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鶴清
腎囊腫是指腎臟內出現大小不等的并且與外界不相同的囊性腫塊的總稱。常出現在腎臟的表面,單發或多發,囊腫大小不等,超過4cm的患者常需要手術治療。該病在泌尿外科中較為常見,并且隨著年齡的增加其發病率也在增加,60歲以后發病率達33%[1]。該病的臨床癥狀多不明顯,常因囊腫過大或是發生感染等因素引起局部疼痛及尿液性質改變而就診,目前一般采取手術治療的方法進行治療。本文研究經輸尿管鏡下囊腫內切開引流與經腹腔鏡治療腎囊腫,分析兩種治療方式的臨床效果,以利于更好的治療腎囊腫,取得較好效果,現陳述如下。
選取蘇州市相城人民醫院96例腎囊腫患者,男性58例,女性38例,年齡在36~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6.3±2.6)歲;左腎52例,右腎44例;腎盂旁囊腫有46例,單發性腎囊腫有33例,多發性腎囊腫有17例;腰痛腰脹患者30例,高血壓患者24例,伴腎功能不全患者有3例,血尿患者有10例;所有患者均經B超、CT檢查及順行尿路造影(IVU)確診,檢查結果顯示囊腫對周邊組織的壓跡,顯示囊腫直徑在4~6cm之間,平均直徑為(4.6±0.53)cm;所有患者術前常規檢查心電圖、血常規、生化、胸片、肝腎功能、出凝血時間等無明顯的手術禁忌;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8人;所有患者的一般情況、囊腫大小及分型、臨床表現等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1 經輸尿管鏡下囊腫內切開引流術:①完善術前準備,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后,取截石位;②常規消毒,鋪無菌巾;③用Wolf8/9.8F輸尿管鏡直視下進入腎盂,觀察腎囊腫對集合系統的壓迫情況,同時結合影像資料對腎囊腫進行定位,找到壓跡最明顯的位置,用輸尿管導管穿刺,抽取囊液做細胞學檢查及蛋白測定,確定為囊腫后,直視下運用電刀在壓迫明顯處地集合系統內壁與囊腫壁切開,引流囊液,以減輕壓迫。值得注意的是電刀切開處應該避開血管搏動明顯處,以避免損傷血管。④術后留置F5雙J管,并將導管近端留置于囊腫腔內,一個月后拔除。
1.2.2 腹腔鏡下腎囊腫去頂術:①完善術前準備,留置導尿管,運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后,擺好體位,將患者腰腹部架高,側臥位;②采用三點穿刺法[2],進入腹膜后隙;③切開腎脂肪囊,并游離腎囊腫,靜脈注入美蘭2ml,觀察囊腫的顏色變化,切開并引流囊液。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術后感染及住院天數情況;所有指標均由同一專業人員統計。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打包處理完成,采用卡方檢驗或t檢驗統計學方法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經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后,其手術時間、術中出血、住院天數比較,t=4.16,t=4.44,t=8.68,P<0.05.而術后感染例數,兩組無差異,P>0.05.說明經輸尿管鏡下囊腫內切開引流術的手術效果較經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效果好。詳見表1。

表1 兩組腎囊腫患者經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后相關指標比較
腎囊腫是泌尿外科較為常見的腎臟疾病之一,其發病與年齡的增長呈正相關[3]。隨著目前科學技術的進步,醫學影像學的發展,特別是B超及CT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對腎臟囊腫的患者檢出率也越來越高。其發病主要是由腎小管梗阻及供應腎小管的血管受阻,導致囊腫的發生[4]。一般腎囊腫的直徑在4cm之上時,患者出現腰痛、尿出血及囊腫壓迫集合管系統引起腎積水及壓迫腎血管引起高血壓等時,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目前對于腎囊腫的治療方法有許多,對于腎囊腫直徑較小而未引起臨床癥狀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療,而對于直徑較大或是產生臨床癥狀的患者,需要采取手術治療,而手術治療的方法有開放性手術[5]和微創手術。其目的就是將囊腫內的囊液引流出來以達到減輕壓迫的目的。本文研究的兩種微創方法治療腎囊腫患者,均有較好的效果,但是經手術治療后,分析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及住院天數,經輸尿管鏡下囊腫內切開引流治療腎囊腫較經腹腔鏡治療的效果好,患者可以明顯減少手術的時間、術中出血及住院天數,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經輸尿管鏡下進入腎囊腫內,充分利用了人體內的自然管道,可以經尿道、膀胱、輸尿管、腎盂等自然管道進入腎囊腫部位,具有創傷小、術中出血少及手術時間短等優點[6]。這樣可以較好的在直視下找到患者腎囊腫的部位及最為明顯的壓迫之處,從而找到囊腫的切開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囊腫切開之處必須避開血管搏動較為明顯的部位。術中靠近無明顯血管搏動的地方且離壓迫明顯處較近的地方切開,切口大小約1cm,過小不利于引流。同時將輸尿管導管插入囊腫腔內,以引流囊液,而輸尿管導管能刺激囊腔壁發生炎癥反應,利于囊腔壁的粘連和閉鎖,從而降低囊腫的復發率。當然對于腎下極的囊腫,需要運用輸尿管軟鏡以解決硬鏡的觀察范圍較小的弱點,同時對于較為表淺的腎囊腫、感染性囊腫和可能為惡性腫瘤的囊腫患者,在應用該種手術方法時需要慎重考慮。以避免術中感染及腫瘤的擴散,和因為隧道過長而影響正常腎臟組織的功能。但是總體來說運用輸尿管鏡下囊腫內切開引流術治療腎囊腫的效果是好的,安全可行的。
綜上所述,經輸尿管鏡下囊腫內切開引流術治療腎囊腫的效果明顯,有利于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及住院天數。同時其還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特點,有利于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和利于患者術后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吳孟超,吳在德.黃家駟外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514.
[2]周錫環,方建寧,彭光華,等.腹腔鏡治療腎囊腫23例臨床療效[J].中國衛生產業,2011,8(05):84.
[3]王曉平,藍志相,李恩春,等,經尿道輸尿管鏡下腎囊腫內切開引流術治療腎囊腫[J].微創醫學,2008,3(6):552-553.
[4]符保國.兩種手術方法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比較[J].實用臨床醫學,2011,12(6):49-51.
[5]姜彩霞.單純性腎腫的B型超聲診斷及介人性治療臨床分析[J],河北醫藥,2009(31):814-815.
[6]涂傳仕,諶輝鵬,魏世杰,等.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減壓術[J],當代醫學,2008,14(3):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