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經濟學院 廣東培正學院 杜璐璐
1951年,美國紐約的弗蘭克林國民銀行發行了第一張現代意義上的信用卡距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而在中國,直到1995年3月,廣東發展銀行才發行了我國第一張真正意義上的信用卡,但中國信用卡發展迅速,截至2011年第一季度末,全國累計發行信用卡為2.42億張。
伴隨著信用卡的快速發展,資深專家稱,真正對中國信用卡形成沖擊的是欺詐風險,占總比重的90%左右。并且非過卡交易及偽卡交易等呈快速上升趨勢,2010年比2009年至少翻了一番。另外,目前通過網絡進行信用卡套現也大有蔓延之勢,我國面臨著信用卡風險加劇的威脅。本應絕對安全的信用卡漸漸變得越來越不安全了。那么如何能夠使信用卡更安全呢?
下面,分別從銀行方面,商戶方面以及持卡人方面等幾個角度出發,看一下大家應該怎樣做才能確保信用卡的高度安全性。
單純的為了提高發卡量而降低開卡門檻或是盲目的開卡實際上是一種目光短淺的行為。銀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重新定位發卡量的重要性。現在很多銀行為了大力發展信用卡,把發卡量作為重要的指標對相關職員進行考核,這就導致很多職員完全以發卡量為目標,最終社會上出現了很多死卡或休眠卡,這些卡片信息如果遭盜用,將帶來巨大的損失。
(2)在信用卡資料的審核過程中,做到嚴格審核,不給造假之人以可乘之機。
目前,銀行在收到客戶提交的信用卡申請資料后,會根據資料的內容對相應的項目進行打分,按照綜合得分給出信用額度,一般很少去核實資料。這樣就會導致電腦評分跟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的誤差,最終給出偏高額度,從而帶來一定風險。
(3)做好客戶信息的保密工作。制定保密規范,嚴格執行,不能有絲毫懈怠。凡是作廢的客戶資料都應通過碎紙機銷毀。另外,銀行在資料審核時,應對客戶資料進行分區,每個區域設立單獨的審核崗位,確保不會有職員看到完整客戶信息,降低信息泄露的可能性。
1.2.1 技術上保證信用卡安全性
第一,美國的信用卡無密碼,但前提是美國的《信用卡發行法》中規定了合法持卡人因被盜用等非主觀因素造成的損失,不需要賠償或僅需承擔很小的責任。在中國,由于信用卡相關的法律規范比較單一,如果不設置密碼,盜刷風險就會很大。所以,銀行要提供多種授權消費模式供持卡人選擇。銀行還可以推出消費短信提醒,設置交易限額,憑指紋交易等越來越多的交易安全服務。
第二,銀行應不斷完善安全服務,提高風險監控水平。如今,花旗銀行在內的眾多銀行信息系統已經能夠捕捉到持卡人與平時消費習慣不同的消費異常,然后馬上通知系統,立即致電或者短信詢問持卡人。
第三,加強境外交易的國際合作與監督。隨著國際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人走出家門,到境外旅游等都會用到信用卡。由于西方很多國家信用卡交易是憑簽名而無需密碼的。這對我們的信用卡安全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威脅。因此,我們必須加強與境外金融機構的國際合作,加強境外用卡的實時監控和監督。
1.2.2 加強對商戶的管理和監督
銀行在審核商戶時,必須實地確認,開通POS機后,也要定期對商鋪回訪。并且還應制定商戶收銀員操作規程,定期對收銀員進行培訓,要求他們嚴格按照流程操作。銀行要定期對商鋪使用POS機的情況進行分數評定,合格的才能繼續使用,如果涉嫌違規,一定要堅決取締其POS收款功能。
1.2.3 做好信用卡安全用卡的宣傳工作
為了打擊信用卡欺詐犯罪,銀行應該通過各種途徑,充分利用自己的柜臺,群發短信,網站,網點電子滾動屏,廣告招貼等平臺向信用卡客戶做出適當的提醒。尤其是,有一些新興的,高科技的信用卡欺詐行為發生候,應及時告知客戶。現在越來越多的銀行都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并且開始進行嘗試。比如:打開中國建設銀行的網站后,會自動跳出一個防范釣魚網站詐騙的提示信息“關于防范釣魚網站詐騙的提示”。這種溫馨提示建議在銀行系統內進行大力推廣。
目前,對即將到期的信用卡,銀行方面一般會短信通知持卡人,并且詢問持卡人是否換新卡。根據持卡人的意愿,會制成新卡直接寄送給持卡人或者不制卡,但是到期卡一般交由持卡人自己處理。這樣就形成了一定的風險。所以,建議銀行在為持卡人換卡的時候,要提醒持卡人不作廢到期卡的風險,或者可以通過某些方式對到期卡進行回收。
銀行業的利潤率非常高,在維護金融安全,用卡安全這一方面,銀行有責任也有義務加大資金投入,研發新技術,對現有設備以及金融產品進行更新換代,全面提高金融安全性。
對于持卡人來說,避免遭受欺詐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選擇適合自己的信用卡種,養成良好的用卡習慣,處處留心,時刻提高警惕,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損失。
隨著信用卡的高速發展和持卡人警惕性的提高,一些簡單的信用卡欺詐可能越來越難實施。信用卡欺詐向高科技化、向非過卡交易發展,比如上網上購物等。這就需要持卡人經常關心時事,多看新聞報紙電視節目等等,時時關注信用卡相關信息。
(1)保存好自己的卡片并簽名。第一,嚴格按照發卡行的要求,信用卡只能本人使用,不能借給其他任何人使用。第二,刷卡消費時,要確保卡片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第三,刷卡完畢后,從收銀員處收回卡片時,要確認是否是自己的卡片。第四,卡片的背面在開通卡片時一定要簽上自己的名字,最好使用有自己風格的,他人難以模仿的字體。
(2)保存好自己密碼。第一,請務必保存好自己的密碼,不能向任何人透露。第二,刷卡消費或者提取現金時,輸入密碼要遮擋。第三,設置密碼時,避免使用生日和過于簡單的數列以及身份證等持卡人證件上的數列。
(3)刷卡消費時在輸入密碼前,先確認金額,再認真核對刷卡信息。
(4)妥善保存持卡人刷卡存單。
(5)確保通過正規正確的渠道使用信用卡。第一,使用ATM等自助設備時,要留意自助設備是否被安裝了密碼讀取裝置或磁條讀取裝置等。第二,事先記住或在手機中存儲銀行或銀聯等金融機構對外公布的統一客服電話。第三,利用網絡使用信用卡時,一定要登錄官方公布的網址,切勿通過搜索引擎搜索網站。第四,網上購物最好選擇一些知名度高,受眾多,絕對值得相信的大型購物網站。第五,盡量使用支付寶等一些第三方支付平臺。這樣可以更有效的保護持卡人的資金安全。
(6)經常了解銀行推出的有關信用卡安全的服務,為自己的信用卡設置多重安全保障。比如:第一,設置消費密碼。第二,辦理消費短信通知。第三,辦理網上銀行的動態口令或U盾。第四,在網站上消費時設置單次消費限額和日消費限額。
(7)提高自身安全意識,對個人信息注意保密。第一,在向各個辦事機構提交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以及其他證件的復印件時,一定要注明此復印件僅限辦理某項業務使用。第二,只在必須辦理某些業務時留下必要的個人信息。第三,勿貪小便宜而上大當。不要為了貪圖一點小便宜,而透露個人信息。
中國銀聯把良好的用卡習慣編制成了“刷卡消費安全小常識”印刷在持卡人存根背面,大家也可以參考。
不法分子利用商戶收單方面的漏洞,趁機實施犯罪時,商戶方面必須對收單人員加強培訓,嚴格按照銀行給出的操作規范進行操作,以免使店鋪和顧客遭受損失。不法商戶或者是不法分子勾結商戶收單人員直接實施欺詐行為則屬于不法分子的惡意欺詐,要對這種行為集中整治,加大懲處力度。
由于我國信用卡產業剛剛起步,所以整體用卡環境與歐美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需要進一步完善。
讓人們把信用作為一種寶貴的財富儲存起來,當逐步建立起好的信用環境時,信用卡欺詐將會失去存活的土壤。
所謂EMV指的是EMV規范,是由EUROPAY(歐陸卡),MASTERCARD(萬事達卡),VISA(維薩卡)三大國際信用卡組織聯合制定的金融集成電路IC(integrated circuit)卡的金融支付標準,目的是金融IC卡,金融終端,支付系統及金融機構建立一個統一的標準平臺。國際卡組織大力推廣借記卡,貸記卡的IC化,也就是所謂的EMV遷移。
相對于磁條卡的可復制性,通過EMV規范的IC卡信息安全程度極高,目前沒有任何手段可以復制IC卡,這將大大降低偽卡損失。中國人民銀行2011年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推進金融IC卡應用工作的意見》,該意見決定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啟動銀行卡芯片技術標準遷移工作,“十二五”期間將全面推進金融IC卡應用。
個人征信系統又稱消費者信用信息系統,主要為消費信貸機構提供個人信用分析產品。個人信用檔案除采集自然人在銀行的信貸信息外,個人參保繳費信息、個人住房公積金信息、電話手機用戶繳費信息等均被收錄在內。在未來,還可以把自然人的指紋,消費習慣,出入境記錄等信息也存儲進去。當然,全國十幾億自然人的個人征信系統建設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各方都做出努力才有可能早日實現。
[1] 周宏亮,穆文全.信用卡風險管理[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
[2] 李紅朝.信用卡欺詐風險狀況探析[J].中國信用卡,2009(6) .
[3] 周景麗.防范信用卡欺詐風險要以動制靜[J].中國保險報,2009(4) .
[4] 趙麗敏.淺談信用卡詐騙及防范[J].河北金融,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