目下增設“供應物流成本”二級科目。用來核算材料采購賬戶中包含的物流成本,這些成本主要有為采購支付的運輸費、裝卸費、倉儲費、保險費、途中合理損耗,挑選整理費等。
(2)在“制造費用”一級科目下增設“生產物流成本”二級科目,用來核算包含在制造費用賬戶中的物流成本,主要包括生產過程中的內部搬運費、生產過程中物流設備的折舊、半成品倉庫的儲存費用等。
(3)在“銷售費用”一級科目下增設“銷售物流成本”和“回收及廢棄物物流成本”二級科目,用來核算包含在銷售費用中的物流成本。其中銷售物流成本核算內容包括銷售環節外包運輸費、自營運輸設備的折舊、油耗、運輸人員工資福利、銷售配送費用等。回收和廢棄物物流成本核算內容包括退貨、返修時發生的物流費用。
(4)在“管理費用”一級科目下增設“供應物流成本”和“回收及廢棄物流成本”二級科目。用來核算包含在管理費用賬戶中的相關物流成本。其中供應物流成本核算內容主要有訂貨采購費用比如采購人員薪酬、差旅費、辦公費等相關采購費用、企業內部倉庫保管費(維護費、搬運費)等。回收和廢棄物物流成本核算內容主要包括回收廢棄物產生的人工費、材料費、設備折舊費等物流費用。
此外,包括在“管理費用”中的企業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如物流訂單處理、市場預測、計劃制定及相關管理工作所產生的管理人員工資、辦公費用等,也可根據發生環節分別增設供應物流成本、生產物流成本、銷售物流成本、回收及廢棄物物流成本二級科目進行分類核算。
(5)在“財務費用”一級科目下增設“供應物流成本”“生產物流成本”、“銷售物流成本”二級科目。分別用來核算在企業供應、生產、銷售環節存貨占壓資金所產生的貸款利息。包含在管理費用賬戶中的相關物流成本。
在上述二級核算的基礎上,還可根據企業物流管理工作需要按物流成本功能、物流成本費用項目等進行三級明細核算,完善物流成本核算結構,提供更豐富的核算資料。
3.期末處理
由于該思路是在原有一級會計科目下,通過明細科目的核算完成物流成本核算任務的,物流成本最終還會跟隨原一級科目,最終結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無需單獨結轉物流成本。期末只需根據與物流成本有關的二級賬和明細賬資料,匯總編制物流成本核算表,并據此對物流成本發生情況進行分析,可為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提供決策依據。
(二)增設物流成本一級科目核算物流成本
1.設計思路
根據物流成本核算需要增設“物流成本”一級科目,通過該科目集中進行物流成本核算和登記,為了不打破現行財務會計體系,會計期末要將所歸集物流成本結轉計入相應成本費用科目。并根據所提供核算資料填列物流成本核算表,對外提供系統的物流管理信息。
2.科目設置
設置“物流成本”一級科目,用來核算企業物流活動發生的所有成本費用,該科目借方登記本期發生的物流成本,貸方登記轉出的物流成本,期末一般無余額。按照“供應物流成本”、“生產物流成本”、“銷售物流成本”、“回收及廢棄物物流成本”設置二級科目進行核算,期末將所歸集物流成本按情況分配轉入相應的成本費用科目。
(1)“物流成本——供應物流成本”的結轉。該科目下歸集的是供應過程中發生的物流成本,對應現行財務制度,除了采購過程中發生的訂貨采購費用如采購人員薪酬、差旅費、辦公費等相關采購費用轉入“管理費用”科目,企業供應環節存貨占壓資金所產生的貸款利息,應轉入“財務費用”賬戶,其他均應選擇一定標準在不同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轉入對應“材料采購”賬戶。對金額較小,又不易區分的部分,可以統一計入“管理費用”簡化處理。
(2)“物流成本——生產物流成本”的結轉。該科目下歸集的是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物流成本,對應現行財務制度,除了在企業生產環節存貨占壓資金所產生的貸款利息,應轉入“財務費用”賬戶外,其他應選擇一定的標準在不同車間之間進行分配,轉入“制造費用”賬戶之中。
(3)“物流成本——銷售物流成本”的結轉。該科目下歸集的是銷售過程中發生的物流成本,對應現行財務制度,除了在企業銷售環節存貨占壓資金所產生的貸款利息,應轉入“財務費用”賬戶,其他部分全部轉入“銷售費用”賬戶。
(4)“物流成本——回收及廢棄物物流成本”的結轉。該科目下歸集的是退貨、返修時發生的物流費用,回收廢棄物產生的人工費、材料費、設備折舊費等物流費用,對應現行財務制度,可分別對應轉入“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賬戶。
在上述二級核算的基礎上,可根據企業物流管理工作需要按物流成本功能、物流成本費用項目等設置三級科目進行分類核算。為了減輕期末分配結轉的工作量,還可以在二級科目下按分配轉入科目設置三級核算科目,比如在“物流成本——供應物流成本”下設“轉入管理費用”、“轉入財務費用”、“轉入材料采購”三級科目。企業可以根據物流成本管理需要進行設置。
3.期末處理
會計期末,根據“物流成本”科目總賬及明細賬提供的數據直接填列物流成本核算表,為企業管理者提供物流成本控制和管理的依據。同時,將物流成本按二級科目分別轉入相應成本費用科目,回歸現行財務會計體系,使得物流成本最終還會隨成本費用科目結轉入“本年利潤”賬戶。
比較以上兩種設計思路,方案一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現有財務制度框架,不改變原有科目設置及成本費用歸集分配方法,期末只需要根據二級科目和明細科目匯總得到物流成本會計信息,比較適合物流成本較少的企業。方案二增設了新的會計科目,要在期末對核算登記的物流成本轉入相關的成本費用科目中,但可以根據物流成本會計賬戶直接填列物流成本核算表,減少了期末物流成本核算的工作量,對于物流成本發生較復雜或數額較大的企業比較適用。
以上思路所論及的只是在現行財務體系中已經予以反映但分散在不同科目中的物流成本,即顯性物流成本。對財務會計體系之外的隱性成本,可通過統計存貨賬面余額,按一定公式分別計算得出。
四、結語
物流成本管理及會計核算工作在我國尚處在起步階段,上述觀點是筆者在探討和摸索中的一點看法。相信通過業界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建立起統一規范的物流成本管理體制,改善我國物流管理的落后現狀,讓物流成本的降低真正成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第三利潤源。
參考文獻
[1] 中國現代物流發展報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2] 樊東偉.淺析我國企業的成本控制[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 2009(02):125-127
[3] 李會太,等.生產企業物流成本的單獨集中核算[J].物流科技,2008(1):17-18.
作者簡介:陳淑倩(1973-),女,河南新鄉人,就職于新鄉職業技術學院,講師。
(責任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