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勉勉
電視胸腔鏡手術(VATS)是利用現代電視攝像技術和高科技器械裝備的先進診療技術,具有創傷小、痛苦輕、患者恢復快、對肺功能影響小、療效可靠、住院時問短、切口符合美容要求等優點[1],被廣泛應用到胸外科的所有領域。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應用胸腔鏡下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手術51例,效果滿意,現將圍手術期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本組51例中,男47例,女4例;年齡35~71歲,平均46.4歲。全組病例皆為肺大泡合并氣胸,右側26例,左側19例,雙側6例。單個肺大泡40例,多發性肺大泡11例。全組病例均采用電視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術中未出現嚴重并發癥。5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無手術死亡不良事件發生;術后引流量60~200 ml,術后平均住院時間8 d;4例出現并發癥,均經相應治療后痊愈出院;術后6個月隨訪無復發病例。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不僅能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還能增強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患者及家屬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是治療成功的基礎。由于胸腔鏡是近年開展的新技術,患者及家屬了解不多,故存在焦慮及恐懼心理,擔心手術是否成功,術后是否發生并發癥等。我們耐心地做好解釋工作,介紹醫院的先進設備及胸腔鏡的有關知識,手術的優點:創傷少,出血少,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療效可靠等優點。介紹主管醫師及主管護士給患者認識,講述胸腔鏡手術成功的病例,使患者及家屬解除心理壓力,增強信心,樂于接受治療。
2.1.2 協助做好各項檢查,如血常規、血型、備血、凝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心電圖、胸片、胸部CT、腹部B超等。
2.1.3 一般護理 囑患者術前1周戒煙酒,防感冒,注意休息,增加營養。敦會患者在床上使用大小便器,訓練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排痰等。術前備皮,囑患者搞好個人衛生。術前1晚禁食、皮膚消毒,保證有充足的睡眠。術前留置尿管,肌內注射術前針后送手術室手術后,留置胸腔引流管,配合醫師縫合切口。
2.2 術后護理
2.2.1 常規護理 持續鼻導管吸氧12~24 h,并觀察用氧效果;胸腔鏡術中患者連續單側肺通氣,增加肺內右向左分流,容易造成低氧血癥,故術后應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及有無缺氧癥狀,術后24 h內給予心電監護,定時監測呼吸、血壓、脈搏變化;持續監測血氧飽和度,及時準確記錄特護記錄單;觀察切口敷料有無滲血、滲液等,保持各引流管通暢。
2.2.2 呼吸道護理 術后常規持續吸氧,流量3~6 L/min,維持血氧飽和度在95% 以上。胸腔鏡術后易并發肺不張和肺感染,鼓勵患者通過深呼吸和/或有效的咳嗽排痰,定時拍背,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霧化吸入,濕化氣道,促進肺復張;定期聽診雙肺呼吸音,觀察患者呼吸困難改善情況。
2.2.3 胸腔引流管護理 定時檢查整個引流裝置是否密閉,妥善固定,保持胸腔引流管的通暢,嚴格無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胸腔引流管液柱無波動時,須檢查胸腔引流管有無打折或堵塞,調整胸腔引流管位置,必要時更換胸腔引流管;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并注意觀察患者平靜呼吸及咳嗽時是否有氣體溢出;拔管時囑患者用力深呼吸、屏氣,以避免管端損傷到肺或引起疼痛,然后迅速拔除引流管,用無菌紗布覆蓋并用膠布固定[2]。
2.3 出院康復指導 出院后指導患者注意休息,適當運動,如散步、慢跑等以增強體質,預防呼吸道感染,加強肺功能鍛煉,如深呼吸、吹氣球等,若出現胸痛、胸悶等不適應及時就診,定期復查。
自發性氣胸是指無外傷或人為因素情況下,臟層胸膜破裂,氣體進入胸膜腔導致胸腔積氣而引起的病理生理狀況。由肺大泡破裂引起的自發性氣胸在各個年齡段都可以發生,同以往采用的開胸手術治療方法相比,現在采用的胸腔鏡治療方法不僅具有手術損傷小,恢復快,費用低的優點,在基層醫院已熟練開展。并且各項護理措施到位,為越來越多的氣胸患者解除了后顧之憂。
[1]劉秋秋,劉益萍.胸心外科神經外科手術配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社,2004:1.13.
[2]童群英.胸腔閉式引流的護理及健康教育.現代醫藥衛生,2001,17(7):584-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