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姣 唐智



摘要:中小企業是西藏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戰略能力直接影響著西藏經濟的發展水平和區域競爭力。從戰略柔性的內涵出發,結合西藏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構建了含有柔性文化、柔性結構、柔性資源和柔性流程四個要素的西藏中小企業柔性戰略體系,并闡述了具體實施步驟,以期為西藏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柔性戰略;西藏;中小企業
中圖分類號:F27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3-0016-03
據《2011年西藏統計年鑒》,2010年,西藏共有工業企業479個,中小企業占總體的99.8%。可見,中小型企業在西藏經濟發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隨著競爭的加劇和環境變動性的增強,西藏中小企業原本落后的戰略思想對其發展的制約性日益凸顯。在信息經濟和電子商務經濟時代下,企業競爭力研究領域也催生出一些前沿理論,其中,有關實證研究表明:戰略柔性和企業績效之間存在積極的相關性,戰略柔性是塑造企業動態競爭力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結合中小企業靈活性的特點,本文嘗試將柔性戰略引入西藏中小企業的戰略管理中,目的是為其構建柔性的戰略體系,增強其抵御風險的能力,提高其生存能力和應變能力。
一、柔性戰略的內涵
柔性戰略(或“戰略柔性”)的研究最早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的管理文獻中(陳一君,2008),而對企業柔性戰略的系統性研究卻開始于1978年M.Mandclbaum的研究。他從企業生產系統柔性出發,將柔性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行動柔性——反映企業以變應變的能力,即通過組織和結構的變動,增強系統適應變化的能力;二是狀態柔性——反映企業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即企業不受環境變化影響,以保證生產系統相對穩定、繼續有效地運轉的能力。而后,此領域的研究逐漸增多,不少學者界定了柔性戰略(表1)。其中,Harrigan(1980)在本質上將柔性戰略視為戰略轉換的能力。Sanchez(1993)還指出柔性戰略是企業對來自動態競爭環境的各種需求的反應能力,是企業應對不確定性的基本途徑。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柔性戰略是指企業在長遠目標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所做出的主動或被動適應環境變化的未來行動方針,必要時企業的長遠目標會發生演變。它具有如下特點:(1)快速適應環境的變化。柔性戰略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能及時根據外界的威脅或機遇做出相應的變化。環境適應能力強、變動快是柔性戰略最主要的特點。(2)比一般戰略更多的資源儲備。柔性戰略的彈性和韌性決定了企業必須儲備更多的資源和能力以備使用。(3)博弈性。柔性戰略強調企業在判斷環境狀況的基礎上選擇恰當的行動方案。(4)變動性與相對穩定性的結合。戰略柔性并不是一味地強調變,而是在面臨威脅和發現機遇時才變,相對穩定性是企業正常運轉的主導力量。
二、西藏中小企業的特點及發展環境
戰略柔性是有途徑依賴性的,要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逐步調整和積累。西藏中小企業的自身特點是構建柔性戰略體系的基礎,具體特點如下。
(一)生存和競爭能力差
一是經營規模小,不具規模經濟優勢。2010年,西藏規模以下工業企業382個,占全部中小企業總個數的79.9%。二是缺乏競爭力。西藏中小企業生產設備落后,工藝陳舊,產品標準化程度低、質量差、技術含量不高,缺乏競爭力。三是人員素質差。西藏中小企業內部管理人員與一線人員的業務和文化素質普遍較低,人才匱乏。同時,部門分割,各個部門的本位主義嚴重,協調合作意識較差。四是組織結構不合理,管理機制和管理理念落后。西藏中小企業由于歷史和區域等眾多原因,管理落后,組織結構臃腫,職能部門不健全,管理理念依然是計劃經濟的理念。總之,西藏中小企業自身的盈利能力差、競爭能力差,難以適應新的發展局面。
(二)“季節性”特點明顯
西藏高寒缺氧的氣候和居民的遷徙性決定了該地區企業的發展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每年12月至次年3月西藏很多企業的發展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尤其是礦業、旅游業及與之相關的餐飲業、酒店業。如何應對淡季的“清閑”和旺季的“供不應求”一直是困擾西藏中小企業的主要問題之一。
(三)生存環境動蕩性凸顯
首先,經濟環境變化迅速。隨著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的召開,西藏進入了跨越式發展的黃金時期,西藏的人均收入逐年大幅提高,居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不斷發生變化。其次,社會文化環境呈現復雜性和多樣性。2007年青藏鐵路開通后,西藏與外界的聯系日益頻繁,流動人口逐漸增多。流動人口豐富了西藏原有的社會文化環境,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沖擊著原有的價值觀,改變著居民的消費觀念。為適應這些新的動態性的環境,獲得長足發展,西藏中小企業實施柔性戰略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再次,競爭加劇。十二五規劃為西藏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優惠政策,更多的內地企業涌入西藏,甚至有一些國外大企業也開始進軍西藏,使得西藏的競爭環境更加激烈。
三、西藏中小企業柔性戰略體系的構建
Sushil(2005)總結了導致企業變革的八種力量(圖1):全球化、新的機遇、競爭、顧客需求、新技術、商業電子化、兼并與收購、政府政策與法規。正是這八種變革性力量使得傳統戰略無法適應新的環境。由此可以推斷:企業必須以這八種變革性力量為導向構建柔性戰略體系,以應對八種力量帶來的變化,從而增強企業動態能力。基于此,結合西藏中小企業特點,筆者認為,西藏中小企業柔性戰略體系應由柔性文化、柔性結構、柔性資源和柔性流程四個要素構成,如圖2所示。
資料來源:Sushil(2005) A Flexible Strategy Framework for Managing Continuity and Change,Global Business and Competitiveness.1:25.
(一)柔性文化
柔性文化是指企業文化在保持企業核心價值觀和使命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具有較強的包容性、延展性、區域性和時代性。柔性文化在保證“核”不變的基礎上,能夠容納不同的價值觀,又能夠與時俱進,不斷吸收新思想,避免文化僵化對企業變革的阻力。西藏是一個以藏族為主的多民族聚集地,由于民族、宗教信仰多樣性等導致了價值觀的多樣化和復雜化。目前的西藏中小企業缺乏系統的柔性文化,更多的是依靠傳統的民族文化,這導致無論是高層領導者的發展理念還是員工的工作理念都跟不上時代的需求。
(二)柔性結構
柔性結構是指具有一定彈性、信息流暢通、命令鏈清晰的企業組織結構,能夠應對戰略的變化。錢德勒的研究表明:組織跟隨戰略,組織是戰略的執行載體;柔性組織結構是柔性戰略得以實現的載體。柔性結構最大的特點是組織結構的扁平化、管理幅度增大,同時還包含完整的危機預警系統。西藏中小企業應根據需要重構組織結構,正確處理集權與分權的關系。
(三)柔性資源
柔性資源是資源配置、儲備和動態整合能力。柔性資源包含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等方面的資源儲備。在人力資源儲備方面,要定期安排相關員工參與培訓,掌握行業最新的整體動態,具備相應的能力;在物力、財力資源儲備方面,根據行業特點,進行適量的原材料、現金等儲備,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和稀缺資源的依賴性;在信息資源儲備方面,企業應有完整靈敏的信息系統,掌握最新的信息資源。資源儲備要量力而行,資源儲備過多會導致資源的閑置和浪費,加重中小企業的運行負擔。西藏中小企業在培育柔性資源的過程中,應改變現有的粗放型增長方式,減少對要素的依賴性,增加知識含量。
(四)柔性流程
柔性流程是指在生產、銷售、服務等流程中,采用兼容性流程,或設置備選方案,使流程能力留有余地,以應對動蕩環境的沖擊。柔性流程是企業應對外界技術變化、惡性競爭的重要武器。西藏的環境動態性日益凸顯,西藏中小企業應注重流程能力的提升——改進或重組現有流程,提升技術研發能力,采用流程應符合生態標準和國際標準,以應對外界技術變革和政策變革的沖擊。
四種要素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柔性文化是柔性戰略的核心,柔性結構是柔性戰略的載體,柔性資源是柔性戰略的物質基礎,柔性流程是柔性戰略的具體執行。四者間相互作用,共同形成柔性戰略體系。
四、柔性戰略實施步驟
根據戰略實施的流程,西藏中小企業柔性戰略的實施步驟如下:
第一,確立明確的長遠目標。企業的長遠目標隨著環境的變化,有可能發生演變,但這并不是說企業可以使長遠目標缺位,相反,具有明確的長遠目標是柔性戰略實施的前提。哈佛大學的一項調查表明長遠目標的確立是非常重要的。西藏中小企業應改變缺乏長遠目標的現狀,根據企業使命確立長遠發展目標。
第二,建立扁平化的柔性組織結構和危機預防機制。扁平的組織結構大幅減少了層級的阻礙,使組織的信息流通更暢通,效率更高,反應能力更快。危機預防機制能夠及時處理危機事件。
第三,培育多元柔性文化。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指導著企業的整體和長遠發展。在內外企業信任危機的市場環境下,西藏中小企業應充分發揮藏族文化的優勢,發展以藏民族文化為主導的多元文化制衡的柔性文化。在企業內部,建立學習型組織,增強員工的忠誠度,培養員工終身學習的習慣,使其容易接納新事物、善于創造;在企業外部,獲得公眾的認可和信任。另外,還應注重藏族傳統文化的揚棄,藏族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
第四,儲備資源和提高整合資源的能力。企業根據其業務特點,儲備相應的資源,保持與科技發展的一致性。資源儲備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資源的儲備。中小企業一定要儲備一些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人力資源,不斷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新思路。同時,提高整合資源的能力。如西藏中小企業面臨經濟淡季時,可以重新整合現有資源——可采取對產品進行改進、培訓員工、準備旺季時的生產或營銷方案等養精蓄銳的措施;也可在淡季時將產品銷往別處,也可利用現有的資源開發新產品等。
第五,流程再造。以柔性戰略為指導,重構企業的流程,使企業的流程能夠將柔性文化、柔性資源和柔性組織結構對接,保證柔性戰略得以實施。
第六,平衡“相對穩定性”與“變動性”。西藏中小企業可在長遠目標的指導下逐漸形成自身的動態核心競爭力。在日常運行中堅持既定的戰略;需要變革時,充分發揮柔性文化、柔性組織結構、柔性資源和柔性流程的優勢,順利實現蛻變。
結語
西藏中小企業柔性戰略體系是由柔性文化、柔性結構、柔性資源和柔性流程四個要素構成的有機體,是用以應對環境的變革力量,可為西藏企業的季節性發展難點尋求新的解決思路。柔性戰略的實施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過程,需要企業各個環節的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
參考文獻:
[1]陳靜,潘多.西藏中小企業發展相關問題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5):36-40.
[2]陳一君.論戰略柔性的本質和作用機理[J].改革與戰略,2008,(4):138-141.
[3]何清.打造動態競爭力[J].商業時代,2005,(36):23-24.
[4]錢亞鵬,陳圻.企業戰略柔性研究述評[J].商業時代,2008,(22):42-44.
[5]孫寶文,涂艷,等.企業戰略柔性關鍵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0,(12):132-144.
[6]王核成,鄒訓敏,王瑞.基于動態能力的戰略柔性[J].商業研究,2005,(12):40-42.
[7]汪應洛,等.企業柔性戰略——跨世紀戰略管理研究與實踐的前沿[J].管理科學學報,1998,(1).
[8]Aaker,D.A.,Mascarenhas,B.The Need for Strategic Flexibility[J].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1984,(5): 74-82.
[9]Bahrami,H.The Emerging Flexible Organization: Perspectives From Silicon Valley[J].Californa Management Review,1992,(34):33-51.
[10]Harrigan,K.R.The Effect of Exit Barriers upon Strategic Flexibilit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0,(12):63-64.
[11]Hitt,M.A.,Keats,B.W.,DeMarie,S.M.Navigating in the New Competitive Landscape: Building Strategic Flexibility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21st Century[J].Academy of Management,1998,(12):22-42.
[12]Matusik,Sharon F,Charles WL Hill.The Utilization of Contingent Work,Knowledge Creation,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of Review,1998,23 (4):680-697.
[13]Sushil.A Flexible Strategy Framework for Managing Continuity and Change[J].Global Business and Competitiveness,2005,(1): 25.
[責任編輯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