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麗雅
(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qū)三甲中學)
如何防止和縮小農(nóng)村中學英語兩極分化
◆施麗雅
(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qū)三甲中學)
農(nóng)村中學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特別容易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其中既有學生心理、生理方面的因素,也有課程設置、教師素質(zhì)等方面的影響因素。本文從問題的根源出發(fā),對癥下藥,根據(jù)心理學理論,結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心理和行為上采取一些教育教學新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率,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提高教學質(zhì)量。
農(nóng)村中學 英語教學 兩極分化
“英語學習者只有把英語學習的價值與全部生活的價值聯(lián)系起來,統(tǒng)一起來,才能把英語學習真正作為自己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只有在把英語學習和個人生活一體化時,整個英語學習活動才會由外部強加的、被迫的,變?yōu)閮?nèi)在需要的、自覺的,也才會是真正主動地、積極地學習”(胡春洞,2000)。因此教師應處處做有心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見縫插針地向?qū)W生介紹學習英語的價值。教師應該從多方面讓學生了解學習英語的長遠和眼前價值,幫助學生明確英語學習的價值,克服學習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防止學生在學習上的厭學和棄學。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給學生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學困生之所以基礎差,主要是他們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因此,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學困生的自主能動性,培養(yǎng)學困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發(fā)展學困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幫助學困生提高成績的時候,要使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外語學習習慣。(1)每天朗讀的習慣:語言不是寂靜的音符,而是有聲音的藝術科學,更重要的是朗讀、背誦,這是聽說讀寫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俗話說“讀書百遍,其意自見”,而且朗讀是培養(yǎng)語感的唯一手段,通過朗讀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在這方面多要求。(2)養(yǎng)成勤記筆記的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教學中老師應指導學生學會記筆記。上課時記下重要的語法點、語言點,以便課后復習;課后可以記一些諺語、名句等,作為朗讀的材料;也可以記些生詞,便于常背;還可記錯題,日積月累形成一個錯題集;甚至可以寫些日記周記,以便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3)要養(yǎng)成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可以幫助學生自己解決很多學習上的疑問,在加上多問老師、同學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也可大大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何樂而不為呢?(4)要求學生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習慣:我們書本上的知識畢竟有限,學生要應對進一步的學習就必須多閱讀課外書籍,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開闊視野、豐富想象、了解最新信息、獲取豐富的詞匯、語法及英語特有的表達法、習慣用法等,學生才不會感到知識的匱乏。
教師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來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以對話教學為例,我設計了以下幾種方案:(1)設情景創(chuàng)作對話;(2)看簡筆畫討論對話;(3)利用實物講解對話;(4)聽錄音機模仿對話;(5)利用游戲表演對話;(6)創(chuàng)設“英語角”提高交際能力。以上方法的使用,會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新鮮感,始終保持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教師也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多媒體是一個很好的英語教學形式,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讓他們身臨其境地學習語言從而輕松地掌握語言,加深他們的記憶。要讓他們覺得記單詞和課文也有趣味。
教師還可以采用展示性的直觀教學方法,使學生一上課就置身于一個講英語的環(huán)境中,在既緊張而又活潑的氣氛中學習英語。如教學“現(xiàn)在進行時”就可從一開始就寓教于情景,教師一邊做動作,一邊說“What am I doing?I’m reading.”等等,接著讓學生表演動作。“Clean the blackboard,please.”當學生在讀課文時,問這位學生:“What are you doing?”幫助他回答:“I am reading.”再叫學生表演。讓學生問其他同學:“What is he doing?”并回答,從而引出新單詞。
教師還可以用簡筆畫和掛圖形式,來幫助學生在情景中大量實踐,讓他們在趣味中掌握所學內(nèi)容,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給學生更多實踐英語的機會,如課前學唱英文歌曲、課中開展英語辯論會、講英文故事比賽,課后還可組織學生看英文版的書籍和電影等,同時還要利用中學生競爭意識強的特點,多搞一些競賽,如單詞競賽、猜迷游戲等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在娛樂中學英語,既增加了學生實踐英語的機會,提高了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又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英語,這樣教學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要對每一位所教的學生負責,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中要經(jīng)常表揚與鼓勵學生。初中低年級的學生特別看重自己的學習成績。因此,首先,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感情投入。教師只有熱愛、尊重和信任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從而在學生中樹立較高的威信。此外,教師不應忽視后進生,而要在他們身上投入比優(yōu)等生更多的感情與精力,幫助他們樹立起學好英語的信心。其次,要理解尊重學生的感情,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也就是鼓勵教育。成功的體驗會萌發(fā)興趣,增強自信,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大大增強求知效果。學生一般都重視教師對他們的態(tài)度。特別是后進生更渴望教師的贊賞。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造讓基礎差的學生得到鼓勵的機會,讓他們獲得成功,從而增加對學習英語的熱情。再次,教師應當善于與學生交流。教學并不是單純的知識的傳授,它也是師生之間的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師生之間的情感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當學生真切地感到你是真心愛他、尊重他、信任他時,他就會向你袒露心扉,接受你的教育。
學校和英語老師向家長或通過學生向家長明確英語這門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條件允許的家庭中,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英語的條件。如購置錄音機、磁帶、影碟等,以便學生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隨時隨地都有學習英語的機會,不因周末、放假而生疏了學過的知識。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出現(xiàn)兩極分化不是偶然的,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形成的。因此,防止和縮小英語的兩極分化并非朝夕之功,而是一項長期且任重道遠的工作,需要我們教師用心思考和不斷地實踐。針對當前 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只要我們教師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并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教給學生正確的方法,培養(yǎng)其一定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習慣,增強他們學習的成功感,就一定能走出兩極分化的教學困境。
[1]尹剛,陳靜波.給英語教師的101條建議[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唐和平,淺談農(nóng)村初中英語兩極分化問題,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7,(10):185 -187.
[3]楊哲美.談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浙江教學研究,2000,(4).