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英 楊麗娟
短波療法,是一種應用波長為10-1米的超高頻交流電作用人體,以達治療目的方法,稱為超短波療法。由于治療時采用電容式電極,而電容場中主要是超高頻電場的作用,故又名超高頻電場療法。
盆腔炎是婦科的一種常見病,臨床上多抗炎對癥治療、效果不佳、為尋求理想的治療方法,我科應用超短波進行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60例,年齡23~30歲10例(16.6%)、30~40歲22例(36.7%)、40~50歲28例(46.7%)。病程<2個月12例、<一年28例、一年以上20例。以上病例均經婦科確診,且用抗菌素治療療效不佳而來理療。
臨床表現:本組60例均有腰酸 、腰骶部疼痛、腹脹、下腹部疼痛、月經不調、陰道分泌物增多、其中8例伴有盆腔積液。
1.2 方法 采用長春艾爾醫療儀器廠生產的CD-1A型超短波治療機、功率250W、波長7.3米、板狀電極、面積28×20 cm[2]、電極置于下腹部、腰骶部對置、電極與皮膚間的距離為2~3 cm、劑量60~80(無熱量-微熱量),1 次/d,每次15 min,12次為一療程。
1.3 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自覺癥狀(腰酸、腰及下腹部疼痛)及客觀體征(陰道分泌物、盆腔積液)、均消失。
顯效:自覺癥狀及客觀體征明顯減輕。
有效:自覺癥狀、客觀體征較療前有所改善。
無效:自覺癥狀及客觀體征無改善。
本組60例,治愈48例,治愈率80%,顯效8例,顯效率13.3%,有效4例,占6.7%,總治愈顯效率100%。病程與療程的關系見表1。

表1 療程與療程的關系
3.1 討論 盆腔炎是婦科比較常見的疾病,臨床上多抗炎對癥治療。盆腔由于炎癥刺激致使器官周圍粘連,炎癥組織增生而形成炎塊或積液,血液循環不通暢[1],因而各種抗菌素很難在局部發揮作用。
由于超短波是一種高頻電磁場具有良好的消炎作用,已在我科臨床廣泛應用,在超短波的作用下,改善了血液和淋巴循環,使局部白細胞和抗體增加,炎癥病灶迅速局限化、病理產物和細菌分泌的毒素得以排除、同時病灶PH值趨向堿性、消除了局部組織的酸中毒,治療局部鈣離子增加鉀離子減少、降低了局部組織的興奮性、減少了局部的滲出液、同時使巨噬細胞系統和白細胞吞噬能力增加、聚集素和補體增加,免疫過程加強[2]。從而有利于炎癥吸收和消失。同時超短波的電場作用給細菌造成不良的生活環境,抑制了細菌的生長繁殖,而使炎性得以控制,癥狀及體征減輕。
本組60例盆腔炎患者、治愈48例、顯效8例、有效4例、總治愈顯效率100%。說明此種療法治療盆腔炎是比較肯定的。
治療過程中應嚴格掌握劑量、急性期用無熱量;亞急性、慢性期用微熱量;劑量切不可過大。
3.2 體會 療程因病程長短而異,即病程越短、療程越短、療效越好。提示:盆腔炎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在用抗菌素的同時配合超短波治療,可大大縮短病程,提高療效,以減少患者的痛苦,本療法操作比較簡單、且無痛苦易于接受,是盆腔炎患者的一種理想治療方法。
[1]樂杰主編.實用婦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4:268.
[2]李維禮.理療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