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瑜
近年來人們積極探討“寓作文教學于實驗活動之中”的做法,但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實驗作文”指導課出現(xiàn)一味模仿、模式僵化、過程單調(diào)的弊端,在學生習作上則表現(xiàn)為用語雷同、沒有創(chuàng)新、缺乏靈性。筆者以為,其根本原因是執(zhí)教者在指導過程中沒有處理好實驗、科學、作文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少一點包辦代替,多一點自主體驗
鏡頭一:“實驗作文”課《火山噴發(fā)》
教師在講臺前演示完“火山噴發(fā)”的模擬實驗,請學生談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要求學生把看到的、感受到的寫下來。關(guān)于實驗的過程,孩子們大多這樣寫:“……只見老師先舀了兩勺小蘇打粉,倒入‘火山口,接著拿出一個杯子,往里面注入白醋,又滴了幾滴紅鋼筆水。最后,把杯中的液體全倒入‘火山口,紅色的‘巖漿流了出來……”
老師演示得很精彩,孩子們也觀察得很投入,但為什么卻只有記賬式的、沒有靈性的語言呢?這是缺少體驗的緣故。眾所周知,孩子們之所以喜歡實驗,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能一飽眼福,更多的是因為實驗?zāi)芙o他們帶來全新的體驗,這種體驗是正在進行時的而不是過去回憶式,是調(diào)動多種感官的實踐而不僅僅是旁觀。如果將實驗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放手讓他們親自動手設(shè)計、完成實驗,讓他們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或是失敗的沮喪。那么孩子們在這樣豐富的內(nèi)在情感體驗的驅(qū)動下寫出來的作文自然就精彩紛呈了。
改進后案例:
將實驗材料分給學生,要求孩子們分組用這些材料來設(shè)計一個火山噴發(fā)的模擬實驗。在實驗操作之前,小組可以先交流設(shè)計實驗的方案。在完成實驗操作后,全班交流實驗中最有趣、印象最深的事,教師相機進行語言積累與運用方面的點撥。在實驗的設(shè)計、操作和總結(jié)等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只是發(fā)揮著指導、啟發(fā)的作用。整個過程,孩子們充分運用身上的“五員大將”——眼耳鼻舌手,寫作的激情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了,請看下面的學生優(yōu)秀作文例句:
1.剎那間,紅紅的“巖漿”流了出來,只見紅色泡沫越漲越高,很快便溢出“火山口”。此時,我們欣喜若狂,不約而同地喊出:“哇——”。再看組長,他的兩眼瞪得大大的,似乎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成功)
2.真能成功,我可就“光宗耀祖”了!因為太著急了,我直接往已經(jīng)“吃”了許多小蘇打的“火山口”里再加了一勺。嫌加墨水太麻煩,我直接把醋倒了進去,結(jié)果溢出來的只是變異的巖漿(白色)……(失敗)
3.“巖漿”順著“山勢”流到“山腳”。這種景象,讓我仿佛看見了火山噴發(fā)時火紅的巖漿一瀉千里的情景,太壯觀了。(獨特體驗)
“酸甜苦辣都有營養(yǎng),成功失敗都是收獲?!斌w驗是科學探究、自主寫作的原動力。充分體驗,才有情趣盎然的作文!
二、少一些科學道理,多一些人文感悟
鏡頭二:兩篇實驗作文的結(jié)尾
《雞蛋的秘密》:老師告訴我們這是“重心”問題。熟雞蛋里的液體已經(jīng)凝固,重心不變,就能保持平穩(wěn)快速地旋轉(zhuǎn);而生雞蛋里面裝的是液體,重心不穩(wěn)定,就會東歪西倒??茖W真是無處不在。小小的雞蛋讓我學到了不少新知識。
《掉不下的硬幣》:老師告訴我們,中指對無名指牽制最大。當中指被固定了,無名指也無法動彈,硬幣當然就被兩個手指夾住而無法放開。科學實驗真有趣,既鍛煉了動手能力,又學到了不少知識。
在科學實驗作文中揭示科學道理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孩子們都只會以科學道理作為結(jié)尾,作文就會因缺乏多樣性而顯得呆板。孩子們之所以感到除了科學之外無話可說,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老師沒有提供機會讓他們浮想聯(lián)翩。在實驗作文的指導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實驗現(xiàn)象中找到聯(lián)想的觸發(fā)點,進而打開個性化的作文思路。這樣,每篇文章的立意也就各不相同了。
改進后案例:實驗作文《掉不下來的硬幣》
在孩子們親自體驗硬幣被夾在無名指之間掉不下來之后,老師這樣引導他們:請同學們想一想,從“掉不下來的硬幣”這一科學現(xiàn)象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能不能結(jié)合你們的生活,談一談你們對這一現(xiàn)象的感悟。孩子們紛紛將視角轉(zhuǎn)向自己的生活,去尋找這一實驗現(xiàn)象所反映出來的生活本質(zhì)。有的從“掉不下來的硬幣”聯(lián)想到“定勢思維”的危害,有的則想到“父母的愛”,思維的深度與廣度得到拓展。請看作文片段:
……從被夾住的硬幣,我想到了父母的愛。我就是這枚硬幣,而夾著硬幣的兩個無名指就像是我的爸爸媽媽,他們緊緊地把我抱在懷里,給我無限的關(guān)愛,唯恐有什么閃失。記得有一天晚上,爸爸媽媽都出門了。這時,突然停電了。風吹在門縫上發(fā)出“呼呼”的聲音,我怕極了,躲在床上不敢下來。過了一會兒,一個熟悉的身影從黑暗中走來。是媽媽,媽媽說:“聽說沒電了,就回來看看?!薄?/p>
感謝這次實驗,它讓我明白了爸爸媽媽對我的愛。
三、少一點固定模式,多一點創(chuàng)新形式
好作文拒絕套路和固定的模式。但是實驗作文又的確太容易落入模式化的窠臼,其課堂模式不外乎“交待任務(wù)——實驗操作——交流所得——記錄過程”這幾個環(huán)節(jié)。筆者以為,要想讓學生的作文有新意,實驗作文的教學方式就要創(chuàng)新。
首先,可以引導學生改變一下作文的角度。同是“空氣魔術(shù)師”,(將氣球套在礦泉水瓶口,往瓶子里吹氣,氣球吹不大。)可啟發(fā)學生以做實驗的心情作為開頭,也可以從礦泉水瓶中的空氣寫起;主人公可以是實驗者,也可以是瓶中的空氣。其次,可以改變一下文體??梢詫懼荚诮沂究諝庑再|(zhì)的說明文,也可以寫由瓶中的空氣引發(fā)人生思考的記敘文,還可以以空氣的口吻寫一篇趣味童話。
大個子開始吹了,只見他拍拍胸脯深吸了一口氣,鼓起腮幫子用力一吹。我分明看見從他的嘴里沖出許多家伙,跑進氣球里。原本癟下去的氣球開始挺直了腰。這時,我突然覺得周圍變得擁擠起來了,我的同伴紛紛朝我擠壓過來。有的都被擠得變形了。我頓時覺得胸悶、頭暈?!斑@是怎么啦?”我嚷道?!霸龠@樣下去,我們就要變成肉餅了!同志們,我們要團結(jié)起來,把他們趕出去……”一位空氣屆的長者這樣發(fā)號施令……就這樣,拉鋸戰(zhàn)開始了,我們出不去,他們也進不來……
總之,實驗作文教學要注重體驗、注重聯(lián)想、注重形式,要多方面地激活孩子們的語言智慧,只有這樣,作文才能成為一種令人快樂而有成就感的事情。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清市城關(guān)小學 責任編輯:辛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