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立燕 張晶晶 李慧
手術室是醫院治療疾病的重要場所,護理人員相對集中,護理工作量大,護理質量要求高,如何利用激勵手段,提高護士的工作積極性,提高護理質量,是手術室護理管理的重要研究內容。我院手術室自2010年以來,在護理管理和獎金分配中,緊緊圍繞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宗旨,遵循多勞多得,優勞優得的原則,以各崗位職責為基本內容,設計并應用了績效量化考核體系,在手術室的質量控制中,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為中型綜合醫院,手術室擁有6間手術間,手術量每年4000多例,手術室護士19人,男性4人,女性15人,年齡22~55歲,其中主管護師6人,護師5人,護士8人,工人4人,進修實習護士平均每間手術間1人。
1.2 制定績效量化考核的內容與標準 根據醫院和護理部的要求,結合手術室工作特點及各崗位職責的內容,在廣泛征求科室人員意見的基礎上,將手術室對個人績效量化考核內容分為:在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及操作規程的前提下,本著多勞多得原則,根據手術室的特點制定量化賦分如下:
(1)得分
1)出勤分:白班20分,夜班60分,中午班40分,聽班70分。
2)工作數量分:手術費每收100元洗手護士和巡回護士各得1分,四舍五入,如140元計1分,160元計2分,巡回護士跟臺至手術結束且整理完手術間,手術未結束(病人未出手術間)須交班者兩人平分得分。
3)加班分:加班每10分鐘加1分,時間累計,擇日補休,加班至13:00或19:00加10分,計加班半天,擇日補休。
4)工齡分:每年2分。
5)職稱分:護士10分、護師20分、主管護師30分。
6)獎勵分:
①休班、下夜班參加院業務學習20分(不補班),上班者本崗位無手術而參加院業務學習者10分,無手術時,留下值班也10分;②每月業務學習主講人10分、每月院感學習主講人10分、每周業務學習主講人10分、每月三基理論考試試卷(電子版)10分。每月護理部質控小組提問準備并回答好(95分以上)加10分。每月護理操作準備用物并示范操作10分;③院以上獲各種獎項者一等獎50分、二等獎20分、三等獎10分;④每月臨床滿意度調查(10~15張)20分,每月質控檢查(全部檢查及記錄總結)20分;⑤每寫一份搶救總結,或準備一次護理查房10分。
(2) 扣分
1) 勞動紀律、儀表
①每天7:55更衣著裝后參加交班,遲到每次扣2分(以本人簽到為準)早退扣2分、有事外出請假大于30分鐘而小于1h扣1分、大于1h扣2分、未請假加倍扣分。
②儀表:進出手術室未更衣、包括未換鞋,扣1分、進入限制區未戴口罩帽子扣1分、外出未戴胸牌扣1分。
2)清潔衛生
儀器設備、手術床、無影燈、各臺面、地面有灰塵血跡每處扣1分;物品未規范放置每項扣1分、醫療廢物未分類處置扣5分。
3)綜合
擇期手術準備物品不全缺一樣扣1分、耽誤手術扣5分;各種登記不全每項扣1分、代簽視為未簽;儀器、設備違規操作每次扣5分、損壞儀器設備造成巨大損失醫院處理;標本未放置在規定地方扣1分、未登記扣1分、丟失按事故處理;安全核查執行、未簽字扣2分;器械敷料清點不清延長手術時間扣2分;術前術后訪視不執行扣1分。
(3)輪班人員排班完成后須護士長給調休者一天扣10分、休班被叫加班加20分、擇日補休。在護士長允許的情況下可相同年齡段人員相互換班,既不扣分也不加分。不輪班者或新護士不頂班時須調休不參與量化賦分。
1.3 考核方法
(1) 建立登記記錄制度 根據考核內容分別設置考勤簽到本、加班時間本、工作量本(每個病人記賬單)、獎勵加分本。主要由本人用藍筆記錄平時工作量、考勤簽到、獎勵加分項目、加班時間、及其他客觀情況,同事、護士長、質控人員監督,并及時對照績效量化標準查找存在的問題,質量缺陷,差錯等不足,在一旁用紅筆記錄,作為量化賦分的依據。
(2)完成量化賦分 由護士長根據各登記本記錄的客觀情況,依據績效量化考核的標準,準確計算每人得分,并記錄在績效量化賦分表上,本人確認并簽名。
自2010年實行績效量化考核以來,護理質量明顯提高,病人滿意度提高,手術醫生滿意度提高,工作缺陷減少,受到表揚增多,業務學習次數增多(表1~表3)。

表1 2009年與2011年實行績效量化管理前后病人滿意度比較

表2 2009年與2011年實行績效量化管理前后手術醫生滿意度比較

表3 獎勵加分項目考核比較
工作績效量化考核表是將手術室的基本制度、服務態度、質量標準、對個人能力要求等軟指標轉化成硬指標,計分量化考核,用數據作尺度,并將其列成表格形式,便于考核的填寫和數據的統計分析。
3.1 具有管理的導向性和評價的客觀性 量化考核表的考核內容和考核標準明確了科室的管理目標,個人可依照管理目標作為自己的努力方向,并能通過不斷地按照考核標準進行各環節質量的控制,找出不足,定出改正措施,使護理質量持續改進[1]。在評價考核時按量化表的統一考核內容和考核標準,按章辦事,避免了評價考核的人為因素,可比性強,充分體現了公平公正的競爭原則。
3.2 加強護理質量細節管理,提高了護理質量,確保了護理安全 應用績效量化考核表,將每項護理工作分解成若干績效量化考核項目,每項均有詳細的內容和質量標準,護士長及質控人員隨時對照績效量化表進行考核并記錄缺陷,起到護理糾錯本的作用,加上護士自查,能及時發現工作中疏漏的細節問題,并能及時改正起到警示作用,護理工作中的各個環節更加細致、到位。使護理工作更加規范,不斷增加護士的工作自律性和工作責任心。減少了護理差錯的發生,使醫療糾紛隱患處理在萌芽狀態,護理投訴和機護理缺陷明顯減少,護理質量和病人滿意度明顯提高[2]。
3.3 促進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制定量化考核表前,必須要完善科內的規章制度,使考核內容相對穩定,大家有章可循;同時,管理者要學會運用各種管理方法,建立各項工作質量標準。才能使科內人員按照標準行事,從而推動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1]常后嬋,戴紅霞,曹艷冰,等.手術室護士績效量化考核評價體系的建立與使用效果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7):597-598.
[2]戴艷萍.“護理糾錯本”在護理質量細節管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