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煦杰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指患者的肝病是由于酒精對肝臟的傷害所導致,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患者會發展成為酒精性肝硬化,對人們的健康產生嚴重威脅。ALD在歐美國家比較常見,是中青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筆者對我院治療的酒精性肝病患者116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116例病例均為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治療的酒精性肝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肝臟病學會制定的《酒精性肝病診斷標準》的酒精性肝病的診斷標準,患者均存在長期、大量的飲酒史。其中男106例,女10例;年齡25~74歲,平均年齡(45.38±12.84)歲。
1.2 臨床表現 酒精性肝病沒有十分特異性的表現,主要的臨床表現包括:全身癥狀、感染癥狀、腹脹癥狀、惡心嘔吐癥狀等,同時患者常常伴有肝臟的明顯增大,并且肝臟的表面不平且質硬。酒精性肝炎的患者常常伴有明顯的發熱,嚴重的患者可以伴有黃疸。肝硬化的患者多伴有明顯的低蛋白血癥,同時伴有脾亢、腹水以及凝血酶原時間明顯延長等。
1.3 診斷標準 臨床上酒精性肝病的主要診斷不輕度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以及酒精性肝硬化。診斷標準為:患者有明顯的飲酒史,并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以及輔助檢查進行診斷,同時要排除由于藥物反應或者免疫代謝等原因引起的肝損傷。
本組116例患者中,20例患者為中輕度酒精性肝病,占17.24%,2例經病理證實;32例患者為酒精性脂肪肝,占27.59%,6例經病理證實;50例患者為酒精性肝炎,占44.64%,10例經病理證實;14例患者為酒精性肝硬化,占12.50%,其中8例合并有胃底靜脈曲張。其中2例患者發生肝性腦病,4例患者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4例患者凝血酶原活動度明顯下降,10例患者合并有乙型病毒肝炎感染,2例患者合并有丙型病毒肝炎感染。
1.4 治療方法 患者必須絕對禁酒,對于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的患者給予保肝藥物治療。對于酒精性肝硬化并發癥的患者,給予對癥治療。
1.5 觀察指標 監測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以及γ-谷氨酸轉肽酶(γ-GT)以及肝臟的變化。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數據資料用t檢驗,組間對比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飲酒量及飲酒時間與酒精性肝病的關系 隨著患者飲酒時間的增加以及每日酒精攝入量的增加,患者的酒精性肝病的病情逐漸加重。患者的酒精性肝病的病情與飲酒時間以及每日酒精攝入量成正相關。

表1 飲酒量及飲酒時間與酒精性肝病的關系
2.2 預后 本組116例患者在經過對癥治療,并絕對禁酒后,病情均明顯好轉,臨床癥狀及體征較治療前明顯緩解。所有患者均治療后隨訪12個月,飲酒時間為5~10年,并且每日酒精攝入量在20~40 g的患者,預后較好,其余患者預后較差,其中6例患者由于合并肝癌死亡。
人體內酒精的主要代謝器官為肝臟,因些長期大量的飲酒對肝臟造成十分嚴重的受損,從而導致酒精性肝病的發生。由于酒精性肝病沒有特異性的臨床表現,因此,在臨床診斷上比較困難,需要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以及實驗室輔助檢查進行綜合性的分析。轉氨酶的升高提示肝臟發生損害,如果長期飲酒的患者出現ALT的明顯升高,則需要注意是否發生酒精情肝病[1]。
嗜酒史是臨床上診斷酒精性肝病過程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依據。在臨床診斷的過程中,要對患者的飲酒的種類、量、時間、方式和進食的情況進行仔細的詢問[2]。對于嗜酒的患者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①患者是否確定存在肝病。②患者的肝病是否確定與患者的酒精攝入有關。③患者的肝病在臨床病理上確實屬于酒精性肝病的哪個階段。④患者排除其他原因導致的肝病。同時,酒精性肝病要與非酒精性肝病進行鑒別診斷,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炎以及藥物反應性肝損傷等。酒精性肝病的臨床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減輕患者的酒精性肝病的嚴重程度。②阻止患者肝纖維化的進一步發展或者使肝纖維化發生逆轉。③改善患者已經發生的營養不良。④對患者的酒精性肝硬化進行治療。
酒精性肝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必須做到徹底戒酒,酒精是酒精性肝病的主要發病原因,因此,為了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必須要求患者徹底的戒酒。只有從根源上徹底清除致病因素,才可以有效的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治療[3]。
綜上所述,酒精性肝病的臨床表現無特異性,以長期大量飲酒人群高發,需要對患者進行密切的觀察,以做到對酒精性肝病早發現、早治療,達到提高患者預后的目的。
[1]賈夢山.酒精性肝病70例臨床診治分析.中國醫藥導報,2009,6(25):154.
[2]鄒傳松.112例酒精性肝病臨床治療研究.中外健康文摘,2009,7(35):202-203.
[3]張霞.58例酒精性肝病臨床治療觀察.中國醫藥導刊,2009,11(3):375-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