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華
(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上海201306)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對外貿易額不斷增長,對外貿易順差呈逐年擴大態勢,導致外匯儲備不斷增加,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對美貿易逆差。由于美國對華貿易長期處于逆差,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紛紛認為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被低估,并且采取各種手段敦促中國政府調高人民幣匯率。
自1971年美國首次出現貿易逆差之后,其貿易逆差持續擴大,美國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逆差國。同時,自2005年我國匯改以來,人民幣不斷升值。如果盲從歐美等國家的要求使人民幣繼續升值,勢必會嚴重影響我國的出口貿易,使我國的出口企業遭受巨大的損失,進而阻礙經濟的增長。所以有必要對人民幣匯率與中美貿易收支的關系進行深入分析,探究這種要求是否合理。本文將采用格蘭杰檢驗依據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和中美貿易收支數據來對人民幣匯率變動與中美貿易收支關系進行實證分析。
首先,對中美貿易收支和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等數據來分析中美貿易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相關關系。
1.1985—1996年,人民幣對美元不斷貶值,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不斷增加。
2.1997—2005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基本恒定,略有貶值,但美國對華貿易的逆差仍然持續大幅攀升。
3.2006—2010年,人民幣開始對美元升值,但美國對華貿易的逆差仍不斷擴大,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美國對華貿易的逆差開始下降,但很快回升。

圖1 1985—2010年美國的貿易逆差與人民幣實際匯率的走勢
因此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結論: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與中美貿易收支的關系不確定,二者有時正相關,有時負相關,有時無關。
下文通過建立數據統計模型來研究二者之間的關系。一國的出口額與貿易對象國居民的收入和兩國貨幣間的匯率有關,而進口額與本國居民的收入及兩國貨幣間的匯率有關。為了使分析結果盡量接近實際情況,選取兩國的人均GDP作為該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且采用人民幣的實際匯率。分別將出口額X和進口額M作為因變量,以中國和美國的人均GDP:AGDPCH、AGDPUS以及人民幣對美元的實際匯率e作為自變量。同時,為消除兩國人均GDP與人民幣匯率數據中可能存在的異方差影響,分別對各變量取自然對數。建立如下模型:

其中,μ1、μ2是隨機擾動項。
為了檢驗上述相關關系是否明顯,先求出LnX、LnM、LnAGDPch、LnAGDPus和Lne五個變量之間的相關矩陣。

表1 各因變量與自變量之間的相關矩陣
通過對表1中各數據的比較,可以看出:LnX與LnAGDPCH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990136,相關性很強;LnX與Lne相關系數只有0.840104,相關性相對而言很弱。同樣,LnM與LnAGDPUS的相關性也很強,而LnM與Lne的相關性不強。為了更確切地把握美國的貿易收支與人民幣實際匯率之間的關系,還需借助計量經濟學的方法進一步分析和探索。
為了更準確地判斷人民幣匯率與美國的貿易收支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利用Eviews3.0軟件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但根據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的條件,需要對各時間序列是否平穩進行ADF單位根檢驗,若各變量序列為同階單整,則可以對各序列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在Eviews3.0軟件的單位根檢驗中有三種檢驗類型,依次為只存在截距項、既存在趨勢又存在截距項和既無趨勢又無截距項,為了書寫方便,以下分別將這三種類型記為模型(1)、模型(2)和模型(3),并選擇使AIC值和SC值達到最小的滯后期數進行檢驗。
由于LnX、LnM和Lne三個時間序列均具有明顯的上升趨勢,故選用模型(2)對三個時間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經檢驗可知,三個時間序列均不平穩,所以需要對其進行一階差分。一階差分后的時間序列△LnX和△Lne均存在正的截距,且不存在趨勢,而序列△LnM存在明顯的下降趨勢,所以選用模型(1)對LnX和Lne的一階差分進行單位根檢驗,而用模型(2)對LnM的一階差分進行單位根檢驗。經檢驗可知,一階差分后的時間序列仍然不平穩,所以需要繼續進行差分,然后再對二階差分后的時間序列做單位根檢驗。同樣方法,二階差分后的三個時間序列均在0.0附近上下波動,滿足平穩性條件,所以選用模型(3)對二階差分后的三個時間序列進行ADF檢驗。
由于時間序列LnX、LnM和Lne及其差分后的序列的單位根檢驗結果很繁瑣,所以為了便于分析,下面僅截取ADF檢驗結果中的t統計值和在1%、5%、10%顯著性水平下的臨界值進行比較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各時間序列的ADF檢驗結果
通過對三個時間序列的單位根檢驗,三個序列均是二階單整,即兩對序列同階單整,所以,可以對其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由于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對滯后期數非常敏感,因此通常情況下要對多個不同的滯后期數依次進行檢驗,確定檢驗結果是否保持一致。當格蘭杰因果檢驗不隨滯后期數變動,保持一定的穩定性時,則可以根據檢驗結果確定格蘭杰因果關系是否成立。本文對兩對變量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時,對滯后1期到4期分別進行了檢驗,檢驗結果如下。
表3中的收尾概率(拒絕原假設時犯錯誤的概率)均大于0.01(1%的顯著性水平),所以不能拒絕原假設,也就是說LnX和Lne之間沒有明確的因果關系,LnM和Lne之間也沒有明確的因果關系。
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人民幣匯率與美國的貿易收支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人民幣匯率升值不會對美中貿易 逆差改善產生很大影響。

表3 各時間序列的格蘭杰因果檢驗結果
注:***表示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接受原假設
由于國內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較低,自主品牌較少,我國在國際貿易中僅僅扮演著裝配工廠的角色,因此出口到其他國家的產品具有價格需求彈性較低、主要出口加工品多為外商投資企業生產、出口產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等特點。基于以上特點可知,我國的出口貿易受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影響不大。
首先,我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價格需求彈性較低。我國對美貿易順差主要來自材料制品、機械與運輸設備以及雜項制品三大類商品。這些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較低。因此,雖然人民幣升值會使我國的出口商品以美元標示的價格上升,出口量下降,但由于出口量降幅小于價格增幅,所以人民幣升值反而會促使我國的出口貿易總額上升。
其次,我國的出口貿易主要集中在加工貿易。由于人民幣升值可促使進口商品的本幣價格降低,降低了加工貿易的生產成本,進而可抵消人民幣升值對出口商品在美國市場競爭力下降帶來的損失,因此不會對我國對美出口額產生很大影響。
第三,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額占我國出口總額的比重較大。由于我國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價格的較強比較優勢和巨大的國內市場,我國仍將成為跨國公司投資的熱點,人民幣的小幅升值不會對外商對華投資產生很大影響,因此對我國對美出口額也不會產生很大影響。
第四,我國的出口產業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勞動力成本比較低,加之我國向美國出口的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產品,所以只要人民幣升值幅度不大,我國出口的商品在美國市場仍具有價格競爭優勢,出口量不會大幅下降,出口額也不會受到很大影響。
事實上,中美貿易產品結構具有互補性和互利性。與我國出口產品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相反,我國從美國進口的商品主要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商品,而且我國對這些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很大。而美國政府擔憂一旦放開對華技術出口限制,會進一步促進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及軍事現代化,因此在對華貿易上有所保留,嚴格限制高新技術產品對華出口。實際上,美國自身的經濟狀況和經濟政策是造成對華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因此人民幣升值不會使我國從美國的進口額大幅上升,對中美貿易收支不會產生很大影響。
通過對人民幣匯率與中美貿易收支關系的實證分析,得出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對中美貿易收支不會產生很大影響的結論。因此關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被低估是造成美中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的說法純屬不實之詞。究其原因,美國的貿易逆差是一種結構性赤字,這種赤字與其貿易特點和政府的貿易政策有關,因此強迫中國實行浮動匯率制以提高人民幣匯率的做法不會解決美國貿易逆差不斷上升的問題。
人民幣適度升值將令出口產品的美元價格上升,這勢必會擠壓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但可以有效地把那些技術含量與附加值低、成本高且效益低的企業和產品排擠出海外市場,還可以迫使優勢企業積極優化經營管理,力爭在技術、品牌和營銷策略等方面提升水平,依靠科技進步、品牌設計和產品質量獲取競爭優勢。同時,從我國自美國的進口貿易結構來看,人民幣升值會使美國的出口產品以人民幣標識的價格降低,這便降低了先進設備的進口成本,會加大我國對美國高科技產品的進口力度,從而有利于促進我國出口部門的技術進步與出口結構優化升級。另外,人民幣升值降低了我國企業海外投資的成本,有利于企業走出國門,進行產業轉移和技術改造,從而促使國內產業結構和出口貿易結構升級。同時根據我國出口商品的價格貿易條件和質量的比較優勢,人民幣適度升值也有利于改善中美雙邊貿易結構,會使我國在中美貿易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雖然人民幣升值對我國貿易收支的影響不大,但我國國際收支順差的剛性和良好的經濟增長態勢會對人民幣升值產生壓力。從長期來看,勢必造成人民幣的惡性盤升。如果這種盤升是大幅度、快速的,將不僅對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帶來消極影響,而且會超過我國經濟的消化能力,給宏觀經濟帶來不穩定因素。因此,我國政府可以促使人民幣小幅度的升值,但同時也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民幣升值的幅度,以防止人民幣惡性升值。其中,我國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積極擴大內需,減小外貿依存度;加快“走出去”步伐,緩解資本項目持續大量順差的壓力;加快建設人民幣遠期外匯市場,提高金融衍生品的使用效率;在以一籃子貨幣為基礎,在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且配合其他政策,通過市場機制實現匯率水平向均衡水平的調整。
[1]蘇菡.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美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J].甘肅金融,2011(8).
[2]熊潔敏.人民幣升值對中美貿易的影響分析[J].新金融,2007(4).
[3]武舟,姚靜靜.人民幣匯率升值對中美貿易的影響[J].中國商界,2010(11).
[4]任兆璋,寧忠忠.人民幣實際匯率與貿易收支實證分析[J].現代財經,2004(11).
[5]伍希.人民幣匯率升值能抑制中國貿易順差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