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在教學改革的大潮中,作為教師,要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和責任感,告別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單一的授課方式和角色定位,做學生成長的導航、愛心的使者、學習的助手、行為的楷模。讓學生在愉快、健康、和諧的氛圍中成長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關鍵詞:角色課改道德教育愛心
做一名職業教師已二十余年了,可每每想到“教師”這一詞語,都不免會驚醒端坐,如芒刺在背,引發很多思考。回顧從教的歷程,剛參加工作時,不能正確把握師生的距離,和學生稱姐叫妹,沒大沒小,以致于課堂紀律都不能保證。后來,意識到問題,又矯枉過正,變得過于嚴厲,拒學生于千里之外,效果同樣不好。隨著年齡的增加,不斷地積累生活和工作經驗,意識到教師的角色不是單一的。到底該是怎樣的呢?目前,我校在區教研室的督導下積極進行課程改革,倡導讓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這又促使我再一次思考教師的角色定位。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淺認識,請讀者指正。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教書匠和講解員,其角色定位是把自己知道的書本知識轉授給學生,因而,只要教材熟悉,教案確當,邏輯結構清晰,語言表達通暢,就算盡到了教師的責任,如果再能講得詼諧風趣和深入淺出,使學生愛聽,就是一個好教師。然而,社會發展到今天,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社會急劇變革,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師生之間已經不完全是單純的傳遞和接受關系了,學生可以從其他渠道獲取知識,教師也應多角度多渠道地影響教育學生。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不那么單一了,教師的角色也多元化了。
首先,教師是學生人生航船的導航者。最近發現班里有在宿舍里打人搶錢的現象,而且是多人欺負一個又瘦又小的殘疾人的孩子,事發后,師生都很氣憤,同事們都認為學生的做人教育更重要,應該幫助學生發現和培養他們的愛心和善良,我也深有同感?,F實社會良莠不齊,青年學生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時期,若不正確引導,可能迷失方向。
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具有十分強烈的責任意識,要真正在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塑造學生美好心靈方面下功夫,教師應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高度責任感。目前獨生子女多,父母、長輩溺愛多,造成多數孩子勞動觀念差,生活自理能力差,奉獻意識差。這就要求教師在學?;顒又袔椭麄兛朔陨砣觞c,在家長配合下,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尤其在互聯網時代,學生走上信息高速公路,去領略網絡世界的“風景”,若缺乏引導,可能帶來災難。教師就要及時地承擔起這份責任,做好學生的人生導航。
其次,教師是傳播愛心的使者。有人說:“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教育和熱愛學生結合起來,他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睈凼谴蜷_心扉的鑰匙,但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更困難。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著的愛,才能激發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才能去關心他們的成長,才能去教書育人,才能尊重學生人格、引導學生成才:學生只有切實地感到老師是在誠心誠意地愛護自己,關心自己,幫助自己,才會對你產生歡迎的傾向,喜歡接近你,并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導。反之,如果他們沒有感覺到你有愛生之心,他們就會在情感上對你采取冷漠、猜疑、反感甚至抵觸的消極態度,那樣的話,無論你怎樣苦口婆心,他們也不會接受。所以,具有愛心,是教師取得教育成果極為重要的前提,對學生愛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
怎樣表達愛呢?生活上的關心是愛,學習上的嚴格要求也是愛,對學生的理解寬容更是愛,教師愛學生,就要扮演好多種親情角色:在生活中像母親——慈愛;在行為規范中像父親——嚴格;在行為示范中像兄長——典范;在課外活動中像大姐姐——親切;在傳授知識時像哲人——博識;在討論問題時像伙伴像朋友——平等;在幫助學生改正錯誤時要像老奶奶——耐心。還要學會扮演保護人、公正的裁判、心理輔導員、傾聽者、同情者、欣賞者等角色。善待每一個學生,做學生喜歡的教師,讓師生雙方共同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
再次,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傳統的教育中,教師是組織者、領導者、傳授者,師生之間不平等,知識由教師單向傳輸給學生。在現代教學和研究性學習中,師生是互動的,在學術上,老師的優勢是有限的,甚至毫無優勢,教師的角色應該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管理者、參與者、協作者。作用應著重體現在“導”上。若想引導好學生,教師應該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放下架子,深入到學生中,參加學生的活動和學生多交流,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和心理特征,并做好家訪工作。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以及家庭情況進行談心和教育。充分地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把學生真正當成學習的主體。只有教師把學生當做朋友,建立平等的關系,教師才能自覺地去營造一種民主、寬松、開放、自由和包容的創造性環境,才能使對學生的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最后,教師還是學生行為的楷模。教師擔任教書育人的重任,只有品德高尚、知識淵博的人才能作為人師,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以德育人”。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我國春秋時期的大教育家孔子說:“其身正,不令則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睗h代哲學家楊雄說:“師者,人之模范也。”教師應把言傳和身教完美結合起來,以身作則,行為示范。例如:課堂上隨手關掉不需要的燈,不隨地吐痰,不浪費粉筆,不亂扔垃圾等等。雖然是小事,但相信會給看到的學生以影響。儀表端莊、舉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教師的人格力量來自于教學水平和道德情操的完美統一,在知識、語言上、行為上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論在校內、在學生中還是在校外,都應嚴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時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做有損于人民教師形象的事情。
總之,教育是樹人工程,關乎國家的百年大計,而教師又是這項工程的尖兵,責任之大,人皆知曉。這也正是我每念及此就如坐針氈的原因。我愿當代之教師皆能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振興我國的教育事業而努力。
王麗霞,山西長治郊區漳村礦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