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臻
(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江蘇 無錫 214174)
電影《天下無賊》中有句經典對白——“21世紀什么最重要?”“人才”。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國家間的競爭日益集中在科技的核心力競爭上。作為教育,應當與社會時代需要結合,增加科學技術類課程的比重。但我們痛心地發現,人文學科客觀上的被輕視導致了“瘸子式人才”的增多,精神空虛、感情冷酷、道德滑坡、高智商犯罪比比皆是。時代發展同樣需要加強人文教育,讓科學和人文親密接觸,逐漸匯合。
陶先生“愛滿天下,樂育英才”的教育宗旨,“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指明了“教育怎樣的人?怎樣教育人?”的人文教育方向,迎合了中國新世紀復興人文教育的需要,可以直接指導當前人文教育的踐行。
我所供職的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始建于清光緒三十二年(1907),學校創辦人匡仲謀先生在立校之初,便定下了學?!笆笥栍龢藴省保哄憻捊】祻妷阎w魄,陶冶言行一致之美德,涵養至公廉潔之節操,激發舍身為國之精神,鼓勵服從團隊之主張,訓練謙恭溫和之體貌,養成靈敏精密之頭腦,練習增加生產之技能,培養勤儉耐苦之習慣,增進活潑愉快之態度。[1]隨著時代的進步,基于教育的“育人”原點,結合教育部課程要求,學校給予這一標準更現代化的闡述:堅持“健全人格、發展個性”的立校方針,堅守“立身有誠實之美德、做事有敏捷之習慣”的“誠敏”校訓,培養“生命旺盛、精神高貴、智慧卓越、情感豐滿”的人。
由此,我校各類教育活動無不以此為核心,展現濃厚的育人本色。而熟知陶先生教育思想的人,會發現這兩者不謀而合,都直指教育的終極價值——做“人”的教育。這就為我以陶先生教育思想為綱,開發涵養本真人格的課程提供了可發揮的大舞臺。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2],這是陶先生的至理名言。對此我的理解是,人是社會的人,要培養求真務實的人不是在象牙塔里會攀爬學科知識的金字塔就可以了,還要使學生能更好地直面社會、適應社會。求真的教育必定是離不開學生的生活背景的,這就要求教育大到能遵循時代、社會的發展要求,小到能發掘學生個人發展的價值體現。所以,應該給學生創設更多的平臺幫助他們適應和直面社會,做到更求真、更務實。
一次看電視,我看到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一個青年創業人才的培養計劃,通過募集公益資金,征召高中學生的創業方案,審核通過就撥給資金進行創業嘗試,并定期進行審核和指導??吹竭@兒,我不禁心動了,走入生活、走入社會進行創業,這正是陶先生所說的“真教育”。但是省錫中作為一所農村高中,要想爭取這樣的機會微乎其微。好在省錫中有校本課程,于是,我聯合兩位同仁申請開發了《第一桶金》這一課程,課程推介如下: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都有一張幸福的地圖?!兜谝煌敖稹氛n程將為各位成員提供“靠自己的智慧掙錢”的機會,實現“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的夢想。這是我們青年學生實現創業夢想的小小舞臺,這是我們秉承發揚 “助人為快樂之本”信念的方寸之地。在這里,我們將用智慧找到賺取第一桶金的種子,用無私播種它,用汗水澆灌它,用堅持呵護它。也許我們的付出會艱辛異常,但我們的收獲將是:物質上微薄的酬勞和精神上巨大的快樂。
考慮到我們身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時代,所以《第一桶金》這門創業型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正視金錢存在的必要性,探尋獲取金錢的正確途徑,樹立比較科學的錢財使用觀念。尤其通過“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一條,把經濟效益和人文價值有機統一,力求使學生做一個在社會中既實實在在又真性真情的人。
基于此,我第一堂課首先闡明了課程“創業力行,公益助人”的宗旨,介紹了一些創業故事讓學生感受,指導明晰了創業的流程和關鍵因素(如市場調查、創業定位、資源利用等)。在這一過程中,我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多參與、多建議,最終師生制定了本課程的基本目標和實施原則。
課程目標:
1.理解創業規劃、市場營銷、守法經營、“第一桶金”的公益性等概念;
2.開展校內系列創業活動,體驗創業活動的完整過程,領悟艱辛和幸福感;
3.以小組競爭的方式參與二次創業活動,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意識;
4.體驗一些拓展訓練的游戲,感受合作的快樂與技巧。
課程實施原則:
1.絕不可影響學生正常學習,利用的時間一定是周三第八節(校本課程上課時間)和課余私人時間。一旦有違規現象,一經發現,就只給一次教育機會,且底薪全扣。
2.原則上活動范圍不出省錫中。如果不影響學習,個人就可利用假期。
3.不損人,不損己:不以犧牲、濫用學校公共資源來賺錢;不以詐騙、欺蒙等手段傷害顧客;不倒貼錢財,不超出中學生身心承受能力。
課程目標是我預期要達到的,但是課程實施原則則是學生在聽了創業流程和因素介紹后,聯系了自己目前所處的校園環境、現實的創業條件細致籌謀才產生的。學生勇于表達自己所需所求,是之謂“求真”;結合現實因素提出具有可行性課程目標和實施原則,是之謂“務實”。
1911年,陶先生在南京金陵大學求學時,因為信仰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學說,改名為陶知行。書寫:“知是行知之始,行是知之成”。他在實踐中感悟,杜威老師的理論在中國不通,即缺少思想的母親,即行動。1934年,陶知行正式改名為陶行知。書寫:“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先行后知,教學做合一,手腦并用,理論和實踐辯證統一。這個故事讓我領悟到:在教學中,只有經過親身實踐,理論知識才會內化為可以學以致用的真知識、活知識。正所謂“聽見了,忘記了;看見了,記住了;做過了,理解了”,教學中務必要探索課本知識和生活實踐有機結合的良好途徑。
和學生們在教室里花了幾節課探討創業方案的設計規劃,基本熟悉操作流程后,適逢一年一度的校運會到來,我決定抓緊時間做準備,讓學生在銷售活動中學著做,在做中學。我草擬了“省錫中《第一桶金》秋季運動會銷售活動準備預案”,把整個活動分為“公關組”、“宣傳組”、“市場調查組”、“采購組(老師負責)”、“搬運及布置組”、“銷售組”六大板塊。在簡要布置各組主要任務后,就進行小組招募,學生秉承自愿自主原則加入(期間老師進行人員微調),然后指導學生圍繞主要任務,從可行的角度展開具體操作策略的討論,明確每項工作的安排。
“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何況是本就聰明伶俐的省錫中學子們。他們最終形成的討論定稿令我大吃一驚,確實比我想得更周全、更到位。舉個例子,我給銷售組的任務只有一句話“負責運動會期間的銷售和服務工作”,結果他們通過把這個任務細化成很多項目,比如把工作分為倉庫保管、出貨統計、銷售服務(吆喝、收錢、管錢)、售后結算等環節;進行人員項目分工;和搬運組、宣傳組商談合作事宜;進行崗前培訓(銷售用語、服務儀態、紙幣辨偽等);準備垃圾箱、環保牌、錢箱、零錢;銷售點、倉庫的地點設置和設備,等等。他們還根據校運會時間安排擬定了一張具體的工作日程表:
1.安全聯絡員各1名(銷售一組:______;銷售二組:______)
19日上午8∶00前聯絡搬運組布置銷售點(桌椅、貨品),下午4∶30撤點。
20日上午8∶00前聯絡搬運組布置銷售點(桌椅、貨品),上午10∶30撤點。
2.銷售人員各5名(銷售一組:______;銷售二組:______)
19日上午8∶00前協同布置銷售點,8∶00開始營業; 中午11:00—12:30間輪崗休息(輪崗人員午餐組長安排好,發加班費);下午12∶30開始營業,下午4∶30結束營業。
附 :19日 輪 崗 名 單%銷售一組:11∶00—11∶45%%%;11∶45—12∶30%%%銷售二組:11∶00—11∶45%%%;11∶45—12∶30%%%
20日結束時間為10∶30,其余同上。
其中一名同學專門負責錢財保管和統計(銷售一組:%%%;銷售二組:%%%)
3.倉庫保管員兼出貨統計員、售后結算員(學生1人:%%%;老師1人:%%%)
19日7∶30到倉庫,做好貨品的出入記錄 (商品名稱、規格、數量、單價);當天銷售結束后負責統計余貨量,結算每小組入貨量與余貨量差額,核對每個銷售小組當天營業額。
天氣:“我有次去老公家里,他媽媽給我看他小時候的照片,我笑得肚子都痛了!他現在不是很高嗎,但照片上的他只有丁點大,小小的個子,又黑又瘦,站在他媽媽身邊,和他媽媽的小腿差不多高。最精彩的是他臉上的表情,據他描述是太陽太曬了,導致眉毛眼睛鼻子都皺在一起,像個小老頭!”
銷售組如此細致、周到的計劃,使得每個小組成員都非常明確:哪一天、哪個時間點、在哪里、干什么工作,這張安排表令大家都刮目相看,其他組也仿效著做。事實證明,整個活動進行得雖不至于毫無差錯,但也做到有條不紊。事后的交流會上,學生們也覺得學到的東西很多、感觸很深、一切都很難忘記。果然,“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3];相反,做到知行合一,從生活實際出發,在生活實踐中磨煉,必然獲得意料之外的驚喜。
陶先生曾提及好的教育應該是“(1)看它有沒有引導人動作的力量,看它有沒有引導人干了一個動作又要干一個動作的力量;(2)看它有沒有引導思想的力量,看它有沒有引導想了又想的力量;(3)看它有沒有引導人產生新價值的力量,看它有沒有引導產生新益求新的新價值的力量”。[4]
經過初步的理論培訓和實踐鍛煉,我們的課程也推進到“我的地盤我做主——自主創業規劃”階段。校運會經歷讓學生形成了較穩定的行動小組,也讓學生對創業各環節比較熟稔,更讓他們有了撒開手大干一場的夢想和沖勁。他們從市場調查定位到創業點子的敲定、創業方案的磨合,實施的條件、人員的任務分配、成本投入(資金、材料、技術、人員)的預算、利潤的分配途徑等都列入周詳考慮之中。在這一過程中,老師是“閑散”人士,只在學生需要時稍作指導。
經過創業方案的統一論證后,各團隊很快進入業務洽談實踐上馬的環節。有小組在銷售領域里另辟蹊徑,有小組進行環?;厥蘸驮偕椖?,有小組開展周末電影沙龍,還有小組展開代購、咨詢、便民的百事通服務項目……陶先生有句名言“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我們僅僅給學生打開了一道門,他們卻還以十倍的精彩。你看“周末電影沙龍”小組成員的活動體會:
在“影院小組”成立之初,我們便隨著組長有規劃地開展活動。給我印象很深的是組長——范浩洋。在建立小組的那一節課上,我原以為他是一個如他外表般很害羞、不大膽的人,沒想到他竟然忙忙碌碌、有條有理地將我們這個小組撐起來了。最忙的一天,他竟然來找了我五次。組長這么忙,組員也沒有閑著。王儀、王耀準時來換班,許琳和我借椅子……試映的時候,上座率超100%,這讓我們都很欣慰??墒怯龅降穆闊┮膊簧?。第一個難題是音響,由于事先沒有檢查聲音出不來,幸虧有個來看電影的同學幫忙才化解了這場危機,看來“不打沒有準備的仗是有道理的”。緊接著是影片的質量,由于是網上下載的電影,字幕出現的時間總是比畫面延遲些,以后要改正。因為選片過長的緣故,放映結束時已近五點半,但全組同學沒人有怨言,還是按事先分配好的:還椅子的還椅子,打掃的打掃……走出階梯教室,看著天上稀疏可見的星星,盡管辛苦但我們都很高興。我覺得這個活動不僅讓我們學會把事情做得更好,而且給了我們建立友誼的機會。

濟濟一堂,井然有序(上圖)

愛護環境,人人有責(下圖)
隨著創業活動的陸續展開,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志愿加入這門課程。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作為年輕人的夢想、智慧、能力,在這個陣地里有無限發揮的可能,能發揮出無限可能的精彩。
“教育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愛人,他所要創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5],誠如陶先生所言,教育要在人與真善美之間搭建一個橋梁——這就是“愛”。人活在世七情六欲不可避免,但是只要秉承向真、向善、向美的宗旨,以愛遍行處處,就必定會使自己、使他人、使社會處處真善美。教育,無疑是打開愛、通往真善美的重要一環。正如上文所述,課程伊始我便以“公益助人”為宗旨,無論言談還是活動,都不遺余力地向學生強調這一點。我最常說的一句話是:錢之一物,要“取之有道”,更要“用之有道”。而學生回饋的必定遠比你贈予的多,因為他們本就滿懷著愛,只是需要被激發而已。
校運會銷售活動所得,扣除成本和學生象征性的物質獎勵外,盈余有三千多元,大家都一致認為這些錢應該用以助人。然后進行討論:到底哪些人需要被幫助?用什么方式幫助他們?怎樣做能使他們感到溫暖但又不自卑?你爭我辯一番后,孩子們認為既然這錢來自學校,應該助予省錫中人,但又不應張揚。于是公關組再次出馬,聯絡學生處老師了解家境困難學生的情況,通過會計室將錢打到他們的校園卡里。盡管后來有同學去問詢,但因各方都溝通好要保密,所以就讓他們當成這是省錫中生活中“錯誤的溫暖”。
不過《第一桶金》到底還是出名了。在自主創業活動中,有頭腦靈活的學生和學生會合作,游說手工類校本課程的同學捐出作品,倡議大家拿出自己不需要可能別人需要的東西,創辦了一個熱熱鬧鬧的校園義賣活動,反響好、收益更好。此后,義賣活動成了省錫中每學期必進行的社團活動,每一次都召喚出更多年輕的愛心。而學生們有感寫成的課程故事匯編為《在荊棘中綻放的花朵》一文后,也登上校報,使眾多學子分享創業心得的同時,更感受到滿滿的愛。
愛的確更多了,貧困山區學生收到省錫中學子暖暖的冬衣,頤養院的老人們聽到省錫中學子殷殷的對話,災區人民收到全校師生的“365愛心行動基金”……溫情的校園,溫暖你我他。課程終有結束的一天,但通過課程學會的、感悟的、能做的,將會伴隨他們一生,誠如楊琳同學在故事結尾寫到的:
在人生旅程中,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許多荊棘。《第一桶金》讓我明白:再多失敗也只是暫時的,我們不會隨著課程的終結而終結我們的夢想,我們會繼續努力直到成功。讓我們更加堅定我們的夢想,更加執著屬于我們的執著,更加關愛我們應該關愛的。
什么是教育?陶先生說:就是生命孵化生命,人格熏陶人格,品行影響品格,情感點燃情感。我們作為教育從業者,要努力營建一個舞臺,促使人能隨著自己生命的生長規律,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的變化,日益豐富和充實自己,而不斷進取、前進、成長。
[1]夏雷震.文化傳承與學校課程建設——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本課程開發[R].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中美高中特色辦學研討會報告,2009.3.
[2]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37.
[3]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250.
[4]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302-303.
[5]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