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桃
尿路感染是常見的感染性疾病,致病菌為大腸桿菌、副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糞鏈球菌、葡萄球菌等[1]。目前臨床治療尿路感染的方案尚不統一,針對不同類型的尿路感染應給予不同的治療方案。本研究比較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在治療急性尿路感染中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8年3月~2010年1月收治的100例尿路感染患者,納入標準:年齡>18歲;經實驗室確診為急性尿路感染,均有尿急、尿頻、尿痛、尿路刺激癥等急性尿路感染臨床癥狀,實驗室中尿常規白細胞>3個/Hp,治療前48h內未使用過抗菌藥。排除標準:嚴重心、肝、腎功能損害者;喹諾酮類藥物過敏者;糖尿病患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正在服用非甾體類消炎藥或丙磺舒等影響治療藥物吸收的患者。將100例患者按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兩組:①對照組(n=40):男性/女性=24/16,年齡21~70歲,平均(46.7±2.6)歲;根據尿路功能及解剖分為急性單純性尿路感染36例、復雜性尿路感染4例;②觀察組(n=60):男性/女性=36/24,年齡21~70歲,平均(48.2±3.2)歲,根據尿路功能及解剖分為急性單純性尿路感染53例、復雜性尿路感染7例;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均口服左氧氟沙星0.2g,2次/d;觀察組患者口服加替沙星0.4g,1次/d;療程7~10d,用藥期間不使用其他抗菌藥物。
1.3 觀測指標 治療前及療程結束后,所有患者均作尿常規檢查、血常規檢查、常規心電圖、肝腎功能檢查、中段尿細菌培養。①療效:觀察項目包括臨床癥狀及體征、實驗室檢查、病原學檢查。②安全性:藥物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腹瀉、頭暈、頭痛、皮疹等。
1.4 療效評價標準 按照衛生部擬定的療效評價標準[2],將治療效果評為3個級別:①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病原學檢查均正常;②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病原學檢查中有一項未完全恢復;③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者。以顯效率加有效率為總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2.0軟件進行x2建議,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1 臨床療效 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7.5%,低于觀察組的93.3%,兩組總有效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例(%)]
2.2 安全性 所有患者均無出現明顯心、肝、腎功能損害等嚴重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癥狀經藥物治療后緩解,所有患者順利完成療程。對照組出現惡心1例、腹瀉1例、輕度頭暈2例,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觀察組出現惡心2例、嘔吐1例、頭暈頭痛2例,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3%;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尿路感染常見于老年患者,常為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難等伴發尿路感染,也有排石過程中損傷尿路黏膜而繼發尿路感染者,老年女性患者則主要由于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陰道內乳酸桿菌大幅減少,該環境利于致病菌的繁殖生存,加上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而對病原體的抵抗能力下降易發尿路感染,其他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等,易引起尿路感染[3]。尿路感染也較常見于育齡女性,由于生理特點、藥物濫用或服藥依從性差,致使尿路感染反復發作,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多重耐藥性,臨床治療可能短期效果較好,但極易復發、再感染,形成治療困難的現象[4]。對于老年下尿路感染、復雜性尿路感染者、癥狀性腎盂腎炎者,一般要求治療時間為5~7d或7d以上[5]。
加替沙星是第四代氟喹諾酮抗菌藥物,由于分子中引入6位氟、8位甲氧基結構,其8位甲基氧結構使加替沙星能夠同時作用于DNA旋轉酶、DNA拓撲異構酶IV,不僅具有其他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的抗菌作用,還降低了光毒性、對革蘭陽性菌的耐藥性,因此提高了臨床安全性。加替沙星的抗菌譜廣,對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衣原體、支原體等病原體均有較強活性,同時對中樞系統的不良反應弱,具有明顯的抗菌后效應,能夠在組織內分布良好[6]。該藥抗菌作用較強,食物不影響藥物的吸收,能夠在體內吸收完全,藥代動力學具有分布廣泛、血藥濃度高、維持時間長、組織穿透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等特點。加替沙星對尿路感染常見的革蘭陽性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糞腸球菌等)均有良好的療效,而對于尿路感染常見的革蘭陰性菌(如大腸埃希菌、變形桿菌、沙門菌等)作用更為突出。國內相關臨床研究[7-9]表明,加替沙星廣泛應用于臨床尿路感染的治療中,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加替沙星7~10d短程療法用于治療急性尿路感染,效果較為滿意且安全。該藥服用方便,每日僅服一次,半衰期較長,屬于長效抗菌藥物,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總之,加替沙星短程療法是一種治療尿路感染有良好臨床療效的安全方案,可作為臨床推廣應用。
[1]陳秀華,范明弟.加替沙星治療急性尿路感染23例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20):80.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政局.抗菌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G].1993.
[3]韋曉英.老年尿路感染36例臨床分析[J].中國廠礦醫學,2008,21(4):510.
[4]鄧建軍.112例尿路感染原因調查與治療方法[J].當代醫學,2011,17(12):66-67.
[5]林善琰.當代腎臟病學[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520-531.
[6]唐秦秦.抗生素在全科醫療中的合理使用[J].中國全科醫學,2004,7(19):1425-1428.
[7]金文成,丁強,孫禹威,等.加替沙星治療28例急性尿路感染的臨床療效[J].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05,14(3):173-175.
[8]苗佳,梁德榮,文崇林,等.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療急性尿路感染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研究[J].華西醫學,2004,19(2):228-230.
[9]詹少錦,劉吉元,卞益民,等.加替沙星治療尿路感染療效觀察[J].中南藥學,2005,3(4):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