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阿俠
醫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s)又稱醫院獲得性感染(HAI),是指住院患者在入院時不存在,也非已處于潛伏期的,而在住院期間遭受病原體侵襲引起的任何診斷明確的感染,無論受感染者在醫院期間或是出院以后出現癥狀[1-3]。其中,婦產科患者院內感染主要包括上呼吸道感染、皮膚炎癥、泌尿生殖系統感染等。應根據不同患者的具體感染情況采取相應處理措施,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治愈率,降低發病率,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患者的生活質量[4,5]。本文就我院婦產科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婦產科患者院內感染原因進行回顧性統計分析并對相應的感染提出護理討論,供廣大同行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婦產科分娩的患者1500例,年齡21~41歲,平均年齡(31.2±10.3)歲。
1.2 調查方法 以回顧性分析為主,按照《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制定的表格及患者住院過程中所檢查的各種結果為指標,對不同醫院感染進行分類總結。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以EXCEL表格處理,并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3.0進行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由圖1和表1可知,院內感染發生率最高的感染主要包括上呼吸道感染、皮膚炎癥、泌尿生殖系統感染,我院近年來院內感染的發生率大致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圖1 各類感染情況統計表(例)

表1 住院患者總感染率統計分析表(例)
3.1 感染原因分析
3.1.1 呼吸道感染 我院婦產科感染最多的疾病發生在呼吸系統(2.13%),可能的原因為:婦產科患者多以全身麻醉為主,對于全麻患者需要對氣管插管,容易損傷呼吸黏膜而引起呼吸系統感染。同時,產房常可見較多的陪同親屬,易導致產房內環境污濁,加之產婦免疫力相對低下,極易誘發呼吸系統感染[6-8]。
3.1.2 泌尿道感染 泌尿系統感染為我院產科院內感染的第二大危險因素(2.00%),其原因為:產科患者(行子宮切除術與剖宮產術患者)常需留置導尿管,產后抵抗力較差的婦女一方面由于導尿管刺激尿道,易導致尿道損傷,另一方面由于尿管留置是的無菌操作不嚴格是導致泌尿系統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6-8]。
3.1.3 皮膚感染 多為手術切口感染,多以會陰部位感染為主,會陰切切口極易為患者排泄物污染,致使細菌大量繁殖,容易造成感染。
3.2 護理對策討論
3.2.1 呼吸道感染 ①全麻手術時應注意保持嚴格的無菌操作,醫護人員應技術嫻熟,動作輕柔,最大程度地減輕對產婦呼吸黏膜的損傷。②加強產房管理,對家屬進行宣教,使其了解保持產房潔凈環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護士應注意保持產房通風,定期安排家屬探視患者等。
3.2.2 泌尿道感染 注意泌尿道插管的無菌操作,此步驟為預防泌尿系統感染的關鍵,應極為關注;術后還應對患者外陰進行清潔,并注意避免將污染的棉球擦拭患者手術部位;另外,醫護人員在手術中應最大程度地保護患者的膀胱和輸尿管的完好。
3.2.3 皮膚感染[6-8]做好產前健康教育,鼓勵家屬陪同產婦進行產前體操鍛煉,控制體重,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為后期生產和手術儲備體能;對于行會陰切開術的患者,操作中應嚴格保持無菌操作,避免產婦排泄物污染切口,同時提醒患者注意保持外陰清潔;對于行子宮切除術或剖宮產的患者,應注意保持患者腹部切口干燥,注意保持產房溫度,避免產婦出汗導致傷口感染,應注意保持患者腹帶的松緊度,并注意術后2 d后即可減少腹帶使用時間;保持患者的合理飲食,增加體能,增加抵抗力,促進傷口的愈合,盡早康復。
[1]阮菊意.婦產科患者醫院感染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2):4721-4722.
[2]李秀萍.產科患者院內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預防.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21):69-70.
[3]李雅琴,張景美.婦科手術后醫院感染原因分析及相應對策.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4):2931-2932.
[4]糜琛蓉,李和姐,張麗君,等.婦產科醫院感染調查分析與護理對策.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1(2):16-17.
[5]俞小萍.婦產科綜合病房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5):947-948.
[6]倪穎,王良鳳.綜合性醫院婦產科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3(11):34-35,42.
[7]劉金淑,韓全鄉.8500例婦產科患者醫院感染調查分析.中國公共衛生,2003,19(10):1244-1244.
[8]包甘芬.婦產科住院患者合并醫院感染的特征分析及預防對策.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