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君
哮喘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其發病率較高,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本文主要探討舒適護理對于高干病房老年性哮喘患者護理效果,評價其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 對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本院高干病房進行治療的86例老年性哮喘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哮喘診治指南(1997),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下:觀察組(n=43):男20例,女23例;年齡54~77歲,平均(66.8±3.2)歲;其中輕度7例,中度18例,重度16例,危重2例;誘因:有26例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有8例由于粉塵,有5例由于飲食(蝦蟹),有4例由于藥物引起。對照組(n=43):男21例,女22例;年齡52~78歲,平均(67.3±3.4)歲;其中輕度8例,中度19例,重度15例,危重1例;誘因:有27例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有7例由于粉塵,有6例由于飲食(蝦蟹),有3例由于藥物引起。經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誘因及疾病嚴重程度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抗炎、平喘及支持療法等治療,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及臨床癥狀進行密切監護,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舒適護理。
1.2.1 病房緩解的護理 保證患者病房緩解舒適,空氣流通,安靜,溫度適宜,室內避免花粉或煙霧存在,防止患者發生過敏[1];對室內物品進行全面消毒,應使用較為柔和的消毒劑,避免刺激過大。
1.2.2 心理護理 一般而言,老年哮喘患者常常會產生抑郁、焦慮等心理,一旦哮喘發生后,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限制,應該安排一位醫務人員或家屬陪在患者身邊,給患者更大的安全感,與患者進行積極溝通,幫助患者緩解焦慮等不適心理。
1.2.3 體位的護理 對于哮喘患者而言,大多采取側臥位或者半坐位,而仰臥位可以導致氣流受阻而誘發哮喘[2];對于哮喘發作的患者,取坐位或半臥位,盡可能減輕患者的體力消耗。
1.2.4 吸氧護理 主要采用鼻腔吸氧法或鼻塞法進行吸氧,在患者吸氧同時對其臨床表現進行觀察,向濕化瓶中及時補充水,注意吸氧管是否有移動或脫落等,保證吸氧過程安全舒適。
1.2.5 飲食護理 飲食應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多進食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對于哮喘患者應戒煙戒酒,避免過于辛辣,過冷或煎炸的食物。
1.3 效果評價標準 ①滿意度:采用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記錄比較。②舒適度:采用由專業人員自行設計的舒適度調查表,對兩組患者的護理舒適情況進行調查。③復發率:對兩組患者1年內的復發情況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軟件應用SPSS進行統計學分析。
2.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具體結果見表1。
2.2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舒適度比較 具體結果見表2。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舒適度比較
2.3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復發率比較 觀察組43例患者中,1年內有1例患者復發,其復發率為2.3%,對照組43例患者中,1年內有5例患者復發,其復發率為11.6%,觀察組患者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舒適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是從整體上對患者進行個性化的護理,幫助患者在心理上、生理上及社會上均達到健康的狀態,降低患者的不愉快程度。
本研究對于86例老年性哮喘患者隨機分為兩組進行治療,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觀察組(舒適護理),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95.3%,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為79.1%,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舒適度為93.1%,對照組患者的舒適度為74.4%,觀察組患者的舒適度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1年內復發率(2.3%)低于對照組(11.6%),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將舒適護理用于高干病房老年性哮喘患者護理中,具有很好的臨床效果,不僅能夠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及舒適度,同時能夠降低復發率,具有很好的臨床價值。
[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氣管哮喘的定義診斷治療療效判斷標準及教育管理方案).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7,20(5):261-267.
[2]徐筠.支氣管哮喘理論及治療護理發展近況.中國當代護理雜志,2010,20(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